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搞定朝鮮

曾廣孝問守城的朝鮮軍士,日軍有沒有進城,得到的答覆是“沒有”,而且城內的“亂兵”基本已被大院君給平定了,他繃緊的神經才放鬆了一些,馬上派人回漢江通知吳長慶的部隊登陸。

朝鮮王宮的景福宮在漢城北部,依山而建,綿延的山脈像一臥倒的巨人,給不大的景福宮增添了氣勢。淮軍開到離景福宮十里的山腳時,曾廣孝突然勒住了戰馬,命令部隊原地駐紮。

金允植問:“將軍爲何停止不前,難道怕大院君了?中國要是不制止,他就會廢掉高宗,立庶長子李載憲爲朝鮮國王。”

曾廣孝說:“我聽聞大院君忠於中國,我們帶着幾百淮軍入王宮,反而會引起他的懷疑。不如帶少量人馬,前去誘擒他。”

袁世凱點頭,表示同意,他說:“中,俺們此行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日本人干涉,去多了人的確容易弄巧成拙。”

曾廣孝的想法,不僅是來阻止日本人的,他要下一般很大的棋,把朝鮮收入囊中,作爲自己一枚舉重若輕的棋子,雖然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冒極大的風險,但總要邁出第一步,他回頭對淮軍說:“我將帶二十個兄弟,去見大院君,哪位兄弟不怕死的,出列!”

張謇猜到了曾廣孝的意圖,道:“事後我將奏明大帥論功,最少賞銀五十兩。”

在當時,士兵的地位連農民都不如,大多數士兵當兵都是生活所迫,老家一般都有老婆和孩子要養,五十兩白銀當時是一個普通淮兵數年的軍餉。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加上青年袁世凱帶頭站了出來,幾十位背洋槍的中等個頭的淮軍站了出來。

曾廣孝說:“好,出列!家裡有兄弟姐妹者優先出列,其餘人等,駐守營地,等我響槍的信號,你們就火速趕去景福宮北門。”

在景福宮的勤政殿,鬚髮銀白的大院君李昰應和庶長子李載憲坐立不安。

大院君頭戴涼帽,身穿寬鬆的攝政王官服,眼角深深的皺紋顯示他沒睡好,日軍和清軍趕往漢城的消息他早得知了,日軍肯定是幫閔妃的,他只能尋求宗主國中國的庇護。

但淮軍來幹什麼,大院君心裡沒底,大清是朝鮮的宗主國,高宗李熙是得到大清國皇帝冊封的,絕對不會允許他私自廢掉。而且閔妃的兒子已經得到了光緒皇帝的承認,他們來也可能是幫閔妃的,那自己和李載憲的處境就危險了。不過好在他現在還沒廢掉高宗李熙,只要拋棄庶長子李載憲,他就能以平定譁變士兵的名義獲得中國的支持。

大院君望着跟自己長得很像的李載憲,拋棄他心有不忍,想跟他商量一下對策,殿外的太監來報,曾廣孝已經帶兵到景福宮外了。

“他帶來了多少兵馬?”

太監回答:“不足二十人

。”

大院君一聽,人這麼少,應該不是來攻打王宮的,那曾廣孝到底在搞什麼鬼?

太監呈送上一封信,說是曾廣孝遞交的。

這封信是曾廣孝口述,張謇書寫的,字跡相當工整,文采飛揚,大意是說吳長慶已經帶了三千淮軍到了漢城,必定能擺平來尋事的日軍,吳國現在視大院君爲朝鮮之主,所以吳大帥先來漢城見大院君,而沒有去忠州見閔妃,這次吳長慶讓自己作爲特使,先來拜見大院君。

大院君看了信,大喜,爲了表示自己對中國的忠心,準備親自出宮,按最隆重的禮節迎接吳國特使。

李載憲說:“父親,人心隔肚皮,咱們還是先摸清吳長慶的底數比較好。”

大院君點點頭,你帶二百御林軍,隨我一起出去會會這個曾廣孝。

在景福宮的北門外,曾廣孝離鞍下馬,大院君滿臉笑容地迎了上去,按照禮節客套地寒暄了幾句,便迫不及待替自己的政變辯護:“前些日子兵亂,暴徒闖入王宮,王妃被殺害,禍及倭國使館,不想被倭國興師問罪。天朝上使,不辭勞苦,來敝邦平亂,共抗倭人,不勝感激。”

曾廣孝笑道:“貴邦與中國爲一體,倭人那邊,我們自會周旋。我一路趕來,發現漢城商賈雲集,井然有序,太公力挽狂瀾,使得國家及早安定,功莫大焉。我一定報告吳王,稟奏朝廷嘉獎。”

大院君被曾廣孝一陣煙霧彈迷得暈乎乎,放鬆了警惕,道:“吳國三千天兵到來,倭人必不敢造次。”

曾廣孝見大院君身後的李載憲帶着兩百拿着火銃的御林軍,眼睛裡充滿了警惕,便拉住大院君的手,快步往前走,謊稱吳長慶還有話要對他一個人說。

大院君不知是計,跟着曾廣孝往前走了大約一百米,李載憲正想帶着御林軍跟過去,唐紹儀帶着八個端着火槍的淮軍攔住了他們,“我們大人在傳達密旨,任何人不得靠近。”

曾廣孝對大院君說:“吳大人令我轉告太公,朝鮮有一大臣金允植,帶着一貌似閔妃的女人已到大帳,那女人臉上有疤,不知道此妃是真是假。”

大院君聽說過金允植,先是一驚,但曾廣孝說閔妃臉上有疤,放心多了,說:“此女子肯定是假的,王妃臉上怎麼可能有疤痕,她已經死於亂軍之中,前些日子吾國還爲她舉行了國葬,令吾國民實行齋戒呢。”

曾廣孝道:“此女子行爲舉止極爲輕佻,不像是王宮中人,我也是認爲她是假的,要不麻煩太公跟我一起去大營中辨認。”

“這…”大院君還在猶豫,袁世凱走了過來,把他用力推進準備好的轎子裡去,一聲令下,四個淮軍擡起轎子就走

李載憲趕忙帶人上前問怎麼回事,曾廣孝對他說,“閔妃還沒死,帶日本人從忠州打過來了,太公已經趕去和我們吳大帥商議去了,你等稍安勿躁,他一個時辰之內,必然回來,我們就在這裡等着就好了。”

李載憲不服,準備帶人去追回大院君,曾廣孝拔出他腰間的手槍,“砰砰”朝天放了兩槍,回聲在山谷裡迴響,唐紹儀他們也端起了洋槍,黑乎乎的槍口對準李載憲的頭。

李載憲向來性情軟弱,沒有主見,被洋槍威懾住了,便道:“我就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如若到時候見不到我父,我定要你們這些人的性命。”

曾廣孝信心十足,說:“我們絕不會跑,就在此地等候。”

不到一個時辰,張謇帶着剩下一百多全副武裝的淮軍趕到,向曾廣孝報告說:“吳大人他們也登陸了,已駐紮在十里外的馬山,大院君已入大帥的營帳。讓兄弟們久等了。”

曾廣孝一聽,便放心了,命淮軍上前擒拿李載憲。兩百裝備精良的淮軍對付兩百戰鬥力還處於明代的朝鮮御林軍,綽綽有餘,加上朝鮮的御林軍並不全都願意爲李載憲父子賣命,戰鬥不到二十分鐘就結束了。

曾廣孝帶人綁着李載憲,回馬山見吳長慶去了。這時,花房義質帶着一隊日本兵,趕到了景福宮,不過,他晚了一個時辰,當時曾廣孝已經搞定一切,大勢已定,朝鮮叛亂已經沒日本人什麼事了。

曾廣孝、袁世凱、張謇帶着被綁的李載憲,疾馳回到馬山,進入吳長慶的營帳中,袁世凱、黃仕林和王得功等將領都在。

大院君正坐在主賓的位子上,一邊喝茶,一邊跟吳長慶邀功,講述朝鮮士兵因口糧被參雜了石子和糟糠,鬧事而被貪官抓捕,進而譁變,殺入王宮和日本大使館,自己聞訊趕去,臨危不懼,平叛了亂軍,把日本人趕出朝鮮。說到這,大院君老淚縱橫:“王妃因此亂被亂軍殺害,遺體還被侮辱,我要是再晚出雲峴宮一步,熙兒恐也被亂軍砍殺。我李家遭此大難,還望將軍主持公道”。

曾廣孝將李載憲推倒在大院君的面前,李載憲已渾身血痕累累。曾廣孝說:“太公演技不錯呀,不過你最好問問這兒子,他在路上跟我說了什麼。”

李載憲一看大院君還好好的,才知道上當受騙,嚎啕大哭。曾廣孝騙他說大院君已拋棄他,加上他經受不住拷打,已把這次政變的過程一五一十地招供了,包括大院君和三十多個守舊的大臣密謀,要廢掉高宗李熙,立他爲國王的事。

曾廣孝把李載憲的畫押供述紙交給吳長慶,並簡要跟他彙報了剛纔的經過。

大院君還想抵賴,曾廣孝把帳外的金允植叫進帳中,金允植拿出閔妃寫給中國的求援信,並說:“閔妃並沒有死,她身在忠州,隨時可以趕回漢城

。”

大院君知道事情已經敗露,癱坐在椅子上,口中喃喃自語:“老夫是忠於中國的。”

吳長慶命人把大院君父子押走,帶到重兵看守的房間,軟禁了他們。

曾廣孝果斷登陸,立了頭功,又兵不血刃,擒拿大院君父子,揭穿了他們的陰謀,吳長慶的手下將領,無不對他刮目相看,前營管帶黃仕林,後營管帶王得功更是羞得無地自容。

黃仕林是條漢子,願賭服輸,摘下頂戴,請曾廣孝發落。

曾廣孝對黃仕林和王得功說:“當初的賭約也只是我一時的氣話,兩位兄長不必當真。”

黃仕林說:“軍中無戲言,我的項上人頭,就暫且留着。以後兄弟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王得功也不想在吳長慶面前表現得太沒骨氣,也做了類似的表態。

曾廣孝說:“現在大院君父子雖然被我們控制,但他們的亂黨還在,日本人也到了漢城,虎視眈眈。還望兄弟們同心協力,共同襄助吳帥,不辱使命。”

吳長慶聽了曾廣孝的話,極爲讚賞,不過他皺了一下眉頭道:“現在怎麼處置大院君父子是一大難題,殺了他們,恐怕引起亂黨兵變;放了他們,等於放虎歸山,把他們留在大營,也容易生變,不是長久之計。而且,朝鮮局勢需要馬上平定,否則日本人就會趁機插手。各位有什麼高見,說說看。”

曾廣孝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我們可以用軍艦把他迅速送回吳國。再派兵把閔妃接回漢城,拘捕亂黨,朝鮮很快就能恢復穩定。”

袁世凱說:“閔妃心裡向着日本人,她肯跟我們合作嗎?”

金允植慌忙跪下來說:“王妃經此一劫,已深知只有和中國交好,才能保全李家社稷。臣願意去說服王妃,和中國合作,誅殺亂黨。”

曾廣孝說:“我可以帶中營軍士陪你一起去說服王妃。”

吳長慶說:“這樣甚好!日本人那邊,我和張謇找他們談,讓他們退兵。大家分頭行動,完成使命!”

曾廣孝帶着中營的五百淮軍,還有袁世凱,陪同金允植到了忠州,在忠州府衙西廂客房,見到了閔妃。

金允植跟閔妃彙報了漢城的情況,介紹了中營管帶曾廣孝和袁世凱,閔妃一笑:“我五年前見過將軍。”

曾廣孝拔出他的手槍,交給袁世凱,身材嬌好、容貌驚豔的閔妃嚇得花容失色。

金允植也衝到閔妃面前,用身體護住了閔妃,驚駭地問:“將軍這是做甚!我家王妃已答應今後不再與日本人來往,對天朝上國忠心不二。”

當時是晚上,七八根紅燭照亮了寬敞的房間

。“砰、砰、砰”,袁世凱一連開了三槍,打滅了離他七八米遠的紅燭,道:“這次叛亂,皆由王妃請日本軍官訓練王宮的近衛軍引起,王妃看俺的槍法,比那些日本教官如何?”

閔妃望着一身戎裝的袁世凱,他的目光如豹子,犀利有神,便道:“將軍槍法如神,倭人自不能比。”

曾廣孝心裡暗想這袁世凱槍法還不錯,對閔妃說:“既然如此,以後朝鮮護衛王宮的近衛軍,就由袁世凱來幫你們訓練,王妃意下如何?”

閔妃說:“求之不得,有勞袁將軍了!”

曾廣孝說:“朝鮮只有乖乖跟着中國,纔有前途,明白嗎?你回漢城,如有二心,必不得好死!”

閔妃說:“牢記在心。”

閔妃回到漢城,將安驥泳等三十多個舊臣一網打盡,該入獄的入獄,該殺頭的殺頭,很快穩定了朝鮮的局面,李載憲本人也先遭流放,後被賜死。

吳長慶帶着張謇去找花房義質談判,雙方在仁川談了一個月,他們代表朝鮮和日本簽訂了和約,沒割地,但因爲朝鮮燒了日本的使館,理虧,賠日本國所受損害及護衛公使水陸兵費五十萬兩白銀,每年支十萬兩,分五年還完,條約最後一條還規定:“日本有權派兵保護使館”。

張謇回來後,給曾廣孝說起條約的事,曾廣孝聽到最後一條“日本有權派兵保護使館”,大爲驚訝,沒想到吳長慶這麼不擅長外交,這等於承認日本在朝鮮使館的駐軍合法,而且沒有規定駐軍人數,會給日後埋下極大的隱患。果然,日本藉機把調往朝鮮的一千四百名軍士都留在了漢城,伺機圖謀朝鮮。

(。)

第56章 農業建設第53章 開疆拓土(1)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120章 臥底張作霖第1章 慈禧的美人計第119章 大漢帝國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32章 石達開的憤怒第84章 密謀反清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80章 決戰寶慶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72章 學霸李鴻章第19章 論持久戰第97章 刺殺日本首相第80章 少年袁世凱(4)第26章 江南大營崩潰第163章 英國妥協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62章 謀取東南戰略第80章 決戰寶慶第40章 下南洋第45章 饑荒之城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14章 冤家路窄第16章 結義劉永福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118章 火燒靖國神社第117章 日本投降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15章 亂世之梟雄第88章 權力的遊戲第16章 陳玉成自尋死路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45章 饑荒之城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126章 沙俄內亂第15章 要變天了第63章 齊人之福第64章 孤軍深入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32章 進攻天京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47章 驅逐荷蘭人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43章 重用容閎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71章 慈安干預第1章 最年輕的艦長第36章 石達開之死(4)第177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20章 臥底張作霖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73章 德軍攻陷巴黎第2章 曾國藩的兒子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153章 大擴軍第17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6章 血戰武昌第8章 曾國荃殺俘第110章 滿清亡國第60章 救了林肯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54章 開疆拓土(2)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22章 澤字營開戰第84章 密謀反清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20章 招兵買馬第39章 說服曾國荃第175章 巴黎夜色第177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36章 石達開之死(4)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13章 色膽包天第34章 石達開出走第62章 三位夫人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22章 澤字營開戰第51章 大漢國思想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56章 農業建設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85章 肅順攬權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63章 齊人之福第156章 轟炸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