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戰後

張勳佈陣的破綻,不熟悉劉備軍作戰思路的人,是看不出來的。但劉備軍中的各將一眼就能看出來,畢竟這個破綻太大了。

牽招和司馬懼兩人率左右兩翼輕騎,開始繞路的時候就一點點縮短兩軍的距離,等到兩人的先頭部隊到達敵軍後陣,距離正好進入騎射的射程。

輕騎們開始張弓搭箭,經過那麼多年的訓練,劉備軍中已經全員用騎弓了,而且固定靶準確率到達了80%。

如果從天空向下看,現在劉備軍就像用兩隻手將張勳五陣擁入懷中一樣。

作爲兩支箭頭的牽招和司馬懼兩部,爲了防止兩軍發生碰撞,本該在沒到相遇的時候放緩馬速,調頭進攻。

但輕騎的訓練太好了,輕騎左右兩翼像十指緊扣一般,兩軍分成數個橫隊,彼此在空隙中穿過。

本來在輕騎相交的那段時間,張勳軍陣會有一段時間不受打擊,但隨着輕騎的騷操作,張勳左、右、後三陣頭上的箭雨都沒有停過。輕騎這樣做也能更好的壓制敵軍,讓張勳企圖率軍近戰的幻想成爲泡影。

“快!下令前陣弓手向後方支援!”三陣損失慘重,兩軍的間隔像是沒有拉近般。張勳開始手忙腳亂了,忽略了前陣還有劉備的騎兵。他下令前陣的弓箭手幫忙壓制輕騎,爲戟兵拉近距離做援助。

看到這個景象,劉備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劉備原準備讓正騎從敵軍前陣、左陣和前陣、右陣的空隙進攻,調動前陣的弓箭手,給後隊重騎衝鋒創造條件。

沒想到張勳直接把前陣的士兵全部調向後陣,把中軍主陣都露出來了。

劉備見張勳犯這樣低級的錯誤,自然不能放過,下令正騎暫緩進攻,讓重騎上前衝陣。

張勳見前陣的弓箭手來到後方,開始和劉備輕騎對射,正要鬆一口氣,就感覺到大地在震動。

“怎麼可能!”

馬鞍和馬鐙經過孫堅的宣傳,袁術軍中還是知道的,同樣袁術軍中的將領也聽過孫堅說,劉備有一支具裝甲騎精銳非常厲害。

張勳和劉備對陣的時候,看到正騎就以爲是劉備的具裝甲騎部隊。張勳發現這些騎兵不像孫堅說的那樣可怕,馬匹也沒有鎧甲,能殺馬,張勳也不會怕正騎部隊。

他以爲只要騎兵被步兵拖住,沒了馬速,士兵先殺馬,後殺人,還不是手到擒來,更何況他們這邊兵還多。

但張飛狠狠的扇了張勳一巴掌,只露出一小段馬腿的重騎正向他本陣衝來。

本就被輕騎打的混亂不堪的張勳士兵,見到北方耀眼的光芒(明光鎧反射),自己陣前只有騎兵,連拒馬都沒有,己方騎兵還沒有馬速。

“鐵猛獸啊!”

還沒等張勳反應過來,中軍陣中的騎兵便先開始膽寒了。不知誰喊了那麼一句,隨後個個跟着開始喊,士兵也開始向後方逃跑。

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面對成建制的重騎衝鋒,膽寒是一定的。袁術所募的兵,都是因爲活不下去,不得已才參軍的,沒人願意爲袁術搏命。

沒有信念的士兵是沒有凝聚力的,當然這年頭沒有哪個諸侯手下的士兵是有信念的,連劉備也不例外。劉備現在還是仰仗高福利,死後無後顧之憂,才能讓士兵有高凝聚力。

張勳左右兩軍的人馬本來還能在輕騎的攻擊下堅持一會,中軍一跑,勉強堅持的信念立馬消散,兩軍也跟着逃跑。所有友軍都逃跑,張勳的後軍也不例外,但後軍的小校知道,南面輕騎正堵路,他想率軍往東面逃,可被大軍裹挾,根本沒辦法轉向。

張勳大軍潰敗之勢已成,牽招和司馬懼立刻讓輕騎讓出一條路給敗軍,讓張勳的敗軍有路可去,不會起死志頑抗。

不同於各軍追殺立功,北面的張飛正在生悶氣。又一次,再一次,還沒交戰,敵人就跑了。這讓張飛覺得一記重拳打在了棉花上,難受的很。

敵人逃跑,重騎都停下了腳步,軍令重騎是不可以追擊的,也不適合追。

張飛來到劉備身邊,說道:“大哥,不如讓三弟與二哥一樣,統領正騎,何如?”

“此間烏合之衆大都如此,往後有英雄之輩,尚需三弟勇力,不可懈怠輕敵。”

“是,大哥。”

陳羣說道:“不想皇叔有如此軍勢,不愧爲天下之最。”

“長文謬讚了,天下英雄何其之多。”

“羣已打擾多日,不便久留,這就回返沛國。”陳羣說道,“皇叔不必遠送。”

劉備也沒有硬留陳羣,他相信這個原本就跟隨自己的人,往後一定會再來徐州的。

劉備又等了一會,見時間差不多了,就下令鳴金收兵了。其實劉備軍也早就完成了作戰,張勳的部隊跑了沒一會,就發現怎麼也跑不出輕騎的作戰範圍,許多人跪地投降了。只有張勳,他在親衛和騎兵的護衛下,逃了一命。

張勳不敢逗留,連僮縣都不敢進,直接一路逃回了紀靈所在的夏丘縣。

紀靈見張勳衣冠不整,滿身血污,心裡一沉,問道:“戰事如何,所部尚餘幾人?”

“這……”

“快說!”

張勳不知道說什麼,同時也有些惱羞成怒。袁術帳下,紀靈因爲是袁術家僕出身,所以袁術很信任紀靈。但要說袁術帳下大將,第一位還是他張勳。

張勳看完文書才明白,袁術已經稱天子了,同時爲了嘉獎張勳“攻城略地”,封他爲大將軍,將位都比紀靈高。

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