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

劉表商議一會,很快便同意了張繡駐兵南陽的事。畢竟劉表對南陽的統治也沒有多穩固,現在換成張繡,也差不多,但張繡手下的軍隊確實能打,收下張繡不只能獲得名聲,說不定還有意外之喜。

各地的諸侯都在爲自己謀劃,北面袁紹和公孫瓚的爭鬥也到了最後階段。

公孫瓚驅逐劉虞後,奪取幽州全土。這時公孫瓚沒有表現明主該有的氣質,也沒有任用幽州本土士人,還把主公不該犯的錯誤犯了一遍。

公孫瓚自認佔領幽州,實力大增,開始自恃才氣,聽不進人言。本來幽州的百姓在劉虞治下,因爲青州需求羊毛的緣故,百姓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幽州百姓同樣有青州百姓的想法,就是不再種地,開始養羊。中國自古以來都有憂患意識,尤其在糧食方面。劉備能看出治下糧食生產不足的危害,公孫瓚自然也明白。

公孫瓚和劉備一樣強令幽州百姓不得放牧,只得種糧,但公孫瓚沒有劉備的物資,他補貼不了幽州百姓。

公孫瓚讓治下百姓種糧,但他沒有放棄青州的商貿,不過他不是自己放牧,而是向北劫掠草原各族,殺人搶羊,還斷了劉虞開設的貿易關卡。

在幽州的士人、豪強同樣不好過,本以爲公孫瓚不用他們就算了,大不了守着一畝三分地。沒想到公孫瓚只要得知誰有大的名聲,便想方設法將這人除去。

幽州本土各個階層,幽州周邊的勢力都對公孫瓚咬牙切齒。不知道公孫瓚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視而不見。關靖勸過公孫瓚幾次,可公孫瓚當面應承改正,轉臉就忘了。

公孫瓚雖然有那麼多毛病,但手下的將士還是很多的,這些人也是真的忠心公孫瓚。

有劉虞這樣想對外族懷柔的,自然也有人和外族有仇。在幽州這樣的邊地,和外族有血海深仇的人還很多,公孫瓚對外族血腥的手段自然得到他們的青睞。

公孫瓚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幽州也被公孫瓚治理的亂七八糟,這讓有志天下的袁紹怎麼會放過幽州這塊肉。可公孫瓚的軍隊還很多,還有白馬義從這樣的精銳。

袁紹幾次召衆幕僚商議對公孫瓚的策略,衆人都沒有好計策,只有麴義有信心,向袁紹保證能戰勝公孫瓚。

最開始幾次,袁紹是不敢放手給麴義的,畢竟冀州那麼多將領,只有麴義還沒有認主,麴義也自認爲和袁紹是合作關係、同事關係,而不是主僕關係。

連續幾次商討沒有結果,權衡利弊,最終袁紹還是放權給了麴義,讓麴義帶着冀州大軍北上擊敗公孫瓚。

袁紹留下必要的守軍,讓麴義帶走了五萬大軍,同時還讓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做副將幫助麴義,也有害怕麴義控制軍權的擔憂。

顏良等人有着自己的驕傲,進入麴義軍營後,卻被麴義所折服。麴義讓初出茅廬的四人明白,打仗也是門學問,需要長久的學習,不是上了戰場比人多就行的。

顏良、文丑這樣豪強出身的人,沒有讀過太多的書,同時也明白自己也不是統帥的料,便專門向麴義請教猛將、先鋒的知識。

張郃、高覽這樣士人出身的人(士人包括文士和武士,武士和武人不是同一類人),有過系統學習兵法,家族也是將他們向統帥方面培養。可兩人加入袁紹軍中後,發現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而且有些知識書本上沒有。

早期的兩人和劉備剛開始一樣,雖然知道陣型,但布個陣也布不快,有時還指揮不當;紮營的時候也因爲各種原因出過問題,就比如高覽有一次紮營忘了建廁所,士兵只能隨地解決,搞的軍營惡臭無比,士卒怨聲載道。

四人在麴義手下學到了許多有用的知識和經驗,麴義也對四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四人中張郃最爲優秀,總能舉一反三,學的也比其他三人快很多,麴義也有意培養張郃,一些張郃沒有看到的問題,麴義也會向他說明。

麴義手上有五萬大軍,公孫瓚整體部下也只有五萬左右,公孫瓚還要分兵守衛各地。

顏良四人都以爲麴義會馬上起兵,正面向公孫瓚進攻。可麴義卻明白,人數多有時候不一定打得過人少的一方,尤其是麴義這邊四萬左右都是步兵,而公孫瓚有一半都是騎兵。

麴義在涼州多年,知道騎兵對步兵來說優勢太大,雖然自信能以步兵戰勝騎兵,可凡事都有萬一。

www▲тт κan▲C〇

麴義沒有急着進攻,而是讓袁紹派使者到北方草原,聯絡對公孫瓚有仇的異族,相約共同進攻公孫瓚。

北方草原各族對公孫瓚有仇嗎?有仇,有大仇。還不只一家,是所有的部族都和公孫瓚有仇。得知袁紹起兵攻公孫瓚,紛紛答應一起出兵。

麴義得知烏丸等同意起兵,便揮師北上了,沒有讓烏丸等族士兵和自己匯合,也沒有等烏丸他們和公孫瓚先交戰。

經過界橋之戰,公孫瓚非常不信任步兵,加上劉備做榜樣,公孫瓚也想訓練全騎兵軍隊,可公孫瓚沒錢,發展了這麼些年,也只有總計三萬騎兵(還有一萬在北面防守外族)。當然三萬騎兵對於其他諸侯來說,也已經是很富有了,袁紹有着冀州也只有一萬騎兵。

袁紹自從和公孫瓚敵對以來,麴義一直在想如何應對公孫瓚的騎兵。麴義覺得想要擊敗公孫瓚的騎兵不難,但想要擊潰,甚至殲滅這些騎兵就難了(界橋之戰可見一斑)。

最終,麴義想到了一個兩敗俱傷的辦法,也幸好公孫瓚軍中沒有像劉備那樣的具裝甲騎,麴義每每想到劉備的具裝甲騎就頭皮發麻。

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六章 黃巾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七十章 昌豨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六章 黃巾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