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

“報將軍,劉備率軍過睢水,於南岸紮營。”

“無膽鼠輩,必是欺我兵少。且看我破敵,挫敵銳氣,以爭首功。”張勳說道,“傳令,至敵五十里外紮營。”

“大哥,張勳距我五十里外紮營。”關羽說道。

“大哥,將士求戰心切,不如乘敵立足未穩,於夜襲營。”張飛這麼多年都沒有正式打一場戰爭了,非常興奮。

“不可!”劉備說道,“我軍強盛,彼軍烏合之衆,當以堂堂之勢壓之,破敵不難。何必設謀,徒生變數。傳令大軍養精蓄銳,明日與敵決戰。”

“是!”

在劉備軍中有一段時間的陳羣終於明白,爲什麼呂布這麼傲氣的人,出兵都要先向劉備說明,姿態擺的那麼低了。

當天夜裡,同樣等了好幾年,每年最多打打賊匪的劉備軍士兵,也呼吸急促起來。終於碰到建功立業的時刻了,不用像前輩一樣,碌碌無爲,到了年齡就退下做新兵教習。士兵們努力壓制心中的激盪,讓自己早點入睡,養精蓄銳。

翌日,吃過早食,劉備站上點將臺,說道:“淮南袁術,不思忠君報國,保境安民,反興不義之師,來犯徐州。未免生靈塗炭,備舉兵迎敵,然敵數倍於我,諸君敢戰否?”

“敢!敢!敢!”

“能勝否?”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出兵!”

劉備以牽招、司馬懼爲主將輕騎先鋒,自己和關羽統正騎中軍,張飛爲重騎後隊,向南面進攻。

“報將軍,劉備率大軍向我攻來。”

“可探得敵軍幾何?”

“塵土漫漫,不能辨明。”

“此必劉備疑兵之計,傳令全軍出營列陣,告之衆將士,敵軍兵少不必懼怕。”

劉備軍中的虛實張勳很難探查,一是劉備軍最初在下邳城內,張勳的斥候進不了城;二是劉備軍斥候非常強悍,張勳外圍的斥候經常被殺。

劉備在到達下邳後,讓司馬懼率一軍晚上出城,白天進城,製造天天都有援兵的假象。但劉備的想法和當年的董卓不同,司馬懼每天晚上出城的時候,劉備都讓他舉着火把,確保遠處的張勳斥候能看到。而且那幾天,劉備還特意沒有派出己方的斥候,讓張勳的斥候能走近看清。

睢水南岸的張勳果然上當,以爲劉備軍沒有多少,佔領僮縣後,面對劉備援兵到達下邳,不但沒有害怕,還加快了北進的步伐。

這一次,劉備故意讓輕騎在馬尾幫上雜草揚起塵土,張勳第一時間就以爲這是劉備的疑兵之計。

兩軍快相遇時,各軍換上作戰用馬,劉備分出一軍將多餘的馬匹安頓在陣後,以備不時之需。

“不知皇叔所持何物?”劉備身邊的陳羣見劉備和關羽都拿着一個長管的東西看,問道。

“此乃望遠鏡,長文且看。”劉備手中的自然是古代戰爭神器——望遠鏡,劉備當年收瑠璃的時候,順道也收了許多透明水晶。

不過這時代的大塊水晶不多,收了好幾年,再加上製作時候容易壞,成品望遠鏡,劉備也只有十幾具,只有大將手中才有。這望遠鏡也被各將認爲是劉備賜予的殊榮,輕易不讓他人碰。

劉備向陳羣講解一番,陳羣拿起來一看,被眼前的景象嚇一跳,望遠鏡也差點脫手。劉備也知道陳羣會有這種反應,早就托住瞭望遠鏡。

“皇叔竟有如此神器!”看了一會,陳羣讚歎道。

“長文以爲張勳之陣如何?”

“五軍陣容嚴謹,是強敵也。”聽完陳羣的話,劉備確認陳羣果然不是臨敵決戰統帥的料。

關羽同樣聽到陳羣的話,他呲笑一聲,說道:“如此軍陣,某視之如同草芥!破敵易也,請大哥下令。”

“全軍一分爲二,繞至敵後軍擊之。”

劉備中軍進攻號角剛吹,牽招和司馬懼立馬便開始向兩翼突擊,顯然他們兩個也看出了張勳戰陣的破綻。

劉備軍馬軍衆多這件事,是人所共知,紀靈他們自然也知道。袁術下令紀靈進攻徐州,紀靈便一直在想對敵策略。

紀靈和張勳、橋蕤等人商議後,爲了不讓騎兵的高機動發揮效果,他們決定以四方陣對敵。

四方陣有前、後、左、右、中五陣(每個陣都是四方的),不管劉備的騎兵從哪個方向攻擊,都能以相同的陣型對敵,不需要像其他陣型一樣,劉備騎兵一動,他們就要跟着動,時間一長,陣型就亂了。

“果然如此!傳令各軍,不可受敵軍引誘,無令無得擅動!”張勳說道,“待其馬力睏乏,看我破敵。”

顯然,張勳以爲劉備兩翼進攻,是爲了調動他的陣型,讓他混亂。張勳自然無動於衷,笑看劉備軍浪費馬力。

“大哥,中軍該動了!”

“好!中軍向兩翼進攻,傳令後軍,待敵前陣亂時,率軍突之。”

“得令!”

“彼軍如此狂妄!”張勳發現劉備軍不是他想的調動軍陣,而是繞到己方兩翼、後軍後直接發動了攻擊。張勳下令道:“傳令左右兩翼、後軍迎敵,前軍不動。中軍轉向,準備接應後軍。”

劉備的輕騎到達射程後,沒有和張勳想的那樣繼續突擊(張勳見輕騎,還以爲這是和往常的漢軍騎兵一樣,是用來衝陣的),而是一邊左右移動,一邊向張勳的軍陣射箭。

“啊!”

“啊!”

而中軍的騎兵,本該佈置在中軍四角,爲的便是防備敵軍從己方兩陣的空隙中突入。張勳想着追殺劉備軍,把騎兵也全部放在了中軍前部。

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七章 初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