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

“本總兵也不會虧待族長的。”李無庸聞言是一臉的喜色,得到高山族的支持,對於李無庸來說就是得到許多的好處,待人以誠,人也以誠待之。拍着廖正凱的肩膀道:“本將軍曾聽人稱呼族長爲番,或者是土人,這可是一種歧視,一種不禮貌的稱呼,臺灣屬於我華夏的一部分,廖族長的族人也同樣是我華夏民族的一部分,不可稱番,依本將軍看來,族人都居住在高山之上,不若稱爲高山族,如何?”

“謝大人賜名。”廖正凱大喜,虎目中含着淚光,這番與高山族可是有着很大的區別的,作爲“番”或者“土人”,被人捉住了,可是要被當作奴隸的。而族人就不同了,雖然現在地位不如漢人,但也受帝國法律保護的。

“廖族長,你看這臺南平原如何?”李無庸微笑的指着帳外。

“沃野千里。”廖正凱眼睛中露出一絲期盼與希冀。

“等本將軍收復臺灣後,高山族全族都可以搬出山外,永遠生活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過着太平的生活,你看如何?”李無庸嘴巴里又露出一個驚人的消息,土地、在平原上生活,這一切都是高山族人日思夜想的事情,只可惜移民過來的漢人以及荷蘭人、西班牙人到處欺壓高山族人,別說是土地了,就是生命安全都難以得到保障了。可如今李無庸不但恢復了高山族人的地位,還說要把臺南這些土地教給高山族人耕種,夢想的到來,打的廖正凱一個措手不及。

李無庸當然瞭解他的心情,拍着他的肩膀說道:“不過本將軍醜話說在先,這些土地的所有者是朝廷,你們只能使用他們,也就是說你們不論在上面種植什麼都行,但是不能買賣土地,它是朝廷的。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爾等可以耕種,收成時節只要交上少量的租子,平時遵守朝廷的法律,當然也可以參加我的軍隊,可以拿響銀。族長,你看如何?”

廖正凱聞言迫不及待的點頭,只要有土地就行,雖然不是他自己的,但是除掉不能買賣外,跟自己的也沒什麼兩樣,如此肥沃的土地幹嘛要拿去賣給別人呢!至於遵守朝廷法律,高山族人都是老實人,去冒犯朝廷法律,吃飽着撐着,而當兵還有響銀去拿,這倒是要考慮的事情,雖然有響銀,但人命還是很重要的,反正這位將軍也沒有強行徵召,先看看再說。

李無庸見搞定了一方,又朝另外的三家族長望了望,只見他們也在與宋獻策在開心的聊着,只不過目光不時的朝李無庸望來。顯然他們關心的是李無庸這位未來的臺灣統治者會在臺灣實施什麼樣的政策。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李無庸當然明白,但也沒有說什麼,對於這些世家大族來說,自己的恩惠不能算什麼,勢力纔是最重要的,有了勢力才能讓這些世家對自己俯首帖耳。

當下笑道:“今日勞諸位前來勞軍,李某也沒什麼好招待的,不若今日中午在此小聚片刻,順便也看看我軍攻克赤嵌城,如何?”說着對宋獻策微笑了一下,那宋獻策連忙道:“既然如此,屬下這就去準備,主公可與四位族長在帳外觀看。”說着走出了營帳,顯然是去安排攻城事宜。陳、蔡、林三家族長互相望了一眼,對李無庸拱手道:“既然總兵大人相邀,小民就卻之不恭了。”

“請。”李無庸嘴角現出一絲冷笑。果然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不殺殺你們的威風,我怎麼去統治臺灣。

走出帳外,早就有人準備好幾個几案,擺上了一些酒食,李無庸坐了首席,左側是劉謙、顧炎武、何斌等五人,右側則是四大族長,廖正凱坐了末席。

“主公,日近正午,想必荷蘭人也飽食了一頓,可以攻擊了。”宋獻策臉上露出一股奸笑。李無庸當然知道城內的那些巴豆的效用快要發作了,當下強忍下心中的笑意,揮了揮手道:“準備進攻吧!告訴施琅一個時辰拿下赤嵌城,我請他喝酒。嘿嘿。”

“是。”宋獻策一臉笑意。他當然知道這是李無庸在示威。一個時辰拿下一個堡壘,而且是荷蘭人苦心經營了十幾年的堡壘,雖然裡面的荷蘭人不多,但都是洋槍洋炮,想一個時辰攻下,幾乎是不可能的。

李無庸望着一臉的不可置信的四大族長,滿面笑容,端起面前的酒杯,道:“諸位,爲了今日,我李無庸敬大家一杯。”

三大家族滿腹心思的端起酒杯喝了起來,廖正凱卻仰着頭,一口喝了下去。然後大聲喊道:“恭祝大人收復臺灣。”

彷彿是一種提示似的,內江上猛的傳來一聲巨吼,大炮發威了。

“哈哈,我們一起來看看海霹靂施琅如何收復赤嵌城。”李無庸揮了揮手,頓時親兵就送上了幾個千里鏡,衆人選了一個較高的地勢,朝戰場望去。

只見臺江上炮火連天,雙方的戰艦交錯在一起,當然出現在衆人眼球裡的大部分都是金鷹戰旗。炮聲、嘶殺不斷的傳了過來,不過槍聲很快稀疏起來,然後不一會就停了下來,就在衆人的不解的情況下,對面的赤嵌樓懸掛起了白旗。三大家族的族長看看時間,離一個時辰還有點距離,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如此堅城,倒是令人驚訝,一時間三大族長對眼前的這個臺灣日後的主人產生了深不可測的感覺。倒是李無庸心裡明白,想那吃了巴豆的荷蘭人哪裡還有機會開槍,早就想跑到廁所裡去解決一下生理問題了。

原來自李無庸大軍順利登陸後,荷蘭侵略者的要塞赤嵌城、臺灣城及僅有的幾艘戰艦,便暴露在水軍面前,處於分隔被圍狀態。但荷蘭侵略軍妄圖憑藉船堅炮利和城堡堅固,從水陸分兵,妄圖乘李無庸立足未穩,實施反擊。海面上,荷蘭侵略軍以四艘艦船阻擊李無庸的水軍,施琅卻以數百艘戰船把荷艦包圍起來,雙方展開激烈炮戰。論戰艦裝備也略微的領先於荷蘭軍隊,士兵們英勇頑強。在施琅的指揮下,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擊沉敵主力艦一艘,炸燬甲板船一艘,其餘皆被俘虜。在陸上,荷蘭艦長貝德爾率領三百名士兵向李無庸的灘頭陣地進行反擊。卻被羅振川率四千人,以大部兵力正面迎擊,以七八百人迂迴到敵軍側後,前後夾擊。結果,貝德爾斃命,荷軍被殲兩百多人,只有少數人逃回臺灣城。

李無庸望着對面的白旗,招呼旁邊的谷振東,“去與振川進城收拾俘虜去,喊施琅、劉啓兩位將軍回來。”

ωωω¸ Tтká n¸ c ○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二十四回 晉江施琅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五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二)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一百二十八回 莊烈帝弒殺後宮 周皇后從容赴死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七十一回 聖人之後孔胤玉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一百三十九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二百一十六回第四回 名不虛傳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一百二十回 三千虎賁翻絕壁 一馬平川入中原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一百八十九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一)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八十八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八)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十回 成親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三十四回 買一贈二 (一)第二十回 媚香樓 (三)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十回 成親第八十五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五)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一百二十五回 調虎離山史可法中計 橫掃廣西羅振川出征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二百一十五回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師齊聚南京城 史可法無力鎮三藩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一百二十七回 莊烈帝山窮水盡 李自成兵進昌平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一百二十八回 莊烈帝弒殺後宮 周皇后從容赴死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四回 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