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搶入漢城

十九世紀,國弱被人欺,朝鮮彈丸小國,夾在中國、日本、俄國三大國中間,按照地緣決定政治的理論,破事就特別多。

根據崇厚當年跟日本人籤的和約,日本在漢城設立了大使館,花房義質成爲首任日本駐朝公使,他這人很雞賊,知道要吞併朝鮮,第一步,首先要讓朝鮮解除和中國的藩屬國關係,便讓朝鮮派官員去日本看看,貨比兩家,才知道誰好誰壞,沒想到就引狼入室了。

閔妃派金允植爲團長,帶外交使團訪日,並派青年貴族爲主的“紳士遊覽團”去日本考察政治和經濟制度,這批人後來成爲“開化黨人”,老跟在小日本屁股後面想搞維新。

本來這沒事,但閔妃幹了一件特別的蠢事,她當年到劉銘傳的軍營參觀,深感朝鮮御林軍武器裝備落後,爲加強宮廷防衛,增設近衛軍,還讓花房義質找日本軍官幫助訓練,教習洋槍。

朝鮮老百姓被李家關起門來愚弄了好幾百年,日本人在他們眼裡無疑是侵略者,一看,好傢伙,日本人到跑到我們皇宮了,簡直喪權辱國呀,簡直是丟臉丟到家了!

一般來說,越窮的人,自尊心越強,因爲越窮,尊嚴越容易被踐踏,國家也是一樣的。朝鮮人雖然窮,但一直很有民族氣節,閔妃跟日本人眉來眼去就是不行。

所以很多守舊大臣發了神經,開始懷念大院君,跑到大院君的墳前哭訴,問他到底去哪了啦。

大院君一聽,靠,本王還沒死呢,只是被困在雲峴宮,我兒媳不讓我隨便走動而已。他派人暗中聯絡他的舊黨安驥泳,拉攏了三十多個大臣密謀廢掉高宗,立庶長子李載憲爲國王。

大院君是當過朝鮮一把手的人,當然不會傻到帶着一幫守舊大臣就衝到景福宮,把閔妃從王座上拉下來。

大院君老謀深算,派人往漢城五營的七千衛戍部隊口糧裡摻入了大量石子和秕糠,煮出來的飯,石頭比米粒還多,簡直沒法吃,七千個士兵們怒了,要鬧事,閔妃竟然頭腦發熱,派御林軍去抓帶頭鬧事的,結果激起兵變,這些士兵跑到雲峴宮請大院君主持公道。

大院君趁機挑撥,說是日本人脅迫閔妃抓人的,士兵們請他出山,這老傢伙還假裝推辭,說這樣不好吧,我跟兒子搶王位,傳出去那是家醜,我老臉往哪擱。

安驥泳很默契地跪下說,你老人家快出來吧,你兒媳都給朝鮮戴綠帽了,你再不出來搞不好她把日本人也圈圈叉叉了。

士兵們聽了羣情激奮,閔妃這樣的美人,要幹也是我們進宮去幹,別便宜了日本人,於是,他們紛紛大叫“幹掉日本人”。

大院君一看士氣高昂,不動手都不行了,於是兵分兩路,兩千人去攻打日本公使館,五千人去攻打景福宮。

花房義質也是武士出身,但當時駐朝公使館沒有日軍保護,人數也就二三十人,面對百倍於己的朝鮮軍隊,花房義質一咬牙,自己動手,燒燬使館,背火一戰!他帶人開了正門,利用武器方面的優勢,集中火力殺出一條血路,結果在大使館的日本教官都戰死了,他隻身逃回日本。

另一路,大院君親自帶着五千人攻入王宮,剛好碰到了躲在那裡的閔謙鎬,馬上命令士兵將他凌遲處死。然後開始地毯式搜查,連廁所都搜了兩遍,沒見着閔妃,她沒有裹腳,溜得快,在大院君攻入王宮之前,就化妝成宮女逃往南部的忠州向大清國求援去了。

在廁所裡,大院君倒是找到了瑟瑟發抖的高宗李熙,罵了一句“窩囊廢”,就宣佈閔妃死於亂軍之中,李熙原來搞不清楚是誰叛亂,一看是親爸爸回來了,趕緊請老爸上座,重新回宮當攝政王。

大院君本來就是親中國的,對中國倒是忠心耿耿,李鴻章本來不想派人插手,但花房義質回國彙報後,日本馬上派出海陸軍一千四百人,氣勢洶洶趕往朝鮮,要幫閔妃討回公道,他不得不向吳王曾紀澤求救,吳國戰艦多的是,曾紀澤也說過,教訓日本人義不容辭,小日本犯賤,鬧一次打一次!

吳王曾紀澤便派讓曾廣孝和吳長慶率精兵五千,搭乘五艘軍艦和一艘運兵船,火速開往漢城平亂。

曾廣孝回國後,已經長成一個成熟幹練的青年,他努力讓自己鎮靜下來,那天出發前,他到吳長慶的府上拜訪。

當時已經是下午,曾廣孝進到客廳,裡面已經坐了五六個人穿灰色長袍的人,其中一人身體碩長,濃眉大眼,右眉上方還有一顆小黑痣,鬍鬚灰白,大約五十出頭的年紀,他身後還站了一排精神奕奕的戎裝將領,一律站得筆挺,紅頂花翎,穿箭袖馬褂,腰佩軍刀,腳下黑色戰靴。

這時,坐着的人便都站了起來,都是吳長慶的幕僚,他一一介紹,首先介紹了一位瘦高個秀才張謇,江蘇南通人,二十七歲,幼時有神童之名,但就是考不中舉人。

後面的一排都是中年的淮軍營官,有前營管帶、記名提督黃仕林,後營管帶王得功等。他倆都是武官,從太平天國時期就跟着吳長慶出生入死,對曾廣孝這樣的高官二代不感冒。

吳長慶看出曾廣孝沒有受到歡迎,但也不好訓斥他們,便道:“仕林、得功,將門出虎子,曾公子留學美利堅回來,以前就在朝鮮大敗過日本人,你們不要小瞧他。此次入朝,我準備讓他當中營管帶,你們三人每人領一營五百人,誰英雄誰好漢,到時候戰場上見分曉。”

黃仕林大笑:“打敗日本人的肯定是劉六麻子,瞧瞧眼前這位公子哥,油頭粉面,細皮嫩肉,我敢拿我的頭上頂戴打賭,他一聽到槍炮聲估計就嚇尿了。”

王得功也湊熱鬧,道:“我跟着黃大哥賭了。”

在場的將士和幕僚除了張謇,都一臉嘲笑。初來咋到,當然不能被人看扁了,否則以後沒臉混了,曾廣孝不動聲色地道:“看來黃大人,王大人都很喜歡賭,咱們來點大的,也別賭頭上頂戴,有種就賭項上人頭吧。”

這話一出,連吳長慶都大吃一驚,這年輕人看似文弱書生,行事卻果斷剛毅,有勇氣,對曾廣孝刮目相看。

黃仕林被曾廣孝一激將,一拍胸脯:“賭就賭,誰怕誰呀,到時候就請吳大人裁定,看我們前中後營誰的功勞最大。”

曾廣孝問王得功:“王大人呢?”

王得功默不作聲,也算加入了賭局。

“中!有意思!卑職也加入這個賭局。”這時,議事廳裡進來一個穿着幫辦軍服的青年人,他一開口,便是濃重的河南口音。

來人身材矮下,聲音洪亮,雙目卻炯炯有神,腦袋比一般人都大,脖子短,幾乎沒有過渡就到了肩上,他是袁世凱!

袁世凱也加入了賭局,接着說:“不過,卑職賭的是曾公子贏,五日之內,我等定能平定朝鮮兵亂!”

吳長慶見袁世凱不但不解圍,還跟着起鬨,責備道:“賢侄,你不是請假了麼?怎麼還來湊熱鬧?”

袁世凱對吳長慶道:“近來在大營裡讀書,讀得心裡發慌,出來透氣時,聽軍中兄弟說,朝鮮出現兵亂,吳大帥要率軍入朝戡亂!這麼大的事,大帥怎能不叫上我呢?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內攘外,烏能齷齪久困筆硯間,自誤光陰耶?”

吳長慶問道:“啊?賢侄不回鄉考試了?”

袁世凱道:“卑職已傾篋舉所作詩文付之一炬!”

袁世凱爲了跟隨吳長慶入朝鮮,竟然把應試科舉的東西全燒了,決心很大。

曾廣孝初次見到袁世凱,對他這種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很是讚賞。

而袁世凱的嗣父袁保慶本來就對吳長慶有恩,吳長慶急公好義,重情知恩,加上他素有儒將之稱,好讀書,愛人才,知道袁世凱胸懷大志,便答應讓袁世凱也一同入朝平亂!

八月七日,曾廣孝從美國帶回的機槍和天龍步槍,還有其他軍需物資都備齊了。早晨,在煙臺的港口,軍艦加好了煤,遠山近水都陷入一片濃霧當中,“威遠”號、“泰安”號、“鎮東”號炮艦和、“日新”號運兵商船一字排開,汽笛長鳴,升火待發。在戰場上,快一分鐘就多一分勝算,日本海域又離漢城比較近,爲了搶時間,儘管當時狂風夾着大雨,吳長慶還是下令四艘船按時出發!

四艘船加滿了煤,開足火力,冒着黑煙,不捨晝夜地往漢江疾駛。

袁世凱和唐紹儀在“日新”號運兵商船上,曾廣孝帶着數十僕從,也跟着袁世凱上了這艘船。

途中,袁世凱還帶來了一個人——閔妃派來中國求救的大臣金允植。

金允植和袁世凱也是初次相見,但兩人一見如故,以筆談方式攀談許久,金允植對袁世凱稱讚有加,認爲袁世凱英達夙成,志氣軒豁,結爲忘年之交。

去朝鮮的路上還有五六天時間,曾廣孝和袁世凱便詳細跟金允植瞭解朝鮮當時的內政,還有壬午兵變的內幕,以便對症下藥!

曾廣孝跟金允植詳細瞭解了朝鮮當時的內政,搞清了朝鮮有兩大政治勢力:“事大黨”效忠宗主國中國,“開化黨”親近日本,他和袁世凱商量了對策。

在戰場上,快一分鐘就多一分勝算,日本又離漢城比較近,四艘船在煙臺加完煤之後,加大火力,冒着黑煙,不捨晝夜地往漢江疾駛。

過了五天四夜的狂奔,船到了漢江邊,當時天已經黑透了,無邊的天空下了大雨,漢江上風高浪急,軍艦劇烈搖晃,士兵雖然披了雨衣,但是太薄,一個翻頭大浪打來,人就像落湯雞了,有的淮兵腳跟沒站穩,船體一晃身子就滾到船舷,曾廣孝也是抓緊了船上的鐵環,纔沒有被晃倒。

吳長慶原本命令哪艘船先到江邊就馬上登陸,直奔景福宮,“威遠”號、“泰安”號、“鎮東”號先後到了,卻沒有登陸。吳長慶心裡有一些疑慮,不知道日本人有沒有先到漢城,萬一日本人先到了,在岸上設下埋伏,就自投羅網了。

黃仕林和王得功見吳大帥的船都沒動靜,也不願去冒那險。曾廣孝朝他們倆人大喊:“登陸宜早不宜遲,一旦日本人到了,佔領了景福宮,制服了大院君,就沒我們什麼事了。你們前營和後營要是不敢上去,我帶中營的兄弟們先上了。”

黃仕林搖搖頭說:“你想逞英雄你就先登陸吧,我可不會拿兄弟們的性命開玩笑。”

王得功也退縮,隨聲附和:“你要去送死,你就去吧。就算是頭功,也要有命享才行呀。”

曾廣孝心急如焚,等風浪小了一些,即刻命令士兵們跟他登陸。考慮到這次登陸風險確實比較大,吳長慶的意思,是讓淮軍自願選擇上不上岸。讓曾廣孝尷尬的是,捻軍平定後,淮軍近十年糧餉充足,有點偏於安逸,血性已經和當年曾紀澤創建時期不可同日而語,加上對曾廣孝這個“空降”管帶沒有信心,“日新”號約五百名淮軍中,只有袁世凱和二十多個兵表示可以跟着上岸瞧一瞧。

正當曾廣孝準備帶這二十幾人下船時,張謇乘着小船過來解了他的圍,張謇表示自己願跟着曾廣孝前去攻打景福宮,金允植也要求一起去朝鮮王宮。

張謇一個文弱書生都願意去冒險,加上他是吳長慶身邊的“紅人”,“日新”號戰艦上的淮軍先後有兩百餘人,跟着中營管帶曾廣孝迅速登陸,從漢城正南的崇禮門入城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曾廣孝果斷登陸是正確的,他們要是再晚一個時辰,日本的軍隊就到景福宮了。

大清國是朝鮮的宗主國,曾廣孝帶着兩百多名全副武裝的淮軍,從崇禮門入漢城,朝鮮守軍聽說他們是來打日本人的,沒有阻攔。

(。)

第15章 要變天了第42章 擁兵自重第11章 初見曾國藩第92章 韋俊的戰鬥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8章 雙胞胎姐妹第47章 驅逐荷蘭人第194章 沙俄內亂第6章 大決戰(2)第60章 救了林肯第118章 火燒靖國神社第167章 不一樣的大戰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58章 率軍北上第63章 齊人之福第156章 轟炸英軍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130章 大海軍建設第24章 曾國藩的難題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80章 少年袁世凱(4)第78章 少年袁世凱(2)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50章 新大漢國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8章 雙胞胎姐妹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84章 密謀反清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7章 洪秀全該死(1)第139章 奪取柬埔寨第7章 大決戰(3)第40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42章 擁兵自重第140章 軍用飛機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172章 法軍大反攻第42章 華人優先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69章 石達開受挫(2)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198章 世紀大海戰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138章 殖民地設省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14章 反清時機第190章 丘吉爾下臺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84章 密謀反清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39章 搶英國軍艦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43章 重用容閎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39章 說服曾國荃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12章 曾國荃的野心第75章 湘軍三大紀律第25章 韋昌輝的殺心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105年光緒奪權第20章 招兵買馬第51章 反清準備(2)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72章 自將則敗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165章 世界大戰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53章 開疆拓土(1)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68章 搞定榮祿第105年光緒奪權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第88章 權力的遊戲第53章 開疆拓土(1)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第11章 安慶城破第170章 進軍巴黎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95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90章 北上勤王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47章 驅逐荷蘭人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200章 中國出兵第70章 密謀敗露第42章 華人優先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