第六百五十四章:大夫的心思

李偒見機的快,當即厲聲呼喚軍吏。

“速派騎兵百人,追回李峴!”

軍吏慨然應諾,剛要出去卻又被永王李璘叫住。

“慢着,李長史與我乃同族,不可傷了他的性命!”

“父王!成大事者不可拘於小節!”

李偒略顯急憤的叫了一聲,但這一回無論李偒如何危言聳聽,李璘都只堅持己見。韋子春不想他們父子爭執個沒完,便道:

“永王宅心仁厚,原也無可厚非,不論死活,只要認回來即可!”

抓住李峴最根本的目的乃是截住可能走漏的消息,魏恆雖然爲監軍,但畢竟是個閹人,又無憑無據的偷逃回去,若想替永王開脫也並非難事。

“臣建議,當立即派遣使者趕赴長安,解釋說明魏恆逃離江陵一事!”

“如此雙管齊下,當可爲我們爭取到至少三月以上的時間。”

薛鏐對韋子春的建議很是贊同,在他卡那裡只要拖延住三個月,舉大事之前的準備就可以悉數完成了。

李璘扶了扶脖頸,長時間的正視是他頗感難受,但在幕僚面前總不能不顧形象。

不過,這點身體上的難受比起內心的忐忑已經完全不算什麼了。

“萬一追不回李長史,派去長安的人還有何用,豈非送羊入虎口?”

李偒對父親的優柔寡斷和婦人之仁很是不耐,便道:

“無論成與不成,這點犧牲還是要做的!”

言下之意,不管怎樣,這一步必須得走,總要有人爲此而將生死拋諸腦後。

李璘心下頓生惻隱。

“如果,本王說是如果,李長史返回了長安,派去的使者豈非,豈非性命不保?”

李偒還待爭辯,韋子春卻道:

“派去的使者自有脫身知道,永王放心!”

韋子春的話,李璘還是很相信的,由此便點頭放心。

其實,哪裡有什麼脫身知道,韋子春這麼說也不過是寬李璘之心而已。

三路追擊李峴的騎兵派了出去,接下來就是煎熬和等待,直到掌燈時分,也沒有好消息送回來。君臣四人端坐在中堂,相顧無語,堂內的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甚至於連輕微喘息聲都因爲靜極了而倍顯粗重。

當最後一路追擊的騎兵返回江陵以後,衆人已經明白,消息走路難以避免。李璘連連嘆息,急的直搓手。

“時不我待,時不我待,須得立即有所動作,否則皇兄,皇兄的雷霆處置便要到了!”

李偒對父親的優柔寡斷,婦人之仁,膽小如鼠十分不滿,這哪裡是一個成大事者所應有的性情?然則,爲了胸中溝壑內偉大抱負,他只能擁立父親。

這時,薛鏐則道:

“既然李峴的出逃已經難以挽回,那麼事不宜遲,三日內,須得立即動身趕往金陵,只要控制住金陵,又扼守住江陵,這江南千里之地將盡歸永王囊中!”

進薛鏐如此言之鑿鑿,李璘猶自不信的問道:

“當真有你說的這麼容易?本王只須人到了金陵就可以執掌整個江南了?”

韋子春接着薛鏐的話頭道:

“這只是第一步,到了金陵以後,須得發佈檄文,指斥太子逼迫君父,篡奪皇位的事實,當天下臣民認清楚這位背君叛父者的真實面目以後,自然就會紛紛倒向永王了!”

李璘一開始還挺歡喜,可隨即又皺起了眉頭,語氣中頗有些爲難。

“如此豈非就要徹底與皇兄撕破臉了?皇兄撫養我長大成人,這麼做恐怕……”

李偒聞言,頓時就急了。

“父王念及兄弟情誼,那位好皇兄可會毫不猶豫的砍下你的首級!”

李璘登時慍怒,指着李偒大喝:

“放肆!”

韋子春和薛鏐都是頻頻皺眉,這父子倆就像前世的冤家一般,只要在聚一起,說不上五句話就必然會爭執起來。

大計定下以後,李偒當即命令部署連夜動作,一萬精銳護軍,護着永王李璘先一步起行,沿着長江東下而去,直奔金陵。與此同時,江陵也需要人馬鎮守,薛鏐便被委以重任,以大都督府長史之名義留下來負責鎮守。

……

長安,李亨重責了魏恆之後,總覺得心中鬱悶難解。如果魏恆私自逃回了長安,那麼李璘果真心內坦蕩,就該派人到長安來解釋。不過,此前李璘的表現也是讓李亨心生不滿,他曾下詔命李璘返回程度侍奉太上皇,那個一向溫順乖巧的弟弟居然拒絕了,而且還說出了一個他不好拒絕的理由。

當時,安祿山部叛軍以重兵挺近江陵,李璘直言如果自己返回程度,對當地的軍心士氣將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衡量大局之下,李亨只好捏着鼻子默許了李璘的行爲,但不滿和疑慮的種子已經種下,伺候只要有個風吹草動,都不免令人心揪不已。

在魏恆返回長安的第三日,來自江陵的使者也緊隨而至了。

見到李璘親筆手書的信箋以後,李亨總算長長舒了一口氣,事情的真相果如他此前預料的一般。

於是,爲了安撫李璘和以正法紀,魏恆被處以腰斬之刑,即刻行刑。同時,李亨又封了李璘兩個尚在襁褓中的幼子爲王,如此以示自己對他的信任和寵愛。

現在的當務之急可不是徹底處理解決他們兄弟之間的矛盾,而是房琯已經東出的十餘萬大軍,在東都洛陽的戰事未曾塵埃落定之前,一切隱患都不能輕易的揭開來。現在的朝廷畢竟兵力有限,不可能同時應對內憂外患。

這些都是一個爲君者應有的籌謀,而李亨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李璘的兄長,出於兄長對幼弟的關愛,他也忍心將李璘當做仇敵,也不相信李璘會如此對待自己!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和篤定,李亨重處了魏恆以後,又重賞了李璘。與此同時,新一任監軍也將與天子詔書一同抵達江陵。

秦晉對李亨的做法大體上還是跳不出毛病的,當此之時絕不能計劃矛盾,必須將其擱置起來,只有房琯大軍獲勝以後,朝廷纔有足夠的精力騰出手來,剪除這一大禍患。

他與李亨不同,沒有兄弟感情的包袱,又有着對歷史進程的瞭解,知道李璘其人早晚必反,以現在的情勢來看,遲些反要遠遠好過過早露出反意。

然則,郭子儀則有着與秦晉截然不同的看法。

“大夫恐怕要一廂情願了!”

秦晉訝道:

“一廂情願?難道李璘已經等不及了?”

他搜索着記憶中關於李璘的所有記憶,可惜並沒有關於李璘何時造反的確切日期,因而也只能通過各種已知的情況作出推斷而已。

郭子儀思忖了一陣,才慢慢說道:

“等不及的絕非永王,而是襄城王!”

襄城王李偒是李璘的嫡長子,這一點秦晉是清楚的,可那個李偒今年滿打滿算也才十九歲而已,他真的有足夠的能力影響資歷和威望都遠勝於他的李璘嗎?

思量了一陣,秦晉猛然起身,在帥堂一角的大唐全圖前站定。這是他憑藉記憶中的標準地圖所繪製,雖然也是粗糙的很,但比起當世的那些抽象畫一般的地圖已經明晰了不知多少倍。

江陵就是漢時的荊州,此地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乃“七省通衢”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李隆基讓李璘坐鎮江陵,實則是有着極爲複雜的目的。

秦晉在地圖前盤算着,把李璘從身邊放出去,給了他最重要的江陵。當時大運河已經被叛軍阻斷,兩淮江南的糧米賦稅無法運抵長安,便都被積存在了這“七省通衢”的江陵。有了充足的糧米,振臂一呼就能擁有精銳甲士數以十萬計。

這個謀劃不可謂不高明,給了李璘如此高的起點,只要他但凡稍有些頭腦,便不難做出些功業來。屆時,李璘便成爲了李隆基手中可以制衡李亨的一顆棋子。李亨出於得位不正的先天劣勢使然,則必須倚重於李隆基的支持,而李璘若想與李亨一爭短長,自然也繞不過李隆基。

如此一來,本已經失位失權的李隆基,在這種兩廂制衡的手段下,又可以對朝廷施加以影響。

沉吟了良久,秦晉一語不發,李隆基的用心昭然若揭,但他此時也沒有合適的應對之法。一切都在猜測之中,在沒有真憑實據以前,李亨不可能對李璘下手,事實上朝廷也很難在克服洛陽的同時再承受一場內亂。

郭子儀也跟着來到了地圖前,他的手指沿着江陵一路向東,最後在金陵的位置上重重的敲擊着。

“永王最終會東進江陵,看來他是想要效仿東晉故事,劃江而治,作用半壁江山啊!”

秦晉也不禁暗暗佩服郭子儀,他是有着前一世的記憶,才能在大局上有料敵先機的優勢,而郭子儀僅僅憑藉着只鱗片爪的消息就能做出這種推斷,當真是不簡單!

忽而,秦晉心中一動問道:

“可能推斷出永王何時造反?”

郭子儀面不改色,輕聲的答道:

“如果沒估計錯,他們現在已經反了,正沿着長江南下呢!”

說這話時,他的表情沒有一絲波瀾,彷彿這只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而已!

第八百九十二章:吐蕃困長安第二百二十八章:反目終有日第一千二百章:義商今西歸第八百九十七章:大難各自飛第五百四十五章:棄暗投明也第八百章:天子漸瘋魔第五百五十八章:行刑儆效尤第三百二十九章:輕敵中詭計第四百八十八章:安然出重圍第一千四百一十章:典禮籌備中第五百九十六章:善惡終有報第六百四十八章:事涉陳希烈第一千九十一章:梟雄入窮途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濃煙滾滾來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朝廷有使者第五十五章:問君幾多悔第二百八十章:長史欲割肉第六百二十六章:孃家受羞辱第九百四十八章:人心蠢蠢動第五百五十六章:紈絝又胡爲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亦妥協第九百七十四章:不計前嫌也第五百七十六章:終見曙光起第五百九十四章:名將薦名將第五百五十一章:秦晉的憂心第七百三十五章:烏鴉一般黑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草原豎新旗第四十七章:皆是狐鼠輩第三百二十二章:使君與明府第七百六十六:荒唐的談判第八百五十章:罰資以贖罪第八百六十五章:範長明現身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花無百日好第四百八十六章:一誤中副車第四百七十五章:義士皆來投第一千五十八章:虛驚又一場第七百六十三章:睚眥必有報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正平王造反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甘州之敗北第一千三百零五章:今夜幾人活第一百二十二章:大夫將隕身第六百二十四章:大夫生負疚第八百四十四章:開啓新篇章第二百一十三章:南內受阻礙第九百五十三章:無辭愈加罪第一千九十五章:捷報至長安第四百一十六章:獻上伏火方第七百五十章:裴嗣欲告狀第四十章:名將兩茫茫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盧杞返長安第一千三百零一章:力撼神武軍第八百七十七章:崔舍人願降第八百九十六章:胡營遭夜襲第五章:青史誰不見第七百九十三章:民營發神威第一千二十二章:抵達張掖城第五百七十八章:反擊已開端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骨肉難還鄉第一千三十三章:陰雲仍密佈第五百一十三章:設計賺城門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膽小土撥鼠第二百三十三章:底氣終耗盡第七百八十九章:勝利的代價第八百八十五章:建寧王之死第六百九十八章:徇私又奈何第二百零三章:父子成水火第四百六十三章:李唐命猶在第二百三十章:原形始畢露第六十章:父子竊竊語第四百九十九章:小人亂攀咬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探唐兵虛實第二百六十一章:相公千叮囑第九百六十三章:權貴藏污垢第九百三十七章:接管長安城第五百二十四章:不謀卻相合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接見庫思老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商隊先行也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馬赫迪落網第九百七十六章:大將軍之殤第六百五十七章:江陵已造反第八章:雪暗凋旗畫第三百四十章:監軍施詭計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狂歡終有期第六百五十六章:宰相的忌憚第一千四百零三章:俘虜不甘心第四百二十二章:責問清虛子第八百九十三章:危情亂人心第九百五十五章:宰相欲敘功第二百一十七章:天道難有常第六百八十一章:東市討公道第一千八十八章:飛來橫禍也第六百九十三章:郎將欲行事第六百六十四章:小吏難遮掩第一千三十四章:遭遇遣唐使第六百六十五章:江南聞刀兵第九百九十九章:高適的心結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神鬼臨護聞第六百七十章:天下無雙全第一千三百三十章:殘酷向北方第八十九章:有子重情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