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

實行官紳一體納糧,需要非凡的勇氣和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絕!

楊嗣昌捫心自問,自己沒有這個膽。

“擔當!身爲大明內閣首輔,擔當甚至不如一地方軍閥!”楊嗣昌搖着頭,自己嘲笑着自己。

現在,林純鴻兵出湖廣南部、四川,不出意外,明年林純鴻將完成南直隸、江西、浙江、兩廣、湖廣南部及四川的改制。

那麼廣大一片區域,如果都像湖州一般完成改制,將產生多麼恐怖的收入?

楊嗣昌估算一番,得出了一個數字:林純鴻明年的收入不會低於一億五千萬圓!

如果林純鴻還像今年一般繳納起運,朝廷也會從中得到三千萬圓。

而今年,山西、北直隸、山東、河南數府,起運合計不過才三百多萬圓。

萬一林純鴻不願意再繳納稅收,朝廷的崩潰就在旦夕之間。

數字冰冷,反應出的事實非常殘酷,讓楊嗣昌的心涼了半截。他將陳奇瑜喚來,將剛纔自己估算的數字擺在了陳奇瑜面前。

末了,楊嗣昌長嘆一口氣,道:“本想着,朝廷讓出部分權力,將荊州逐步融入大明朝廷中。現在看了這些數字,本閣纔算明白,林純鴻能忍住不對朝廷下毒手,已經算是大明的列祖列宗保佑了!”

陳奇瑜揚州之行後,就已經模模糊糊地認識到這點,平日也經常自個琢磨,現在見楊嗣昌心情灰敗,忙勸道:“楊閣老切莫灰心,現在閣老是大明朝廷的支柱,若閣老失去了信心,大明朝廷還如何維持?”

楊嗣昌苦笑道:“有點蚍蜉撼樹、螳臂當車的感覺。”

“不知閣老想過沒有,從大明銀行開始,林純鴻似乎就鐵了心搶奪大明中樞的權力。後來成立理商司、招投標司,只不過屬於步步爲營,穩步推進而已。下官閒暇時,也在思索,林純鴻到底想達到什麼目的?難道想把大明朝廷融入荊州的體系中?”

“大明朝廷融入荊州體系?”楊嗣昌吃了一驚,搖頭道:“這不可能吧,若不使用武力,至少皇上就是繞不過去的坎!”

陳奇瑜咬了咬牙,拱手道:“閣老,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說。”

“還請玉鉉直言!”

“林純鴻可能並不想繞開皇上,只是打着以威福還主上的主意。否則,以林純鴻的財力、軍力,可遠遠不止三分天下有其二啊!”

以威福還主上,說穿了就是將皇帝架空,這個典故,楊嗣昌非常熟悉,他鎖着眉頭,沉思半晌,重重地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

“大明之禍,應該從萬曆怠政開始……”說到這裡,陳奇瑜陡然頓住了話頭,兩隻眼睛不由自主地左右張望,頗爲緊張。

楊嗣昌斷然道:“毋須諱言,玉鉉繼續說。”

陳奇瑜再次鼓起勇氣,道:“亭林先生曾寫過一篇文章,言道,權力應該按照屬性劃分爲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而不應該按照團體來劃分。下官拿着隆慶後的事實驗證,果真如此。權力按團體劃分,面臨的永遠是無休止的爭鬥,這種爭鬥最傷國本!”

楊嗣昌臉色凝重,足足思索了一刻鐘,方纔開口道:“若真正實現以威福還主上,內廷權力自然消解,所有權力皆歸屬外廷。以外廷的現狀,玉鉉可有半分信心相信外廷能把事情做好?”

陳奇瑜道:“外廷指望不上,林純鴻搞的一套體系,還是指望得上的。”

陳奇瑜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在保留大明國祚的前提下,讓朝廷融入荊州體系中,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荊州的執行力、理念,怎麼看都代表着時代發展的方向。

哪想到,楊嗣昌異常堅決地搖頭道:“指望不上!”

陳奇瑜大驚,問道:“若荊州都指望不上,放眼天下,又有誰指望得上?”

楊嗣昌將前段日子的思索心得和盤托出,直接指明:荊州尚未形成穩固的官制,按照現在的慣性,必然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陳奇瑜從未從這個角度考慮過,見楊嗣昌言前人未所言,當即拱手道:“閣老眼光長遠,下官不及遠矣!”

楊嗣昌道:“若荊州真能理順官制,形成穩固的體系,本閣必不貪權戀位,迎林純鴻任首輔之職。即便冒天下之大不韙,又有何懼?”

陳奇瑜心情激盪,道:“前段日子,南雷先生在信中與下官言道,荊州輕視儒學、禮教,唯務實務,長此以往,可能會削弱華夏文明之內在稟賦。更令人憂懼的是,荊州四處擴張,足跡遠至數萬裡之外,若不小心應對,恐重生安祿山、史思明之禍也!”

“亭林先生、南雷先生,可當華夏脊樑的讚譽!”楊嗣昌高度評價了顧炎武和黃宗羲,復又沉默下來。

陳奇瑜將楊嗣昌的話放在心裡默了又默,忽然靈光一閃,問道:“閣老將楊一仁調任爲吏部侍郎,可有將大明官制與荊州官制融爲一體之意?”

楊嗣昌點頭道:“有這個打算,暫時還未想到其他的辦法,只能先走這一步。”

陳奇瑜歎服:“閣老這是未雨綢繆。林純鴻在鄉村搞的那一套,把縣、府兩級官府全部架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恐怕林純鴻現在也在琢磨着如何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

楊嗣昌苦笑道:“真想把林純鴻請來坐在這裡,問問他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

……

楊嗣昌和陳奇瑜在琢磨林純鴻,林純鴻也在琢磨楊嗣昌。

包哲東昇任工部侍郎,楊嗣昌固然有覬覦鋼軌路技術的企圖,也有將荊州一幫熟悉工程建設的小吏引入朝廷的打算,這點,林純鴻還是看得比較明白的。

至於後來包哲東折騰出招投標司,顯然出乎楊嗣昌的意料,不過,楊嗣昌整體上還是樂見其成。

至於楊一仁調任吏部侍郎,這裡面的內涵就比較豐富了。

林純鴻不太確定,楊嗣昌是否有統和大明、荊州官制的打算,因此,也無法做出具體的反應。

當前,荊州控制區域內,朝廷官員及荊州官員並存,確實比較尷尬。林純鴻還未想出十全十美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再說,荊州轄內的機構運轉還算正常,就把這事一直拖了下來。

事實上,林純鴻一直有意識地選拔朝廷官員,若這名朝廷官員真有能力,林純鴻不介意往他身上壓擔子。

這時,官員的傾向性已經不重要,畢竟,各縣、各府的架構已經完善,非一人或者數人能改變大勢。

這類人,大體上都和熊文燦、馬世奇、包哲東等人差不多,沒有賦予擔子時,混吃等死、風花雪月,或者搞一些歪門邪道,爭權奪利,一旦融入荊州的體制,則依託着荊州高效的治理體制,發揮出他們應有的能力。

這也從側面證明,科舉選士選出的並不是書呆子,這幫舉人、進士的智商都堪稱一時之人傑。

能不能把科舉選士與基層選吏完美地結合起來?或者打破吏與官之間的天然界限?

林純鴻在苦思。

正當林純鴻彷徨無計時,忽然宋應星彙報,百里洲八畝灘的蒸汽抽水機調試完畢,已經投入實用。

林純鴻大喜,立即招呼張道涵、朱之瑜、李崇德一同前往百里洲。

張道涵等三人着實想不通,爲何林純鴻對一抽水機這麼關注,甚至讓三名閣幕使聯袂觀看。

於是,他們都以手頭事多推託。

林純鴻非常堅決,將三人強拉上船,望百里洲而去。

離八畝灘還有老遠,衆人就遙遙望見,東邊冒出濃濃的黑煙,比狼煙還要濃。待走得更近,機器的轟鳴聲迎面而至。

這聲音林純鴻聽得如癡如醉,卻讓張道涵三人忍不住皺眉。

更近了,高高的煙囪出現在衆人面前,煙囪之下,便是巨大的鍋爐。鍋爐圓圓黑黑的,附近有兩個工人正在往爐子裡添加煤塊。

鍋爐旁邊,有一系列的連桿、齒輪、氣缸、閥門等物,共同組成了蒸汽機,帶動抽水機工作。

看來,宋應星等一幫工程師最終摒棄了汽輪機的模式,轉向了活塞式。

蒸汽機旁邊,抽水機飛速旋轉,如手臂粗的粗管,嘩嘩地冒着水,將湖水抽往長江中。抽水機不是當初效率低下的阿基米德抽水機,已經經過改進,變成了泵式的。

林純鴻異常興奮,東看看,西摸摸,間或扯着嗓子問宋應星幾句話,就連煤塊燃燒後的粉塵落滿了全身也不在乎。

張道涵和李崇德避得遠遠的,倒是朱之瑜模模糊糊認識到這東西的好處,伴隨在林純鴻左右,盯着飛輪不知道在想什麼。

眼見得林純鴻沒完沒了,張道涵走近,扯着嗓子吼道:“兩個工人揮汗如雨,燒了大堆的煤,只抽了這麼點水,屬下觀之,一頭牛拉着轉圈抽水,效率也比這玩意高!”

林純鴻一想,還真是如此,足足有一間房子這麼大的蒸汽機,效率的確不如一頭牛。

林純鴻把嘴湊近張道涵的耳朵,吼道:“嬰兒剛出生,能有什麼力氣?”

……

重獎,絕對要重獎!

一幫參與設計、製造蒸汽機的工程師們迅速發家致富,羨煞旁人。

林純鴻想着把蒸汽機裝到鋼軌路上。不過,他稍稍琢磨一番,便啞然失笑:“這玩意自己這麼重,裝到車廂上,恐怕連自己都拉不動,還拉什麼貨物?看來,蒸汽機會首先用在船上,隨着熱轉化效率的提高,方可在鋼軌路上應用。”

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是工程應用的規律,任何人都違背不了。

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73章 虎牙之對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561章 戰馬(五)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426章 入彀第225章 滔天禍事第73章 虎牙之對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399章 博弈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357章 架在爐火上烤第311章 甲多島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595章 串聯第399章 博弈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404章 合謀第495章 勤王詔第462章 冷遇第484章 喚醒第59章 青溪佛心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42章 一場鬧劇第12章 土人陰影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31章 與虎謀皮第332章 拓航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12章 土人陰影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279章 幾件怪事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80章 初戰告捷第571章 自罵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404章 合謀第522章 困獸第22章 定計除匪第461章 北上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589章 西北劇變(四)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6章 幽谷巨木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486章 敵襲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366章 紛亂戰前第44章 亂之將起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405章 龍武軍第40章 土改契機第494章 籌錢糧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432章 孫傳庭第432章 孫傳庭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74章 籌備建制第48章 婚姻大事第50章 初識白杆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77章 朝廷博弈第513章 隱忍(一)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520章 試探第632章 封狼居胥(六)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360章 配合第59章 青溪佛心第199章 不自量力第457章 盛京第484章 喚醒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517章 受阻第438章 登陸第382章 出人意料第333章 投降第29章 惠王分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