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新的麻煩

攻打金城算起美日聯軍花了四天才打下錦州

相對而言。..攻打錦州的時間不算多,但是在這場戰役中,這四天時間顯得十分關鍵,因爲在此期間羅耀武刷旦把第三十九集團軍、第六十五集團軍、第十六集團軍、第四十集團軍、第十五集團軍與十二個新編集團軍從義縣撤了下來,還將近一百萬老弱婦孺與大批物資設備撤到了朝陽。

更重要的是,撤下來的部隊還沿着三零五國道與三零七省道構築起新的防線,並且沿二零九省道構築了一條預備防線。這就相當於在朝陽東面構築了兩條戰略防線。從而將卓新失守的損失與影響降到了最低限度。

錦州會戰中,羅耀武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讓第二十六集團軍分批次撤出戰鬥。

因爲美軍集中兵力攻打金城,三個主力師輪番發起進攻,戰鬥就沒有停歇過,所以無法將第二十六集團軍一次性的撤下來,只能分批撤退。

爲了避免大局撤退造成混亂小羅耀武親自指揮了撤退行動。

直到二十日。阜新的美日聯軍南下攻打義縣,第二十六集團軍才全部撤了下來,在錦州稍事休整之後就退向了葫蘆島市。

羅耀武沒有立即跟隨最後一支主力集團軍撤退,而是等到了二十一日凌晨。

確認蕩十六集團軍已經從清河門區撤走。並且順利撤退到義縣之後。他纔給黎衛東下達了從張家堡撤退的命令,隨後帶着戰區司令部的幾百名官兵,沿三零六國道退往朝陽,重新組建指揮機構。

留守錦州的兩個新編集團軍與數萬民兵堅持到了二十二日下午。

此時,義縣方向上的所有部隊都撤了下來。當然,也沒走遠。最後撤退的第十五集團軍到了義縣西面幾公里的李家溝就停了下來,進入了由新編集團軍與民兵構築好的防線,再次進入防禦狀態。

隨着錦州城內,最後一支成建制的部隊被美日聯軍殲滅,錦州戰役宣告結束。

接下來的兩天之內,美日聯軍沒再繼續進攻,而是忙着清掃戰場,對付那些神出鬼沒的游擊隊,以及讓主力部隊就地休整。

從七月八日到七月二十二日,卓錦會戰打了足足半個月!

雖然作爲一場雙方都投入了數十萬大軍的大規模會戰,半個月不算長久,但是比起之前的幾場會戰小特別是彰武會戰,就不算短了。

打到這個時候。雙方的主力部隊都疲憊不堪。

雖然美軍的傷亡並不大,僅有八千多人陣亡、一萬多人負傷在帕特里奇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就連日軍的傷亡也不是很大,陣亡官兵還不到三萬人,比彰武會戰少得多,但是這場由美日聯軍主攻的會戰,幾乎耗光了囤積在前線的所有作戰物資,讓帕特里奇不得不在考慮下一輪進攻之前,首先考慮後勤問題。

事實上。自從中隊搶做了囤積在沈北新區的物資之後,美日聯軍的後勤問題就一直比較嚴峻。

在休戰的一個月之內,美日聯軍的主要工作就是解決後勤問題。

當然,後勤問題不僅僅是向前線運送作戰物資,還包括對付那些盤踞在偏遠地區、專門襲擊美日聯軍擡重車隊的敵後游擊隊。

必須承認。羅耀武組建的敵後游擊隊發揮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雖然在正面戰場上,很難看到游擊隊的身影,就算有部分離戰區較近的游擊隊參與了作戰行動,也很少能夠發揮關鍵作用,但是在戰場之外。敵後游擊隊起到了不可替代、甚至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大作用。

就拿這十五天的會戰來說,敵後游擊隊總共襲擊了一千多支美日聯軍的車隊,斃俘敵軍數千人擊毀上萬臺車輛,摧毀了數十萬噸的物資。還繳獲了不少武器裝備。正是這些游擊隊的存在,使美日聯軍的後勤補給變得異常艱難。

比如在卓新方向上,如果沒有敵後游擊隊,第七步兵師最多休整一天,就能獲得足夠的作戰物資,也就能在十七日發起進攻。結果。這支威脅極大的美軍主力部隊因爲沒有能夠獲得足夠的作戰物資,不得不休整四天。直到二十日才發起進攻。

設想一下。如果第七步兵師提前三天南下。羅耀武恐怕得壯士斷臂。要麼犧牲第十六集團軍,要麼犧牲第二十六集團軍,絕不可能讓所有主力集團軍全身而退。

在錦州方向上,敵後游擊隊也對美日聯軍的後勤補給線構成了極大威脅。

在二十三日,即錦州會戰結束之後,一支僞裝成日軍的敵後游擊隊還攔截了押送戰俘的車隊。救出了兩千多名被敵人俘獲的主力集團軍的官兵。其中絕大部分都在隨後數日內靠游擊隊幫助返回部隊,

留在敵後打游擊戰

由此可見,就算打下了錦州,美日聯軍的後勤問題也沒得到解決。

可以說,只要敵後游擊隊還在活動,美日聯軍的後勤問題就別想得到解決。

受此影響,在打下錦州之後帕特里奇才意識到,在繼續進軍之前,必須得想辦法解決後勤問題。

只有儘量縮短地面補給線的距離,才能儘量減少物資在地面運輸過程中的損失。

也就是說,美日聯軍得開闢海上補給線。

顯然,遼東灣不缺乏港口。更不缺乏大型港口。錦州就有一座規模不算太小的港口,還有較爲完善的港口設施,足以滿足美日聯軍後勤保障。

問題是,渤海灣是中國內海小美日聯軍的船隻很難安全進出。

雖然美日聯軍已經攻佔了大連,但是隔海相望的山東半島仍然在中國手中,部署在那邊的岸防導彈部隊甚至能夠用射程較遠的反艦導彈襲擊美日聯軍在大連的軍營。也就能夠攔截過往船隻。

就算能夠解決掉山東半島上的集防部隊。美日聯軍的船隻進入渤海灣之後。還要受到來自周邊地區的岸防部隊的威脅。

問題是,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走陸路的風險已經大到無法承受,那麼走海路肯定不會更加糟糕。

只不過,需要做好充足準備。

正是如此,從七月二十五日開始,在清理完戰場後,美日聯軍沒有繼續進軍,而是調集大批空中力量,打擊戰線後方的中隊,特別是部署在山東半島、以及環渤海灣地區的岸防導彈部隊。

這次,帕特里奇拿出了近兩千架作戰飛機,包括最近才投入使用的陽邏轟炸機。

事實上,也只有到這個,時候,美日聯軍才能在東北戰場上投入如此多的空中力量,因爲在此之前。東北地區的空軍基地與民用機場均沒大規模投入使用。隨着越來越多的空軍基地與民用機場在六月與七月投入使用。以瀋陽爲中心的鐵路、公路交通體系恢復運轉,美日聯軍在東北地區的空中力量出現了成倍的增長。

打下卓新與錦州之後,等於將戰線往西推進了一百多公里。也讓以瀋陽爲中心的十多座機場的安全有了保障。

在此之前,美日聯軍還得擔心中國的遠程炮兵,特別是攔截難度較大的遠程火箭炮。

對於那些射程在一千公里左右的彈道導彈,美軍還可以用戰區反導防空系統攔截。畢竟彈道導彈的數量不會太多,一次投向一個目標的數量也不是很多,就算不能全部攔截,一兩枚導彈的毀傷能力也非常有限。

火箭彈就不同了。一門火箭炮一次就能投射數枚到數十枚火箭彈。

一個火箭炮營一次能發射數百枚火箭彈。如果一個旅同時開火。能將數千枚火箭彈砸向同一個目標。就算火箭彈更加容易攔截。一次攔截這麼多的火箭彈,也很難辦到。另外就是戰區反導導彈的價格是火箭彈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用導彈攔截火箭彈,絕對是最不划算的買賣。

美軍發起的這個代號爲“弩炮”的作戰行動,主要就針對中隊的岸防導彈部隊。

目的也很明確。打通進入遼東灣的海上航線,讓滿載彈藥物資的船隻駛往錦州港,甚至可以直接向錦州運送作戰部隊。

只要達成這一目的,美日聯軍的後勤補給線就將大大縮短,進攻行動將更加順暢。

問題是。美日聯軍不可能僅僅對付岸防部隊,還得在轟炸中打擊防空系統,應付前來攔截的中國戰鬥機。甚至得營救落在中隊控制區內的跳傘飛行員。

顯然。這是一次難度非常大的作戰行動。

爲了配合空中打擊,美日聯軍也在地面上展開了規模有限的軍事行動。主要就是牽制中隊的防禦力量,並且試探中隊的防禦部署情況。

隨着各種戰術行動有條不紊的展開,地面戰場上的格局也逐漸形成了。

到七月底,中隊在以白石水庫爲中心的地區形成了一個非常明顯的突出部,而這裡也是進軍朝陽的必經之地。雖然美日聯軍仍然把主力防在南面,即面向葫蘆島市。但是與攻打錦州一樣,要想攻打葫蘆島市,就得揮下朝陽。

很明顯,這裡就是平一次地面決戰的主戰場。

只不過,羅耀武暫時還沒有心情處理地面戰場上的事情。

除了應付美日聯軍日漸兇猛的空中打擊之川,他還得解決因錦州失守產生的麻煩。

這也是羅耀武複製以來,遇到的最大麻煩!

第16章 祿口惡戰第22章 騎虎難下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80章 全力投入第28章 一氣呵成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23章 發動羣衆第73章 進軍大連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9章 以進爲退第2章 士氣鬥志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87章 鋪開了打第60章 鹿死誰手第60章 一飛沖天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79章 出其不意第75章 攻守易勢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38章 加大投入第65章 陰差陽錯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24章 全面撤退第56章 城市鏖戰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70章 地面救援第197章 瞞天過海第197章 瞞天過海第73章 政治木偶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86章 全數投入第7章 漏網之魚第41章 預備力量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60章 這是戰場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76章 如狼似虎第76章 如狼似虎第26章 徹底放鬆第6章 鬆弛有度第43章 瘋狂進攻第56章 開闢戰線第24章 決戰前夕第63章 正面猛攻第10章 最後底線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43章 何爲希望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14章 人非聖賢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30章 一石千浪第48章 防守反擊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74章 穩操勝券第31章 萬事俱備第7章 攔路奪命第5章 兩種聲音第81章 壓軸大戲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47章 城市遊擊第69章 生死之外第72章 心理較量第96章 新任司令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195章 空降兵系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49章 大兵壓境第45章 艱難突圍第82章 戰地少尉第4章 好話在前第47章 三個小時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30章 客串演出第18章 圍點打援第93章 迫在眉睫第30章 將功補過第143章 主動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