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平叛令

崇禎八年正月,蔡明山率領驍衛營隨林純鴻至廣州,旋即揮兵東向,剿滅爲害廣東、福建、江西多年的土排瑤。

後奉林純鴻之命,兵駐惠州,擴編爲驍衛軍,維持廣東的穩定,從西面保持對鄭芝龍的壓力。

林純鴻、周望給驍衛軍下的判語就是:戰績不顯,勞苦功高。

蔡明山、韋悅翔一樣,來自大田千戶所,他從小在山裡長大,長大後又在山裡伐木,領軍之後,又經常在廣東北部的叢林中與土人作戰。

廣東溼熱,氣候與安南差不多,夏季時面臨瘴氣的威脅。好在醫學院專門試製出針對瘴氣的草藥,戰士們並未因爲瘴氣非戰鬥減員。

當林純鴻、周望試圖對安南開戰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驍衛軍。

崇禎十三年九月,蔡明山接到都督府軍令,由惠州移師廣西思明府,開始專門進行叢林戰訓練。

十三年十月,龍虎軍團漂洋過海,由濟州島移駐廣州。

當月,西洋艦隊派遣十二艘二級戰艦組成綏靖艦隊,協同緝私隊巡視安南沿海,以打擊海盜爲名,對所有出入安南的船隻登船檢查。

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南洋的局勢,驟然緊張。

都督府驟然繁忙起來,各路情報不停地彙總至都督府,各條命令如流水一般,傳往兩廣。

僅僅只是處於擬定總體戰略階段,都督府就繁忙至斯,由此可見,戰爭確實是最高級別的政治活動,也是最爲激烈的政治活動。

利用莫敬寬,減少軍事、政治阻力,已經成了林純鴻及都督府的共識。正當林純鴻及都督府圍繞着莫敬寬制定總體戰略時,忽然收到了黃宗羲的拜帖。

林純鴻敬重黃宗羲這樣的大儒,自然不會怠慢,忙將黃宗羲迎入星拱樓。

寒暄已畢,黃宗羲開門見山指出,征討安南,宜以平叛爲名,不宜打着莫敬寬的旗號。

林純鴻大奇,問道:“一月前,本候收到南雷先生的信,南雷先生對荊州四處用兵非常憂慮,惟恐此舉削弱華夏文明的凝聚力,爲何今日反而力主純以武力平叛?”

黃宗羲道:“秦朝時,始皇帝令屠睢南征,將安南納入華夏統治序列中,歷經漢、隋、唐千餘年,安南已與兩廣並無多大差別。至五代十國、北宋時,安南建立丁朝,方纔脫離華夏。經宋、元兩代,至大明永樂年間,置交趾布政司,安南重歸華夏旗下。後來宣德年間,大明軍隊從安南撤退,方纔建立宗藩關係,維持至今。也就是說,安南脫離華夏直轄,至今不過兩百年。”

“兩百年時間,還不足以讓安南自立一套,其文字、禮制,皆師從大明,甚至連安南北邊的口音,與廣西差別也不大!”

“江陵侯想利用莫敬?莫敬寬,固然有減少阻力的好處,卻在無意中承認,所謂的黎朝、莫朝都是合法的,這無疑會讓安南的野心家誤解,一旦他們反抗,讓大明覺得轄制安南不划算,就會再度承認所謂的宗藩關係。這無疑爲今後留下了隱患!以平叛爲名,現在多費點力,可永絕後患。”

林純鴻大悟,道:“幸虧南雷先生提醒,否則誤了大事。”

黃宗羲道:“正所謂主孰有道、師出有名,孫子主張慎戰、非戰、止戰,其精髓早已融入儒家經典之中。研習儒學,可謂吸取華夏文明精髓的捷徑……”

林純鴻見黃宗羲將話題往儒學方向引,忙打斷他的話,道:“本候素來重視儒學,行知書堂設立儒學,便是明證。只是行知書堂缺乏如南雷先生般的大儒,不如南雷先生至行知書堂屈就?”

黃宗羲暗歎了口氣,心裡道:荊州轄內的科舉早已被你攪得一塌糊塗,沒有功名,也能身居高位,長此以往,世上哪裡還有人費盡心血去研習儒學?光靠設立儒學學科能頂什麼事?

黃宗羲心情灰敗,拱手拒絕道:“不才乃粗鄙之人,哪裡敢教書育人?”

說完,與林純鴻閒聊片刻,便起身告辭。

黃宗羲走後,林純鴻想起黃宗羲說過的話,只覺得華夏文明博大精深,自己雖然生於斯、長於斯,對華夏文明的精髓還是懵懵懂懂,談不上什麼深刻的理解。

難道科舉真有它的可取之處?科舉與官員選拔到底應該維持什麼樣的關係?

林純鴻皺眉思索,一時難以決斷,只好先將這個問題拋在一邊,留待以後深思。

畢竟,安南之戰迫在眉睫,林純鴻得儘快改變作戰戰略。

崇禎十三年十一月,大明前軍都督府都督、平賊將軍、江陵侯發佈平叛令,宣稱交趾本屬大明,自宣德年間大明朝廷委託黎利統轄交趾以來,內亂不斷,民不聊生。崇禎年間,更有鄭梉、阮福瀾先後作亂,不遵王令,陷交趾於南北分裂。爲了解民倒懸,大明將派三十萬大軍平叛。

平叛令一下,天下轟動,所有的眼睛都盯着安南方向,看林純鴻如何恢復故土,重現成祖時的榮耀。

廣州人最爲幸福。

在平叛令下達一日後,龍虎軍團大規模從廣州碼頭登船,數萬精銳將士,數不清的輜重,令人望而生畏的火炮,讓人心生寒意的刀槍,廣州人狠狠地過了一把眼癮。

龍虎軍團登船後,在綏靖艦隊的護航下,浩浩蕩蕩地向着紅河口殺奔而去。

聽聞龍虎軍團登船後,鄭梉之下,部分官員驚恐萬分,把災禍歸結到鄭梉頭上,心裡早就把鄭梉罵得狗血淋頭:大明不就是想多買點糧食嘛,讓大明買就是了,又不是沒付錢!

這部分官員之所以如此愚蠢,得從當初荊州缺糧說起。

數年之前,大明商人依託錦普港,大規模收購稻米,致使紅河沿岸的稻米源源不斷地流向錦普,然後裝船運往大明各地。

大明的需求,猶如無底洞一般,永遠沒有盡頭,這使得安南的糧價如同脫繮的野馬一般,蹭蹭往上漲。

對於一個以農業立國的王國來說,糧價急劇上漲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於是,鄭梉發佈禁售令,禁止向錦普出售糧食。不過,糧價的急劇上漲,代表着高額的利潤,奸商們可不會管百姓有沒有糧食吃,紛紛通過各種隱蔽渠道將糧食輸送至錦普。

鄭梉大怒,部署精銳兵力至錦普周邊,四處攔截運糧隊。

錦普的防務,由驍衛軍負責,平日只放了一個哨。現在見局勢緊張,遂從惠州緊急調兵,將錦普的兵力增加到一個營。

營指揮使艾能奇奉蔡明山之命,四處出擊打擊鄭梉的攔截兵力,一時之間,火花四射,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鄭梉哪裡敢發動戰爭,慌忙令攔截兵力後撤,部署於離錦普六十里外的要道上,繼續執行攔截運糧隊的任務。

蔡明山和艾能奇都是閒不住的主,見鄭梉後撤後,馬上擬定了一份作戰計劃,以吃掉鄭梉一部爲目標,讓鄭梉知難而退,撤掉攔截兵力。

張兆否決了作戰計劃,命令蔡明山和艾能奇稍安勿躁,並告知二人,不出半年,都督府必然對安南開戰。

待到驍衛軍從惠州移師思明府,龍虎軍團兵駐廣州,鄭梉算是徹底傻了眼:“瘋子,林純鴻絕對是瘋子!爲了多買點糧食,至於鬧出這麼大的陣仗?”

鄭梉有意撤除攔截兵力,任奸商往錦普輸送糧食,先渡過這次危機再說。

當鄭梉還在琢磨着如何表達自己的誠意時,林純鴻的平叛令傳遍天下,讓鄭梉陡然明白:林純鴻哪裡是爲了糧食,而是想發動滅國之戰,徹底將安南吞到肚子裡!

交州城內的重臣們,原本還在爭吵,有的一門心思準備抵抗到底,有的琢磨着多給林純鴻點好處,先把威脅解除再說,還有的早就對鄭梉不滿,藉機攻擊鄭梉惹來了這次災禍。

然而,平叛令一下,大部分重臣拋棄幻想,開始琢磨如何抵擋北方的大軍。

從五代十國開始,數百年的時間,安南已經形成了主體民族京族,與華夏漸行漸遠,只想向大明稱臣納貢,而不願意成爲大明的一部分。

林純鴻的平叛令,無疑幫了鄭梉的大忙。

在艾能奇和蔡明山在錦普挑起紛爭時,鄭梉就開始認真考慮林純鴻入侵的可能性。按照幾百年來的經驗,只要在諒山以北的崇山峻嶺中部署重兵,殺傷北方軍隊的有生力量,襲擊糧道,十有八九會讓北方軍隊的動能耗盡,不堪忍受巨大的損失而撤兵。

不過,這種戰爭方式異常慘烈,北方軍隊和安南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鄭梉覺得,林純鴻在擁有了強大的艦隊及錦普這個據點後,由這條線進兵的,充其量只是偏師,執行騷擾、牽制的任務。

真正的主力,很可能會在錦普登陸,或者沿着紅河一直衝到交州城下!

鄭梉針對這兩條進兵路線做了相應的佈置,在錦普以南的山地裡糾集了重兵,試圖等大部隊沿海進兵時,側擊糧道。

同時,收集大量的船隻,裝入巨石,在紅河口鑿沉,阻止艦隊或運兵船衝到交州城下。

第463章 收縮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38章 惠王出手第563章 收編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11章 新桃換舊符第360章 配合第508章 壓力(一)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86章 圍剿曹操(一)第90章 白杆女將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602章 武衛軍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667章 光祿院(二)第492章 擄掠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408章 對策第89章 大才在野第601章 張鳳儀第15章 禍不單行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352章 熊文燦的苦楚第669章 光祿院(四)第185章 川東戰略第361章 出擊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417章 佩劍第415章 磊落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198章 進士投效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360章 配合第44章 亂之將起第25章 升官之後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16章 各取所需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461章 北上第552章 謀財第23章 請君入甕第505章 殉國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320章 消耗戰第438章 登陸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502章 籌謀已久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334章 贈劍第67章 信譽票據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304章 站着互相槍斃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47章 心向大海第361章 出擊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554章 應招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562章 戰馬(六)第400章 交鋒第52章 軍痞勾結第80章 初戰告捷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286章 江南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