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

“什麼,重騎衝陣都未曾擊潰曹軍?”張飛對太史慈送來的軍報非常詫異。

“確實如此,重騎死傷近千人,太史將軍請將軍小心防範。”

揮退了斥候,張飛自言自語道:“既有強兵,緣何夏侯淵只是堅守不出?”

張飛的大嗓門讓士仁以爲張飛在問他,他回答道:“據斥候所言,此軍鎧甲精良,敢直面重騎衝鋒,必爲曹軍精銳。觀榖城之中未曾見之,此等精兵曹軍必不多有。”

“君義之言有理。”

張飛又自言自語道:“子義進兵不順,看來不得不使計矣。”這次士仁反應過來了,沒有再多說什麼。

“哈哈!”不同於張飛的憂慮,鮑信正面抗住劉備軍的騎兵衝擊,讓夏侯淵長出了一口氣,將多年以來壓在他心中的劉備軍陰霾一掃而空。

夏侯淵說道:“看張飛小兒如何再揚威耀武。”

韓浩說道:“太史慈爲鮑將軍所阻,張飛必急於破城,將軍還需早做準備,以防不測。”

“言之有理。”

韓浩的預估很正確,第二天一早張飛便開始攻城了。劉備軍頂着城樓上的箭雨,坐小舟渡河,殺向榖城縣。

沒有攻城器械的參與,張飛自然不可能攻下榖城縣。劉備軍留下數百具屍體,撤兵了。

“哈哈!”夏侯淵又大笑道,“張飛小兒計無所出矣!”

隔天,彷彿不甘心一般,張飛又驅兵進攻榖城縣,這一次更慘,甚至都沒有過河,張飛便不得不撤兵。

“無膽匹夫,可敢出城一戰!”張飛向城樓上夏侯淵氣急敗壞的喊道。

“哼,匹夫!”夏侯淵嘲笑道,“有膽便來攻!”

張飛怒氣衝衝回到主帳,馬上就變了樣子,一連平靜的對士仁說道:“君義,汝可率千餘精銳繞道,伏於榖城東門,待夏侯淵出兵,便可乘勢奪城。”

“榖城四周多山林,主公嚴令逢林莫入。”士仁擔憂道,“且夏侯淵志在死守,恐不得出城。”

“俺計已行,大哥但有怪罪,俺一力擔之。”張飛解釋道,“便因我軍從不入山林,夏侯淵才無有防備。此正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也。”

“便依將軍之意,主公怪罪,我與將軍併力擔之。”

前面幾天張飛喪失理智的樣子都是做給夏侯淵看的,爲了讓夏侯淵大意。張飛甚至在軍中找了幾百個敢死隊員,死在榖城縣城下,讓夏侯淵相信他已經失了智。

張飛會用這種計謀,是因爲張飛本身就重士人,輕小人;更因爲法正的人口死傷論,堅定了張飛的內心。

“叔父,張飛必定惱怒非常,破敵之計近矣。”

“哈哈!”夏侯淵已經很久沒這麼高興了,這幾天張飛的無能狂怒,讓夏侯淵心中因爲夏侯氏的怨氣一掃而空。

韓浩說道:“將軍,劉軍雖受挫,亦不可輕敵也。”

“哼!量張飛一無謀匹夫,又有何能爲。”夏侯淵說道,“允誠來信言有破太史慈之計,待我尋計破張飛,斬劉備青州一路攻勢。”

“啊!將軍饒命!將軍饒命!”

張飛一副氣急敗壞,又無能爲力的表情,已經成爲夏侯淵每天的保留節目。這天更讓夏侯淵興奮,張飛居然在陣前羞辱、鞭撻士卒。夏侯淵見到張飛身邊的士兵也一副慼慼然的表情,覺得破張飛的時機快到了。

“張飛暴行,劉軍士氣不足,破敵之計近矣。”

韓浩說道:“將軍未可輕動,還是堅守,待鮑將軍處得勝爲好。”

“坐待他人建立功業豈是大將所爲。”

“報將軍,城外有一人聲稱其爲張飛士卒,欲投將軍。”

“哈哈,如何,張飛人心喪矣。”夏侯淵說道,“好生請來,不可怠慢。”

“是!”

投降的士兵一見到夏侯淵便哭拜道:“將軍,張飛久攻榖城不下,便欲蟻附。在下相勸幾句,便被張飛毒打,張飛尚有斬我祭旗之意。故在下欲託庇於將軍,望將軍收留。”

夏侯淵面如表情說道:“若無功勞,如何讓吾護汝。”

士兵糾結了一會,咬牙說道:“張飛多番苛責將士,軍中人心不安,夜間斥候亦不足,在下便爲斥候一員,乘機來投。願領將軍襲營,擒拿張飛。”

“善,汝且先退下,待吾整軍。”

士兵走後,韓浩勸道:“此人未知底細,且劉軍士卒心堅,恐爲張飛詐降之計。”

“元嗣勿憂,我自有計知其是否詐降。”

當天晚上夏侯淵沒有率兵出擊,反而讓這名士兵回去,約定明夜讓這名士兵再來引導他襲營。

士兵回營向張飛述說,張飛思慮片刻,將安排在營外埋伏的士兵又調回了營中。

第二天晚上,投降士兵再次來到榖城縣城下,這次曹軍的先鋒已經準備好了,沒有讓投降士兵進城,而是讓他帶着先鋒直奔張飛營中,先鋒官還告訴投降士兵夏侯淵大軍就在後面跟着。

投降士兵帶着曹軍先鋒摸到了張飛前營,先鋒官卻突然拉住了士兵,並讓曹軍綁住了他。隨後,先鋒官在張飛營中尋探了一番。

先鋒官沒有發現異常,回來解開了士兵的繩索,並說道:“夏侯將軍有事耽誤,今日襲營不成,汝可先回營,明日再來。”

曹軍消失在夜色之中,沒有發現士兵下意識的呼氣。

韓浩隱約覺得不對,但又想不出個所以然,只能勸道:“將軍,榖城爲兗州門戶,重要非常,莫若堅守,方爲萬全之策。”

“良將豈可坐失良機!”夏侯淵斥道,“若汝膽寒,明日汝守城,無需出戰。”

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一章 高唐令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