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六章:計出半天下

嚴莊的提議一經出口,秦晉當即便拍了大腿。

“好計策!”

這條計策好就好在,既收攬了人心,又能使百姓置於朝廷的控制之下,同時又可以徐徐收復失地,可謂是一舉三得。不過,韋見素卻再一次提出了一些質疑。

“如果朝廷派員到河北賑災,又兼具收復失地的重任,萬一史賊叛軍大舉反攻,豈非有頃刻覆滅的危險嗎?”

朝廷現在並沒有做好徹底反攻河北的最後準備,無論是人馬的配置,糧食的調度,都是捉襟見肘的,如果貿然行動,萬一失敗,對軍心士氣的打擊將是難以估量的。而朝廷假若再想組織反攻,沒有三五年功夫是絕難做到的。

也因此,朝廷的準備最早也要到麥收時節才能做好,現在並非合適的時機。

秦晉思考的關鍵在於盤踞在河北道的史思明究竟有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那麼強大,如此問題的重點也就突出了,朝廷是否推行嚴莊的計策,也就在於史思明有沒有足夠的實力。

這些假設如果在半日之前,秦晉是不會將之放在議程上討論的,但現在前有顏真卿的加急軍報,後有嚴莊的小道消息。互相印證之下,秦晉覺得,即便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也有必要對盤踞在河北的史賊叛軍做一次試探。

一念及此,秦晉就有了主意,他看向端坐在一旁的韋見素,問道:

“假若朝廷派員巡撫河北道,相公以爲何人當得?”

聞言,韋見素一愣,他沒想到秦晉的決斷如此之快,僅僅在瞬息之間的功夫竟然已經到了決定巡撫河北道的人選問題上。此時,韋見素就好像忘記了剛剛對嚴莊的質疑,凝眉沉思着,驀的一眼撇在了案頭軍報公文之上,頓時就有了主意。

“老夫以爲,巡撫河北的派員人選,應該熟悉當地情況,又有着足夠的資歷,如此篩選下來,倒有個合適的人……”

韋見素放緩了語速,拉長了音,這可將急性子的秦晉好生難受,便催問道:

“相公所薦何人?”

“平原郡太守顏真卿!”

當韋見素一字一頓將此人的名字說出口時,秦晉馬上就意識到,這的確是個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顏真卿的名氣自不必說,比起他聞名於後世的書法,更令秦晉看重的則是此人的能力。能夠在五年的時間裡,帶領着平原郡軍民,堅持抵抗着安史叛賊,僅此一點就足矣了。

“此人當真再合適不過,韋相公果真明斷也!”

說話的人是嚴莊,他適時的拍了韋見素一記馬屁,韋見素也對其報之一笑,算是迴應。

“此事明日交由政事堂議論處置,午時之前拿出具體章程,三日之內天子使者須得出長安城……”

秦晉的思維很是跳躍,一旦確定了行事計劃,他所考慮的就是運作的時間和勝敗機率,而影響勝敗機率的,時間又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因此用三日時間來做籌謀和通盤計劃,已經是他所能接受的極限了。

政事堂的效率果然今非昔比,僅僅一日半的功夫,具體章程就已經定下,進平原郡太守顏真卿爲御史大夫,巡撫河北道,全權負責撫民復土之責。同時以楊行本爲河北道節度大使,調兵入河北配合顏真卿的撫民復土。

另外,還有一個人選則是出乎秦晉意料之外的,那就是以京兆尹嚴莊爲河北道宣撫使,隨同天子使者攜帶天子符節一同趕赴河北道。

意外歸意外,秦晉馬上就同意了這種安排。由此,也可以看出三位宰相做出這種安排的用心,巡撫是至德四年纔出現的可以凌駕於節度使之上的使職,由文官出身的平原郡太守顏真卿擔任,既符合選拔標準也有着足夠的資歷和人望。

不過,既然是進入史賊叛軍佔據的河北道安撫百姓,就免不了調兵,如此便將率軍留守洛陽的楊行本也拉了進來。雖然楊行本要接受巡撫的提調,不過卻被委以河北道節度使的重要使職,其制衡之意則再明顯不過了。

說到底,政事堂是把清了秦晉的脈門,無論朝臣抑或是神武軍都要有人蔘與進克復河北道的功勞中,而不是一家獨享。當然,與之對應的,責任也不是一家獨抗

其中,最令人意外和玩味的還是關於嚴莊的任命,嚴莊就任京兆尹的時間並不長,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安賊叛軍中投誠過來的要職高官。將此人派往河北任宣撫使,便是要利用他此前十數年積攢下的人脈,招降納叛。而在名義上,他這個宣撫使更多的則是對巡撫和節度使行使監察之權。

總而言之,派往河北道的是一個三巨頭式的官吏團體,沒有哪一個人可以一家獨大。

事實上,政事堂在這一點就充分考慮到了天下各地已經開始出現的割據苗頭。高適、來瑱之輩,都是筆墨和公忠聞名於朝野的,放到了地方上做節度使之後結果怎樣?居然也差點鬧的江淮數道之地不得安生。好在有驚無險,使朝廷安然度過了這次無妄之災禍。

考慮到河北一地民風彪悍,派去的人又很可能兼具平叛之功鎮守地方,以徹底消滅安史叛賊在十數年間所帶來的惡劣影響。所以,派出一個可以互相制衡的權力團體便成了看起來最合適的辦法。

不過,秦晉還是隱隱有些擔心,制衡固然可以約束權力,但在一切不曾底定之前,會不會成爲平叛的攔路虎呢?當年李隆基搞制衡是出了名的,結果怎樣,最後竟只爲制衡而制衡,最後落得個慘死於大火之中的悲催下場。

幾經考量之後,秦晉還是同意了這個安排。首先,顏真卿與楊行本多是可以做事的人,楊行本年紀輕輕就躥升爲一道的節度使,與神武軍中其他幾位都一樣,絕對是有唐以來的異數,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更加穩重的人掌舵,以防止出現因怒而敗的情況。

除此之外,秦晉還命人往河東傳命給河東道巡撫杜甫與河東道節度使盧杞,在必要時刻出兵河北,以策應顏、楊、嚴三人宣撫河北的行動。包括朔方道節度使裴敬一樣接到了命令,會同回紇騎兵經由塞北奔赴東部林地,嚴密監視鉗制契丹人。

軍令公文雪片一樣的發了出去,快馬使者接二連三的馳出長安向東絕塵而去,務必使他們不能干涉河北之事!

短短的三兩日功夫,半個天下的郡縣就此動了起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戲彷彿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

河東道雲州,這裡早在天寶十四年就毀於戰火,諾大的地方除了殘垣斷壁,就是沿着處處可見的累累白骨。這些顯然不是一兩年間而積攢的,是經過了六七年間日日月月的累積而成。

一支十幾個人組成的馬隊一人三馬,急急由山北隘口向西南方向疾馳,他們身穿着破舊的*號坎,卻並沒有明顯的旗幟,因爲旗幟上既不是*,也非史賊叛軍。

他們這次往西南而去,是有着重要的使命,因爲他們的主將,就連朝廷都敬畏而遠之的一個人病了,病的十分嚴重,已經不能再經受塞外苦寒的摧折,須得立即到太原或者長安將養。

然則,沒有朝廷的命令,河東道當地的官吏是不允許他們跨境一步的,除了這一點不能違反以外,由至德年間開始,河東道的當地官吏倒也大方,爲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甲兵和糧食,有時還會補充一些人力。

但河東道官吏對他們所能提供的幫助也就僅限於此了,如果不是他們的主將病的極快極重,他們也不會匆匆馳往太原求援。

終於,在天黑之前,這些人跑死了半數以上的馬屁,順利抵達了太原城。

他們打算求見的,是河東道巡撫杜甫。

從至德三年開始,與之接洽的唐朝官吏就從節度使換成了巡撫,這位巡撫看着面善,卻比那位世家子弟出身的節度使更難說話,更不好打交道。之所以說不好打交道,是因爲這位巡撫凡是必依從律令,沒有絲毫可以商量的餘地。

不過,巡撫杜甫也有着其他官吏所不及的一個優點,只要他答應的事情,哪怕再難都會如期履約,從未有過食言的時候。因此,只要是杜甫答應下來的事,就算有天大的困難,他們也不必擔心了。

這比起那些好說話、好相與,而到了關鍵時刻又模棱兩可的官吏來說,實在是難得的好了。

正是如此,他們才急不可耐的趕到太原來求見杜甫,希望這位有些刻板的巡撫能從中斡旋,解圍解困。

杜甫沒有擺出巡撫的架子,讓他們到驛館去歇息,來日再見,畢竟此時已經黑天了。

當此之時,杜甫正在用晚餐,由於公事耽擱了用飯的時辰,所以才拖到了掌燈時分。於是,他便頗爲熱情的邀請那位登門求見的旅率與之一同進餐,食案上的食物也很簡單,粟米飯燉羊肉。

“將軍請坐,一邊吃一邊說也無妨……”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西征先鋒軍第四百七十九章:虛驚僅如此第二百六十章:使君將陛辭第八百三十二章:雞飛又蛋打第一千二十一章:風雪行惡事第八百零九章:賊營突生亂第四百九十五章:發難既功成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當及時行樂第一百二十九章:金甌不自持第七百章:忽聞捷報至第八百八十六章:局勢愈複雜第六百章:出手制胡兵第一百八十一章:骨肉不相認第三百四十一章:樹倒猢猻散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石國節度使第四百九十八章:明主莫如此第二百八十九章:勇士逢對手第一千二十九章:發現突厥人第五百四十章:天子生壯心第五百四十章:天子生壯心第一百零三章:佳人空掛懷第三百一十四章:有朋遠方來第六百三十六章:兄妹的對話第一百三十八章:誤中奸人計第一千三百四十章:意外之機會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親見前總督第三百四十一章:事有大轉機第一千一百十一章:末日再瘋狂第一千七十八章:馬革裹屍還第九百九十九章:高適的心結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不死不休戰第四百八十五章:有驚卻無險第四百六十七章:使君驚四座第一千一百九十章:賽義德兄弟第一千三百零二章:同生共死哉第八百九十四章:再圍長安城第六十二章:陰差陽錯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奸商有諫言第一千三百二十章:戰場無生死第七百二十一章:重返新安城第一千二百十五章:漫天來要價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輕鬆便取勝第五百五十六章:紈絝又胡爲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欲走已晚矣第五百七十六章:終見曙光起第八十一章:夜聞走水聲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兩軍初遭遇第八百一十八章:輕敵終入險第九百八十二章:報復反成拙第二百三十五章:辣手難翻天第一千四百五十章:中允來相見第八百四十四章:開啓新篇章第七百零三章:功虧最後時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張網以待之第二百六十四章:長安將東去第三百三十六章:哥舒夜許願第六百二十六章:孃家受羞辱第一千六十章:神武軍長史第三百八十二章:分進再合擊第一千一十六章:安然無恙矣第四百七十八章:法場救名將第五百零六章:堅壁又清野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失敗之弱者第一百五十一章:離間君與臣第九百七十章:一意且孤行第六百六十六章:我王輕秦漢第七百三十九章:從容便脫身第四百七十三章:善惡終有報第二百八十七章:陰雲蔽天日第五十八章:峰迴且路轉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欲投神武軍第九百一十四章:渭水向東流第四百二十二章:責問清虛子第三百三十三章:賊子生惡念第八百二十四章:再次有謀劃第一百一十一章:宰相有諫言第五百三十八章:叛軍生譁變第八百四十七章:叛軍再夾擊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亦妥協第四百六十二章:重返長安城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失敗之弱者第一千八十八章:飛來橫禍也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俘虜的悲哀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無可再挽回第一千一十一章:囚徒實邊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雄獅在溝渠第八百零三章:再用達奚珣第一千四十六章:天家無親情第二百八十一章:將軍受訓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死戰非死戰第二百七十九章:未雨先綢繆第九百八十章:興辦新學校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驗看新武器第八百九十三章:危情亂人心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天公偏作美第五百四十六章:秀實入長安第十章:夜進長石鄉第二百四十六章:心生蛇蠍計第七百五十五章:叛軍臨換將第九十四章:徒有心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