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

冬天的南洋,微風撫面,和煦的陽光照在將士的身上,並不感到炎熱,正是廝殺的好天氣。

十二艘戰艦護送着十餘艘大型運兵船,攜帶着無數的輜重,浩浩蕩蕩穿過瓊州海峽,向着紅河口直奔而去。

堪堪離紅河口還有百餘里,忽有哨船帶來消息:

“報告大帥,鄭梉令人在紅河口沉入巨石,稍大的船隻,無法通過!”

自錦普立城以來,海軍軍情處就繆力向越南滲透,獲悉鄭梉的小伎倆,輕而易舉。

狄威接報後,並不顯得驚詫,反而冷笑道:“原本就沒準備進入紅河,鄭梉此舉,純屬多餘!”

綏靖艦隊提督吉利斯一直對不進入紅河的計劃耿耿於懷,用並不地道的官話問道:“進入紅河,直抵交州,省時又省力,清理紅河口的巨石,也費不了什麼事,爲何大帥不準備進入紅河?”

吉利斯本爲西班牙人,在馬尼拉被俘後,吸收進入西洋艦隊,憑着縱橫四海的豐富經歷,在西洋艦隊表現非常搶眼,被林純鴻一路提拔至分艦隊提督。

狄威道:“紅河水雖深,但並不寬,大型戰艦難以轉身,一旦遇到大規模小船襲擊,很難保證安全。爲確保萬無一失,當然不能進入紅河。”

吉利斯悵然若失,失望地說道:“綏靖艦隊無法進入紅河,也只能在外圍警戒,這次任務,立不了什麼功勞了!”

狄威大笑道:“你倒是直白,心裡怎麼想,口裡就怎麼說!放心吧,現在不進入紅河,不代表以後不進入,先保障龍虎軍團登陸吧!以後有你立功的時候。”

說完,狄威令吉利斯率領綏靖艦隊按照原計劃攻打巴喇炮臺,爲陸軍登陸掃清障礙。

吉利斯接令後,令十二艘戰艦呈半圓形擺開,緩緩向炮臺逼近。在相距兩裡時,戰艦將巨大的身軀橫過來,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巴喇炮臺。

“轟……轟……”

巴喇炮臺率先開火,鐵球砸在水面上,激起了一個個巨大的水柱,其中居然有一枚鐵球擊中了旗艦福戊號的船舷,木屑橫飛,頃刻間兩名水手血流如注,被擡入艙內緊急治療。

第一輪試炮,戰艦居然被擊中,把吉利斯驚出了一身冷汗,他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心裡嘀咕道:“看來,軍情司說巴喇炮臺有荷蘭人相助,這點確定無疑!”

當然,吉利斯也沒有客氣的意思,一聲令下,數百枚鐵球猶如雨點一般,落到巴喇炮臺上。

剎那間,無論是炮臺處,還是戰艦處,皆硝煙瀰漫,整個河口一片朦朧,誰也看不清楚誰。

數年之前,巴喇炮臺曾被定遠艦蹂躪過一次,周邊裡許範圍內,幾乎變成了白地,就連炮臺所在的高地,也足足被削平了尺許。

據軍情司彙報,在巴喇炮臺被毀後,鄭梉痛定思痛,聘請荷蘭人重建炮臺,內設重炮十二門。後來,西洋艦隊進攻巴達維亞,荷蘭人在開花彈下吃了大虧,遂開始將炮臺設計成封閉式。巴喇炮臺就是荷蘭人的傑作,跟上了世界最新軍事潮流,也被改建爲封閉式。

吉利斯當然知道炮臺的構造,因此也沒有使用昂貴、危險的開花彈,只是下令艦隊將鐵球不要本錢似的對準炮臺直射。

當吉利斯與炮臺糾纏不休時,龍虎軍團開始在炮臺以南十里處構築簡易碼頭,試圖登陸。

鄭梉早已準備充分,重兵環伺,不僅讓武裝泅渡的士兵無法上岸,甚至還用火炮襲擊棧橋,致使棧橋的架設進度異常遲緩。

雙方耍盡手段,互相在灘頭爭奪優勢,陷入了苦戰之中。

戰鬥一直從申時持續到酉時末,狄威下令收兵,整支艦隊離岸三十餘里,下錨休息。

狄威率領綏靖艦隊、運兵船大踏步前往巴喇河口時,蔡明山率領驍衛軍第一營、第二營及背嵬營穿過鎮南關,進入莽莽叢林中、巍峨峭壁間。

鎮南關扼大青山、金雞山之間的隘口,乃大明的南大門。

鎮南關歷史,就是一部華夏文明的拓展史。幾千年來,當華夏文明強勢時,無數的勇士從這裡南下,鎮南關猶如母親一般看着兒子遠征;當華夏文明弱勢時,又有無數的勇士衣衫襤褸,倉皇經鎮南關返回廣西,鎮南關雄踞窮山惡水中,阻止野蠻人肆掠文明大地。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金雞山峭壁上修築炮臺,俯控關口,親自將關口命名爲鎮南關。

鎮南關以南十餘里,便是同登關,掌握在安南手中。

再往南三十餘里,即諒山關,一旦突破諒山關,用兵自由度大幅度提高,既可揮師東南向,佔據祿平、亭立,沿着河谷南下,轉而從西面攻打交州;又可直接沿着紅河支流河谷南下,從北面攻打交州。

因此,安南想要立國,必須把諒山控制在手中,否則,在北方優勢兵力的進攻下,只有疲於奔命,最終敗亡。

蔡明山接到的作戰任務,便是攻破諒山,敲開安南的北大門。

驍衛軍出鎮南關後,立即揮兵強攻同登關,數十門霹靂炮將一枚枚鐵球狠狠地砸向關牆。一旦關牆出現缺口,將士們便蜂擁而上,力圖儘快突破同登。

然而,山路狹窄,蔡明山兵力展不開,再加上安南在同登經營日久,同登關牆堅固,將士齊心協力死戰,一日之內,驍衛軍數次涌入同登關,又被數次驅趕出來。

就在驍衛軍正面直攻時,蔡明山令背嵬營跋山涉水,繞過同登關,試圖從南北夾擊同登。

背嵬營?

對,沒錯,就是背嵬營。山東之戰後,背嵬營隨同雄威軍團駐防湖州,後又進兵衢州府。

當都督府試圖組建叢林軍時,周望第一個就想到了背嵬營,遂將背嵬營調至廣西思明府,歸入驍衛軍指揮序列。

申藝率領背嵬營抵達思明府時,麾下兵力總計六十二人。都督府從全軍抽調優秀軍官二十多名,補充至背嵬營充任哨官及副哨官,蔡明山又從驍衛軍中優中選優,將背嵬營兵力擴編至五百餘人,下轄十個哨。

“背嵬營編制暫時定爲營,以都督府對背嵬營和神刃軍的重視程度,相信背嵬營離擴編爲軍也不遠。現在兵力就這麼多,如果你嫌不夠,你自己到安南的山中去招,不過,有一點必須記牢,作戰時,驍衛軍不會刻意運送補給和彈藥!”

蔡明山對申藝說道。蔡明山雖只統轄一個軍,軍銜卻很高,乃宣威將軍,比申藝高了好幾級,下令時,自有一份威嚴,一般人連氣都難以喘勻。

申藝似乎對兵力一點都不在乎,嘴角咧了咧,道:“五百兵力足夠了,密林之中,兵多了反而不好調度。”

蔡明山點頭道:“確實,兵貴精。至於武器輜重,隨你選,大兵團作戰使用的制式武器,可能並不適合背嵬營。”

“接令!”

一句“隨你選”,讓申藝興奮莫名,立即來了個右手撫胸,行了個軍禮。

……

驍衛軍時常在山地作戰,武器庫中的白杆槍倒是不少,申藝毫不猶豫地將白杆槍當做了制式裝備,人手一杆,用於翻山越嶺,對敵近戰。另外,申藝對防護力出色的板甲視而不見,選擇了輕便的皮甲。

至於遠程武器,申藝弓箭、火槍、火炮等物一個也不選,而是選擇了鋼弩。

蔡明山看在眼裡,點頭不止。

弓箭射速雖快,但在叢林中,不便於隱蔽身形射擊,而且叢林中多雨,複合弓淋雨後效果大打折扣;至於火槍,需要列陣集羣射擊,方能發揮出威力,顯然不適合叢林戰;火炮?這東西能揹着翻山越嶺再說!

輜重中,申藝尤其注重各種藥品,甚至還特意從蔡明山手裡要了五名郎中,劃入背嵬營中。

蔡明山在山地密林裡混了一輩子,當然一眼就看出了申藝選擇的妙處,對背嵬營信心大增。

此後兩月,申藝協同副手賀錦,對背嵬營展開了嚴酷的訓練。隨着對麾下越來越熟悉,申藝赫然發現,手下的二十多個哨官和副哨官中,不是出身賊寇,就是出身勳貴。

如楊武、賀九儀、賀一龍等等,包括他的副手賀錦,都出身賊寇。對此,申藝一點都不覺得奇怪,能在賊寇中活下來、並擔任一方匪首的,自不是無能之輩。

至於勳貴,就讓申藝有點哭笑不得。如蔡先茹,就是蔡明山的侄子,本在龍虎軍團中任職,這次主動報名而來。再如周傳義,周世亮之子;楚明禮,楚文山之子;劉克勤,盛坤山之外甥……

申藝本來還擔心這幫勳貴之後會拖了背嵬營的後腿,觀察數日之後,發現這幫人能吃苦、腦子活、知識面廣、大局意識強,非一般平民出身的人可比。

荊州軍處於上升期,大部分勳貴之後,還在琢磨如何站在先輩的肩膀上,更進一步。

申藝徹底放下心來,每日將背嵬營將士練得苦不堪言。

兩月之後,背嵬營出鎮南關,花了一日一夜功夫,翻過崇山峻嶺,突然出現在同登關背後。

同登關南北被夾擊,迅速陷落,蔡明山揮師南下,兵抵諒山關。

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74章 籌備建制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564章 反擊第359章 軍議第70章 後院起火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124章 容美異動第360章 配合第432章 孫傳庭第13章 按部就班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602章 武衛軍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98章 利益交換第298章 不得已的美人計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67章 信譽票據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21章 洞庭湖匪第658章 滅國之戰(三)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12章 土人陰影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421章 局眼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33章 窮途末路第352章 熊文燦的苦楚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470章 金吾營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164章 調兵遣將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470章 金吾營第10章 近期計劃第16章 各取所需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24章 千里窺視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569章 江南水師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429章 挑撥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276章 最終決戰第466章 自發第44章 亂之將起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534章 合圍(三)第451章 陷落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420章 謀算第511章 動向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452章 投降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44章 亂之將起第582章 銀票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3章 石子嶺上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278章 五管齊下第471章 擄掠第439章 封鎖第74章 籌備建制第565章 圈地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2章 山林野趣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574章 大洗禮第356章 默契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468章 互動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85章 嫌隙漸生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46章 遼東變局(一)第601章 張鳳儀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