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

“甘將軍緣何至此?”回到城中的陸遜意外看到了甘寧。

“哈哈!”甘寧一掃連敗的陰霾,笑道,“仗伯言妙計,呂將軍火燒連營,大敗劉軍,主公聞之亦大喜。故而讓我率軍北來,伺機收復失地。”

陸遜大驚,問道:“甘將軍北來,餘暨何人守備?”

“劉軍大敗,餘暨又有何憂,我令部下小校率千人守備,足可堪用。”

“唉!”陸遜長嘆,“大事休矣。”

甘寧正待詢問,南面有一夥江東敗軍來到城外。敗軍小校入城,直奔甘寧。

“汝不守餘暨,來此做甚?”顯然這夥人就是甘寧留在餘暨縣的守軍。

“將軍離後,劉軍便突襲餘暨,我等無備,城中兵少,餘暨已被劉軍所佔。”小校說道,“在下撤兵時,見劉軍已南下山陰,主公恐有險,請甘將軍南下救援。”

甘寧一把揪住提起小校,惡劣的形勢讓甘寧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最終理智佔據上風,甘寧放下小校,說道:“速隨我支援主公!”

“是!”

“且慢!”陸遜說道,“我料劉軍大部皆在北伏擊呂將軍,南下取城之兵乃是偏師,孫將軍處有大軍守備,況錢唐尚在,劉軍偏師必不敢輕兵南下。甘將軍可與我守錢唐,餘暨之事當從長計議。”

“哼!便是爾等書生設計,江東方有此敗。如今不讓我回援主公,存私心乎!”

望着甘寧遠去的背影,陸遜心中宣判了他,甚至是江東的死刑。

早在呂蒙他們設計火攻,海軍便商議奪錢唐縣。爲了不讓江東軍察覺不對,襲城的部隊繞的很遠。等管統帶領襲城部隊來到錢唐縣不遠,卻發現陸遜早就回城守備了,而且甘寧也率軍來到錢唐縣。

管統停下腳步,在參謀團的提醒下,他反應過來。海軍的本意不是錢唐縣一座城,而是整個會稽,整個江東政權。哪怕把錢唐縣攻下來,江東軍還是有可能憑浙水死守。

既然甘寧來了錢唐縣,南岸的餘暨縣肯定沒有多少守軍,不如先取餘暨縣,這樣江東軍就無險可守了。

驚喜來的太突然,差點讓管統閃了腰。他不再停留,馬上讓士兵搭建浮橋,突襲了餘暨縣。

餘暨縣裡面果然沒有多少守軍,甚至管統進攻的時候,城門都是開着的。管統輕鬆奪取餘暨縣,望着逃離餘暨縣的守軍,管統又在參謀的提醒下,假裝南下山陰縣。

“餘暨既下,莫如直攻山陰。”

“山陰爲鏡湖所圍,三面環水,且鏡湖南面爲會稽山,人不得過,惟有北門可攻。山陰城小,更兼孫權等輩皆在山陰,難攻矣。莫如待將軍勝呂蒙,先取錢唐,穩妥爲妙。”

“汝言之有理。”

“報將軍,甘寧率軍出錢唐,正往餘暨而來!”

“計成矣!”管統興奮的猛拍大腿。

這次不用參謀團提醒,管統也知道可以埋伏甘寧。

管統正在算計甘寧的時候,呂蒙的大部隊也進入了包圍圈。海軍的人數確實佔優勢,不但能分兵埋伏,還能分兵襲城。

海軍自燒營寨,場面混亂,呂蒙只盯着敗逃的兵馬追擊,沒注意到,最先出營的幾支隊伍已經開始向後方繞路包圍了。

呂蒙追到北方土山附近,遠遠就見到土山上飛鳥盤旋,遲遲不願落下,這分明是有大軍埋伏的景象。

呂蒙冷靜了下來,制止了部隊,他也想到了屍體的事。呂蒙向副將和士卒詢問,發現沒人見到劉軍死人,己方追兵甚至也沒能殺掉一人。

呂蒙下令後隊改前隊,準備撤兵,只是太遲了,海軍的包圍圈形成了。

“呂蒙,你已無路可逃,即刻投降,爲時不晚。”

呂蒙不想和管承打嘴炮,浪費衝殺的時機,只是呂蒙有心殺敵,無力迴天。

不同於海軍停戰也天天訓練,爲了節省糧草應對大戰,這半個月以來錢唐縣的江東軍只操練過兩次,而且江東軍追擊了一個多小時,早就疲憊不堪了。

四方的海軍越來越多,呂蒙左突右衝完全沒辦法殺出重圍,除非他丟下大軍。呂蒙知道丟下大軍,江東就徹底沒希望了,所以他還抱有幻想,直到他力竭被抓。

被捆到管承面前的呂蒙說道:“別無他言,可速斬我!”

“呂將軍,我主乃漢室宗親,漢室三興,天命所歸,呂將軍又何必如此頑固。”望着沉默下來的呂蒙,管承說道,“將呂將軍送回吳縣,好生款待,不得怠慢。”

“是!”

管承沒有停留,留下一部分士兵打掃戰場,率大軍南下支援管統。管承跑到錢唐縣,才發現錢唐縣還是江東軍佔領。

不見管統的身影,管承和管亥嚇了一跳,不過很快斥候便把餘暨縣的消息告訴了兩人,還有甘寧被抓的消息。

管承和管亥兩人正要領軍到餘暨縣,錢唐縣的城門卻開了。

“伯言開門獻城,本將必報之主公,計伯言之功。”開城的自然就是陸遜。

最後的拼搏也失敗,就要想辦法止損。陸遜果斷讓家僕控制住錢唐縣城牆,待管承來時開城了。

“獻田之家尚有補償乎!”

“我主奉天子以討不臣,亦非強人,取人之地自當給予補償。”

由於江東士人全都隨着孫權南逃,那些留下的土豪根本不知道內務部爲何物,還以爲劉備巧立名目要奪他們賴以身存的土地,所以反抗及其強烈。導致江東士人產生了錯覺,劉備要搶奪土地。

聽完管承的解釋,陸遜後悔萬分,因爲被他們放棄的土地,劉備是按照荒地來算的,而陸家在會稽郡是沒有土地的。

那些沒見識的土豪不清楚,可陸遜這樣的大族族長是知道內務部的利益的,他捶足頓胸無可奈何。

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