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

不一會兒,就見施琅與劉啓二人,身披盔甲,不過盔甲上血跡斑斑,也不知道是何人的血跡,李無庸微笑的指着身邊的兩個椅子,道:“尊侯,劉啓,你們辛苦了,坐下來休息一下,剩下的交給別人吧!呆會兒我們來討論一下進攻臺灣城的事情。”

兩人也不客氣,拱了拱手就大馬金刀的坐了下來,伸出雙手就吃了起來,絲毫不顧及在座的還有幾個客人,不過卻沒有人說什麼,畢竟他們作戰辛苦,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李無庸望着陳、蔡、林三大族長,端起面前的酒杯,笑道:“今日大軍只攻下了赤嵌城,但主城臺灣城卻仍在荷蘭人手中,也不能請大家到城內聚上一餐,還請諸位見諒。”

林氏族長林朝鬆也端起酒杯,恭敬道:“李大人手下皆是精兵強將,一個時辰未到就收復了赤嵌城,那小小的臺灣城想必也不在話下,草民就此恭祝將軍早日收復臺灣。凡天軍在島內所需,我林家雖是小門小戶,但短時間還是可以支持一二的。”其他的兩大家族也瞬間明白過來,也紛紛出言要支持李無庸一些糧草等物。顯然都已經接受李無庸在臺灣的統治,這個時候來個投資,將來也肯定有巨大的收穫。

李無庸哈哈大笑道:“李某奉旨收復臺灣,乃行王命,大軍前進,兵馬器械、糧草錢財皆由朝廷來撥付,今日有勞四位前來勞軍,都已經是麻煩諸位了,哪裡還能讓諸位自己掏銀子來幫我李某養兵的道理,此法不通。既然是王師,當然行王事,爲民做主是我等應盡的任務,此話休提,休提。哈哈,來,我們喝酒。喝酒。”三大族長互相望了一眼,從彼此的眼睛裡看到的盡是迷茫,而高山族的廖正凱卻沒有多說什麼,只知道跟着李無庸吃酒。

衆人又坐了會兒,見施琅有不耐煩的神色,幾大族長也識相的告辭而去。頓時大帳中盡是李無庸的人馬,文有宋獻策、何斌、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劉謙也算半個,武將有施琅、劉啓、羅振東、谷振川等一些軍校的學生,也算略有規模。

李無庸坐在上首,在他的後面就是何斌所獻上的臺灣地圖。李無庸望着帳下衆人一眼道:“今日我等收復了赤嵌城,也算是斷了臺灣荷蘭人的一條臂膀,施琅等將功勞不小,等收復臺灣全境後再行封賞,眼下我們的任務是收復荷蘭人最後一個窩點,臺灣城。何先生,你對臺灣城熟悉,就由你來與我們講講臺灣城內的佈防情況。”

“是。”何斌望着衆人道:“臺灣城城高牆厚,守備完善,城四隅向外突出,置炮二十尊;南北各置巨炮十尊。荷軍火炮密集,射程遠,封鎖了周圍每條道路,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接近,都會受到堡上炮火的轟擊,可以說是易守難攻,最重要的是臺灣城內糧草充足,荷蘭人這些年搜刮的糧草都藏在那裡,荷蘭頭目普特曼斯親自坐鎮,手下有兵一千八百人。”

李無庸又補充道:“他們的守城炮不象我們艦隊上的大炮,我們的艦炮是強於荷蘭人的艦炮,但以防守在城樓上的大炮來說,也只有我們的大將軍能與他相抗衡,而我們的大將軍炮也只有十幾尊,比不上臺灣城上的,所以說此戰比較難打。”衆人聞言當下議論起來。

“軍師,你看怎麼打?”李無庸望着一眼滿面微笑的宋獻策道。

“海陸夾擊。”宋獻策道:“正面進攻和翼側迂迴、水陸配合。派兵一部從左翼側逼近臺灣城,派一部分將士渡海從南端進攻臺灣城。如果不計傷亡的話,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拿下臺灣城,如果減少損失的話,我們就長期圍困。不知主公選用哪種方法?”

“傷亡太大肯定是不行的,我們這些兄弟日後都有大用場,不能在臺灣城這個小地方有所損失,我看就後天按照軍師的辦法先試攻一下,然後再做打算。”李無庸想了想道:“後天我親自領一軍正面進攻,劉啓率領一軍從海上進攻,尊侯,你率領水師一部防守來自海上的援軍,我們在這邊鬧這麼大的動靜,荷蘭人不可能不知道的,巴達維亞當局不可能不派援軍過來。振東帶領剩下的水師守住內江。明天把船上所有大將軍跑給我下下來。軍師,你看如何?”

“主公安排的滴水不漏,屬下佩服。”宋獻策拱手笑道。

“既然如此,我們就討論下一個問題。”李無庸。

“主公莫不是要討論臺灣的未來?”宋獻策問道。

“還是先生知我,不知諸位對臺灣的現狀怎麼看?”李無庸皺着眉頭道。

“臺灣人少地多,將軍以後要建造一個小江南,恐怕還需要從內陸移民至臺灣,但移民要需要大量的金錢,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將軍要小心爲好,移民本來是好事,但我等有一點準備都沒有,恐怕會釀成大禍的。”黃宗羲拱手道。

“先生言之有理,眼下我等積蓄也用的差不多了,對面荷蘭人的倉庫所有也只能供給臺灣短時間的建設,還有幾十萬高山族人下山也要消費一下。至於以後在內陸移民,我看也只能先從福建沿海一帶移民了,畢竟我們是來自福建,至於以後,等有了些積蓄後,水師有了一定的運輸能力,在奏請朝廷,從河南、陝西、山西一帶移民,也可以減少朝廷的壓力。”李無庸皺着眉頭道。

“將軍此言甚事,不但可以減少內陸的災民,最重要的是減少了朝廷的內憂。”王夫之摸了摸鬍鬚道。

“我觀將軍之憂不在如此,移民都是遠計,錢財不足,憑藉將軍控制的海上貿易,很快就能斂取大量的金錢。”顧炎武猛的出聲道:“將軍之憂恐在內。臺灣現在的情況和以後的情況並不是地多人少,而恰恰相反,隨着高山族人的下山,臺灣南部的平原將會聚集大量的高山族人,他們要種地,而將軍日後移民過來的人,也需要土地,但臺灣現在大部分土地就在荷蘭人身上,剩下的一部分就在臺灣的三大家族身上,最後的一小部分纔是在臺灣的漢人身上。主公要實行土地國有,是擔心那些大家族不交出手中的土地。這樣一來,日後移民過來的漢人就沒有了土地,也就不可能建造一個繁華的臺灣。將軍,不知顧某說的可對?”

李無庸點點頭道:“不錯,本將軍就是擔心這件事,不知亭林可有解決之道。”

“問題既然是在下提出來的,在下就言之一二。”顧炎武微笑道。

“亭林請講。”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九十六回 皇太極十面埋伏 洪承疇無力迴天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二百一十六回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一百七十九回 大決戰 (十六)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一百二十九回 朱由檢煤山上吊 李自成箭射承天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十五回 進京第十六回 朝議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一百一十三回 惡魔將軍首戰克敵 神匠戴蒼試製連珠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戶新約》(六)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開始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一百四十六回 梟雄下棋 天下爲盤人爲子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十五回 進京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