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樹倒猢猻散

秦晉造反的呼聲一經喊出,便像憑空裡驚出一聲炸雷,震的裴敬渾身一哆嗦,同時他更是叫苦不迭。中郎將把這麼重要的差事交給了自己,現在卻砸的一塌糊塗,可讓他如何與中郎將交代呢?

說什麼也不能放過了這閹豎。

“弩手,射死程元振!”

神武軍的弩手個個訓練有素,且令行禁止,命令的話音還未落地,便見上百支短尾羽箭如簧射出,直奔程元振而去。

然則,也許是程元振命不該絕,只見他的隨從接連中箭,慘叫着墜馬,可他本人卻毫髮無損,緊催戰馬加速。

裴敬又驚又怒,提馬親自追了出去,今夜若不殺了這閹豎,他們這些人怕是都要死無葬身之地了。尤其現在中郎將那裡還沒有消息,天知道陳玄禮會不會束手就縛……

心緒亂如麻,鞭子狠狠抽在了馬的臀部,戰馬吃疼希律律一陣怪叫,前蹄陡得高高揚起,裴敬猝不及防便想雙腿用力夾住馬腹,同時雙手緊緊扯住馬繮,試圖讓戰馬平靜下來。

可莫名的眼前一黑,他竟有搖搖欲墜之感,緊接着便失去了一切直覺。

裴敬覺得自己做了一個光怪陸離的夢,在夢中裴氏滿門一百餘口全部以謀反罪被處死,而一同赴死的還有神武軍諸將士的家人子弟,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中郎將秦晉在內。

一天之間,長安北城外有上萬人被刑殺,鮮血匯聚成溪流,由河灘流入了渭水,竟將河水染得通紅一片。

可他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在首級落地的一剎那,裴敬覺得自己的靈魂已經飛出了那一灘死肉,便飄蕩在河灘上空,俯視着浮屍一片的刑場。這些人都是因他而死,他何曾想過,僅僅因爲突然而起的一丁點私慾,竟會害了這麼多人的性命。

驟然間,裴敬驚恐的發現,上萬個虛無縹緲的靈魂竟一股腦的都想他飄來,口中含混不清的喊着,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裴敬不能的想逃離此處,奈何身體突然就想凝固了一樣,連動一下手指的分外艱難。血紅的河灘反射着強烈的太陽光,刺得他睜不開眼睛,他越想努力的看清面前的一切,眼皮就越是沉的向掛了兩個鐵球一般。

裴敬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睜開了沉重的眼皮,眼前的東西逐漸又模糊專爲清晰,一張人臉出現了。

是秦晉!

裴敬陡得直起了身子,待發現身體完整,兄弟們也都全須全尾的站在左右時,不禁長出一口氣。

“我沒死!”

秦晉正關切的注視着他,見他醒轉過來,便知道他已經無大礙,剛剛只是激怒攻心,才暈厥了過去。

裴敬甦醒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問程元振是否已經伏誅。

不過部下的回答卻又讓他瞬間跌入了深淵谷底。

程元振跑了,只要他稟報天子,又召集了羽林衛,神武軍的處境就危險了。

秦晉當然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在這種關鍵時刻,他就算殺了裴敬以作懲戒,也於事無補。

但好在陳玄禮已經被控制在手中,陳千里又以龍武軍長史的身份假傳陳玄禮軍令,嚴命所有人沒有大將軍手令,不得調一兵一卒出營。

同時,又向大明宮北部的駐地傳令,今夜即將調入城中的禁軍暫緩入城,聽後命令。

一系列的佈局準備完畢,至少在不打草驚蛇的情形下,盡最大可能的穩住了龍武軍。

如果裴敬按照計劃抓住了程元振,秦晉的下一步就是調集安邑坊的兩千人兵圍興慶宮,逼迫李隆基遜位,將大唐天子之位禪讓於太子李亨。

但偏偏事與願違,裴敬誘捕程元振的計劃失敗了。

那麼接下來他們還要不要繼續兵圍興慶宮?

當然要圍!雖然走漏了風聲,李隆基一定會有所準備,但神武軍也不是全然沒有險種求勝的可能。

“發兵興慶宮!”

五個字從秦晉的口中一字一頓的說出,裴敬頓時就精神一震,知道今夜至關重要的一刻終於到來了。

……

李隆基聽了程元振的哭訴,開始只是將信將疑,畢竟秦晉自進入他的視線以來,都是以忠義面目示人,這種無君無父的行徑,可不像此人所爲。但畢竟茲事體大,他便傳陳玄禮入宮覲見。

但派出去的宦官尋了一圈,竟到處都沒有陳玄禮的影子,堂堂的龍武大將軍竟像人間蒸發一樣失蹤了。

此時的李隆基終於意識到了危險之所在。

若再平日裡尋不到陳玄禮也就罷了,現在可是調查“厭勝射偶”大案的關鍵時期,所有城防皆由陳玄禮的龍武軍接掌,這等當口若尋不到陳玄禮的人,便很可能已經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李隆基爲天子四十餘年以來,竟第一次感到了徹骨的恐懼。這種恐懼源自於即將失去對局勢的掌控。想當年剷除韋氏一黨,誅殺太平公主,兩次政變,他都氣定神閒,指揮若定。獨獨今日,老臣陳玄禮的突然失蹤,驟然間就讓這位老邁的天子墮入了無邊的恐懼之中。

但這種恐懼又豈是能與程元振這等奴才訴說的?

現在的李隆基,唯一信任的人,也許只有在永嘉坊家中養病的高力士了。

“去傳高力士入宮!”

程元振應諾而去,但陳玄禮的失蹤和天子的驚懼也讓他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他與秦晉或明或暗的交手過幾次,知道此人的本事,也許天子已經無力約束此人。而太子……

想到太子,程元振不禁激靈一下打了個寒顫。難道說太子已經與秦晉沆瀣一氣,打算逼天子退位了?

這對程元振而言絕對不是好消息,“厭勝射偶”一案他將李亨得罪死了,而且李亨身邊新近得寵的宦官李輔國又是他的死對頭。原本程元振不看好太子李亨的前途,便尋了個機會將死對頭李輔國由禁中排擠了出去,發落到東宮那鳥不拉屎的地方聽差。

誰曾向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現在想來,程元振後悔不迭,然而卻爲時已晚。

都到了這等關頭,程元振哪裡還敢去永嘉坊找高力士,雖然他以監門將軍的身份兼着羽林衛的差事,但那些驕兵悍將可沒幾個人買他的帳。所以,羽林衛絕不可能是他的立身根本。

惶急之下,程元振也只能病急亂投醫,他在第一時間想到了足智多謀的範長明,也許此人會給他一些中肯的建議。

這老兒雖然性子陰鷙了一點,一心想着報仇,但腦筋卻活絡的很,否則也不可能在背後策劃了這等駭人聽聞的驚天大案。

只可惜,所託非人,楊國忠這種草包,又能成什麼大事了?

範長明在長安的宅子很是隱秘,他冒充天子中使的身份,應付了禁軍的宵禁盤查便一路尋了過去。

至於神武軍在今夜可能展開的動作,程元振也不打算逢人示警了,潛意識裡,竟還想與即將奪位成功的太子結個善緣。

尋到範長明的宅子,這老兒已經睡下多時,直到程元振顛三倒四將秦晉發動兵變的消息一一告知時,他才猛的跳了起來,先是仰天發怒,繼而又嘶聲長呼:

“賊老天,又壞老夫好事!”

通過程元振的描述,範長明已然意識到,他那完美的計劃竟然再次付諸東流。而秦晉的方法雖然簡單粗暴,然則卻是最行之有效的。

而兵諫這一點因素,也是範長明獨獨沒有考慮進來的。

畢竟天子御極天下四十餘載,聲威武功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雖然這些都因安祿山的起兵而大爲受損,但多年的積威使然,又有哪個敢貿然在太歲頭上動土?

偏偏秦晉就不信這個斜,可他是怎麼知道厄運即將當頭的呢?

在範長明的策劃中,此前的一切動作在外人看來,所謂“厭勝射偶”一案只能是楊國忠等人針對李亨的,而實際上,這背後的大網卻在一步步的張向秦晉,秦晉就像一隻無知的麻雀,渾不知危險已經到了身後……

範長明自以爲得計之處,對楊國忠而言,剷除太子的勢力自然是出於楊家的長久利益考慮,而幹掉秦晉不過是摟草打兔子。反過來,對範長明而言,能否除掉太子,太纔不在乎,他要的只是除掉秦晉,如此纔算大仇得報。

換言之,他與楊國忠以及程元振不過是各取所需,明明是一件多贏的大好事,到來竟再一次功虧一簣。

“秦晉,早晚有一日,你必死在範某刀下!”

範長明有些神經質的狠狠唸叨着。而程元振卻等的不耐煩了,他來到此處就是向程元振討教避難的法子,不管範長明有沒有好法子,就算死馬當活馬醫了。

“先別念叨仇啊恨啊的,快想想可有合適的脫身之法?”

豈料此言一出,範長明忽然就笑了,笑的令程元振毛骨悚然,他有些後悔,不該到此處來求助這個陰鷙的老兒。但來都來了,總要聽聽這老兒有沒有好計策,可助自己脫身。

“若得脫身,程某立贈萬金之數……”

第八百四十五章:雙喜臨門否?第七百四十四章:兩軍再交戰第五百八十七章:敗於野蜂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刻舟求劍也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擅動終得報第五百一十九章:城破難殉國第七百四十七章:終得知真相第三百四十一章:事有大轉機第五百七十六章:終見曙光起第七百七十七章:內應會是誰第七百一十四章:內監又反覆第六百章:出手制胡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轉進數千裡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軍帳有定策第二百二十章:最難是人心第二百三十六章:以身擋萬箭第三百七十七章:答案已揭開第二百六十四章:長安將東去第一千八十五章:各方蠢欲動第一百三十二章:聖人亦可憐第七百八十六章:子琦存死志第四百七十章:東宮突失火第四百二十五章:蕃將巧獻計第七百四十六章:裴嗣終失敗第九百四十五章:條約終簽訂第四百四十三章:潼關終失守第一百二十三章:郎將巧進諫第九百八十二章:報復反成拙第六百一十六章:儲君位已定第三百五十三章:河北起波瀾第一百七十八章:心急亦錯判第二百四十五章:宦官露崢嶸第八百三十三章:叛將的悔意第一百八十四章:惡人終有報第八百四十三章:大夫終進城第四百九十六章:驚聞蕃將敗第二百九十五章:慘勝如慘敗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絕命只一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無人可挑戰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東返在眼前第四百一十四章:自願同甘苦第五百零四章:河西神秘軍第三百四十章:監軍施詭計第七百三十二章:回紇難脫身第八百八十八章:逃出長安城第九百三十一章:兩相爭熟強第三百三十七章:忠良訴冤魂第一百零四章:以退便爲進第七百八十章:翻臉的前奏第四百零六章:家奴入軍中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拔汗那奇襲第四百九十六章:驚聞蕃將敗第三百二十三章:斷皇甫後路第一百五十二章:負荊戲碼足第六十五章:鳥雀有壯志第一百四十三章:波瀾復起伏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自作孽難活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未死身受辱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攻略昭武地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亂象來臨時第八百二十七章:相公急求功第一百五十八章:二子同乘舟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行商惹驚奇第八百零一章:勸降胡將也第九百九十四章:天子難再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書箱存歷史第七百六十一章:不知亡國恨第一百六十五章:兵危難逆襲第一千二百一十章:攻堅顯神威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大戰之前夕第四百零一章:使君識奸謀第九百三十四章:無奈自相殘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王子去而返第二百四十二章:明府何其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刺殺重臣也第三百六十八章:烹殺劣胡兒第六百一十五章:皇后不認罪第五百九十六章:善惡終有報第四百二十四章:希德中埋伏第五百四十八章:朝廷始招降第九百八十七章:李凱芳建言第八百七十九章:在劫難逃也第三百三十六章:哥舒夜許願第八百五十五章:鷸蚌將相爭第二百零七章:欲靜風不止第七百七十二章:受辱悔莫及第八百一十三章:醜態千百出第一千二百三十章:暴雨催憂鬱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囚徒的醒悟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抵達那密水第八百七十七章:崔舍人願降第一千一百八十章:兩兵初相接第三百八十八章:崔煥有改觀第七百八十四章:突然發難也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蔥嶺的巧遇第二百六十章:使君將陛辭第一千二百十四章:重金買撤兵第九百四十二章:權相終伏法第一千四百六十章:與王子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