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

太子之爭落幕,劉禪成爲齊王,劉理成爲楚王,只有李永因爲還沒有選定封地方位沒有確定名位。

“二位大王遠來辛苦,請入城歇息。”吳郡太守駱統(當年被袁術派張闓暗殺的陳國相駱俊之子,嫡母改嫁華歆做妾)、吳郡郡丞蔣濟一起出城相迎。

“孤此來非爲遊山玩水,吳城便不入了,孤當直奔海軍軍營。”

顧劭說道:“大王莫急,可先令後軍將輜重運至軍營,大王在吳城歇息片刻不遲。”

顧劭,字孝則,顧雍長子,號鳳雛(和龐統相同,只是名氣沒有龐統大),孫策女婿。自從江東衆家將家族土地換到扶南,在國內的生意基本相同,各家已經形成競爭關係,他們分成了兩派。

一派以張昭爲首,只服從皇帝的命令,不參與繼承人之爭;一派以顧雍爲首,他們寄希望於後輩與各皇子的關係,想要改善自家政治環境。

劉封的優勢太大,顧雍這一派大部分人都投身劉封,只有顧劭看好劉禪,不顧顧雍反對他投身劉禪。劉禪外放封國顧劭的謀劃成功了,他成爲劉禪的主要幕僚被帶在身邊。

進入吳縣,顧劭低聲向劉禪解釋道:“大王封東洲,然東洲蠻荒之地,雖有身毒之助亦不足。近年來江東開發迅猛,戶口稅收大增,有超北方之勢。大王當與江東各地人士親善,他日或可助東洲成勢。”

“孝則言之有理。”

之後幾天劉禪和劉理一直在吳縣,接見了江東的一批商會人士(官吏、將領太敏感,劉禪沒有大肆接見),一半是原江東士人、豪強轉變,另一半是原生捕人隊發展而來。

瞭解完江東發展迅猛的模式,劉禪也祈禱東洲如劉備所說有殷商遺民,如果是無人區那發展難度就成倍增加了。

這天,隨劉禪一起前往東洲的禮部官員張溫帶着一名海軍校尉來見劉禪,他說道:“大王,海軍已收悉輜重,派王校尉來此迎大王。”

“海軍校尉王基拜見大王。”

王基,字伯輿,青州東萊人,早年便入海軍。文武全才,可入參謀部參詳軍機,可領戰船出征各地,還可以在本部書寫文案,受管承喜愛。

管承還在海軍時就力推這個同鄉之人,要不是王基太年輕,海軍沒有沒有多少征戰立功的機會,他可能早就升爲中郎將了。這次遠赴東洲,管承通過管亥提點王基,王基也有過人的膽略,欣然同意管亥的提議。海軍本部直接將他調到婁縣基地,這次東征的船隊將由他統帥。

“此間並無大事,我當往駐婁城。”

劉禪想借助吳郡的幫助開發東洲,吳郡其實也想利用東洲的資源。爲了刺激國民向海外探尋的激情,劉備發佈詔令,凡是在海外探測到的礦產都歸勘測和開發人所有(國內全部由國家掌控),百姓可以自由開挖礦產運至國內販賣(排除已經被功勳之臣外封的封國,例如張飛的北銀縣和南金縣)。

這條詔令發佈後,倭國和東南羣島成爲窮人、有一定勢力、富有冒險精神的人等樂園,他們發現礦產後聯合開發,在當地建立精煉礦石的工廠,利用當地野人做工,將煉好的金、銀、銅等運回國內。

外海的礦船回國需要在當地市舶司繳納稅收(現在大漢只有運糧船不需要交稅,將糧賣給少府還能得到運費),這些礦產基本都是少府在收。各地市舶司直接受民部管轄,雖然不歸當地官吏管轄,但各地港口歸本地管。市舶司收稅多的話,也是當地官吏的加分項。

而且臨海各地也不只有外出探礦的隊伍,還有許多想賺錢又比較膽小的人,他們就會加入已經成立的礦區。不是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多野人做工的,有些地方人口稀少,只能從國內僱人幫忙,更多的是因爲國內的教育程度高,有些活需要花許多教育成本教導野人,礦主們算下來還不如從國內僱傭。

刺激貨幣流通,以錢生錢,發展本土經濟的政策已經在大漢各階層之中廣爲流傳,爲了促進基礎建設的發展,少府已經將水泥的配方公開,現在各地無時無刻不在修橋鋪路。

“身毒征戰頻繁,火槍還是身毒爲先,我等遠赴東洲船中載貨不足,當以食物爲先。”

“是!”

“大王安危事關東洲不可輕動,當先派一支先鋒東往,待其安然回返,大王再酌情啓程。”

劉理到身毒去了,劉禪卻被所有人攔了下來。劉備就只有這幾個兒子,近年來也就生了幾個女兒,算算年齡估計兒子沒戲了,他怎麼可能讓劉禪參與前期探索階段。

“大王不慣江東氣候,舟車勞頓遠赴東洲易得疾病,當先於吳城調養,待先鋒回返,大王正可出行。”

顧劭說道:“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徼倖。大王當從衆人之言,此大漢幸甚,東洲幸甚。”

“便依諸君之言。”

半個月後船隊準備妥當,此次探尋東洲一共派出了十艘船,其中兩艘是專門的捕魚船,其餘船中除了米酒(淡水不流動容易發臭,加入酒精就能長期保存,低度數的甜米酒成爲水手最愛)基本都是蔬菜罐頭、豆子、綠茶等。

豆芽老早就被民衆所熟知,這樣簡便的蔬菜生產方式也加入了海船之中。蔬菜罐頭還是貴的,爲了控制成本,百姓出海基本都是自帶豆子發豆芽。

準備那麼多物資也是爲了確保萬無一失,雖然沿途都是陸地,但海軍知道冰原物資匱乏,北面去了之後不一定有那麼多物資補充。

“伯輿(王基)出海萬望小心,但有不對即刻回返不可強求。”

“請大王放心!”

王基出發的時候經過嚴格計算,最開始北上這短路是讓水手習慣海中生活,也爲了計算物資消耗。他們會在初秋時到達北銀縣,在那裡取得冬季物資,而後正式開展東向旅途。

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七十章 昌豨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