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

周瑜收降了樊能、於麋,當然也包括那些士兵家小萬餘人。

孫策見西面火起,正要回軍幫助周瑜,斥候卻來報:“報主公,秣陵薛禮、笮融率軍向我攻來。”

孫策正愁秣陵攻城戰,沒想到瞌睡送枕頭,薛禮出城了。孫策當即不再遲疑,率軍向秣陵殺去。

薛禮面對孫策的精兵,笮融還在一邊不出力。沒有意外,薛禮被孫策擊敗了,笮融見薛禮這個先頭部隊失敗,也順勢逃跑。

兩人逃到秣陵南面數十里外,笮融宴請薛禮,薛禮兵敗心情沉重,也沒有多想就參加了。

宴會上笮融用眼神示意自己的信衆(某教徒),這些信衆和笮融在宴會上殺人已經習慣了,薛禮沒有任何防備,便被他們殺了。

笮融殺了薛禮,吞併了他的士兵和財物,又上書給劉繇,說薛禮企圖謀害自己,被自己反殺。

劉繇得知笮融、薛禮兩人戰敗,又碰上兩人攻伐,以爲兩人已經沒多少兵力了,再和孫策交戰也不太可能了,便讓笮融去豫章郡,協助他任命的豫章太守朱皓進攻劉表任命的豫章太守諸葛玄(諸葛亮從父),以抑制劉表向東發展的步伐。

當時在曲阿和劉繇一起的許劭,對劉繇說道:“笮融出軍,不顧名義者也。朱文明(朱皓)善推誠以信人,宜使密防之。”

剛開始劉繇還是不相信許劭的,認爲他看人不準。沒想到笮融又一次用同樣的方法殺了朱皓,還上書劉繇說朱皓要謀害他。

他人一次要謀害笮融,說不定是他人的問題;第二次要謀害笮融,也可能是兩人不相融;笮融到哪裡,哪裡的人就要謀害他,關鍵還都被他反殺了,那肯定是笮融的問題了。

笮融殺害朱皓讓劉繇惱羞成怒,覺得自己被許劭看不起了,劉繇決定親率大軍進攻笮融。許劭又一次找到了劉繇,說道:“笮融其人,顧利惜命,使君無需勞師動衆,只需大張旗鼓,笮融必懼而走。”

劉繇依照許劭的計策,傳言進攻笮融,笮融害怕,逃到了南面山中。可他不知道,他殺的朱皓在豫章很有名望。笮融一進山林,便被山中的漢人和山越聯手殺死,首級也被送給劉繇。

劉繇見到笮融的首級,相信了許劭識人之明,劉繇找許劭測評了部下所有將士,開始以許劭的評測對待將士。

正當劉繇對笮融的事上心的時候,孫策已經向東連下湖熟侯國、句容縣、江乘縣三地,逼近曲阿。

劉繇自恃兵力比孫策多,率軍進攻孫策,想在正面擊敗孫策。

孫策再向周瑜問計,周瑜說道:“劉繇兵衆,以勢壓我,輕而無備,可設伏擊之。”

兩軍交戰,劉繇見孫策這邊只有千數騎兵對陣,哈哈大笑,也不等己方佈陣,便讓全軍進攻。劉繇說是大軍,其實也只有三萬多人,其中也只有兩萬真正作戰的兵馬,但對於孫策來說已經很強了。

孫策這邊的騎兵也不交戰,見劉繇大軍衝來,向後方逃跑。劉繇見孫策也在其中,便緊追不捨。

劉繇追到一個山谷,也不能說是山谷,只是兩面有小土山,地形像山谷。劉繇見孫策斷後,孫軍進入山谷。劉繇也不做偵查便跟入了山谷,劉繇沒走多遠,兩面土山上突然殺出孫策軍,周瑜也用土石堵住了劉繇的退路。

孫策見劉繇中伏,又調頭殺來。劉繇被四面包圍,兵士大潰,劉繇在親衛拼死保護下,從土山另一面逃向了曲阿北面的丹徒縣。

孫策佔領曲阿,開始學習劉備早年的手段。他向治下各領地發公告:“其劉繇、笮融等故鄉部曲來降首者,一無所問;樂從軍者,一身行,復除門戶;不樂者不強。”

只要一人蔘軍,全家沒有徭役、稅賦,吸引力很大,在不強求的情況下,孫策得到了兩萬多士兵。至此,孫策威震江東。

逃到丹徒的劉繇驚魂未定,對許劭說道:“我欲往會稽,子將以爲如何?”

“會稽富實,策之所貪,且窮在海隅,不可往也。不如豫章,北連豫壤,西接荊州。若收合吏民,遣使貢獻,與曹兗州相聞,雖有袁公路隔在其間,其人豺狼,不能久也。足下受王命,孟德、景升必相救濟。”

劉繇認可了許劭,帶着部下繞過曲阿,逃到了豫章郡。

孫策擊敗劉繇,報捷給袁術,袁術現在有傳國玉璽天天被撓心,心心念唸的想着稱帝,孫策強勢沒有被袁術放在心中(兩萬兵他也看不上),而且袁術自認爲江東還有嚴白虎和王朗等勢力,孫策也不一定能擊敗他們。

袁術寫信勉勵了一番孫策,也不嘉獎,也不提防,就由着孫策去了。

孫策擊敗劉繇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但突然增加的兵勢也讓孫策迷失了心智。孫策向東面、南面進攻,凡是抵抗的人,全部被孫策殺全家。

當時的江東,雖然沒有大世家,可豪強、寒門非常多,這些人不是那麼認可孫策,而且這些人非常保守,只想着自己的一步三分地。孫策不分青紅皁白,只要不聽從調遣的,他都率軍進攻,打下來就殺別人全家。

在孫策高壓和強勢兵力的壓迫下,一些士人被逼向孫策投降,但其實心中不認可孫策。

孫策的高歌猛進讓嚴虎(號白虎)坐立難安,爲了遏制孫策的兵鋒,嚴虎決定出兵迎敵,可嚴虎怎麼會是孫策和周瑜聯手的對手,被正面擊敗(也因爲嚴虎部下士兵軍械不整,難敵孫策精兵)。

周瑜自然不認可孫策屠城的舉動,但已經迷失自我的孫策聽不進去,依舊下令屠城。遠在曲阿的張紘聽說此事,寫信規勸孫策,才讓孫策腦子稍稍清醒了一些。

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一章 高唐令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五十章 劉表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一章 高唐令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