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

參謀團的計謀很得管承之心,當天晚上管承便讓士兵收拾行裝,向西面而去。

錢唐縣裡的呂蒙看到此情形,興奮的對陸遜說道:“伯言之計成矣。”

“將軍,劉軍方退,必有防備。既劉軍不再圍城,不可操之過急,將軍可多等時日,使敵大意,而後方可襲之。”

“伯言持重之言,甚善!”

就這樣半個月過去了,就連管承和參謀團的人也以爲江東軍不敢出城進攻了。管承也不可惜,本來他的目的也是等天氣涼爽後進兵,能不能使江東軍中計都是次要的。

這段時間,管承讓士兵白天睡覺,清晨或者傍晚,甚至晚上涼爽時訓練。管承可以將前線當後方練兵,都是因爲吳縣已經成爲了可編輯城市,管承他們知道這很神奇,但他們不能說。

“又要割草,江東軍半月不出,可見其皆爲鼠輩,有何懼之。”

“我本不知汝參軍十年緣何尚是伍長,今觀汝所言方知其故,我料汝演習時必爲倒數。”

聽完這話,四周的士兵哈哈大笑,伍長惱怒道:“咄,休得多言,汝尚在我之下,有何面目說此話。”

那人笑道:“我方入主力軍兩年,必有晉升之機,不似伍長告老之日將近。”

另一邊也在除草的軍候聽到他們的嬉笑,呵斥道:“如此炙熱之天,不速速完成任務,更待何時!”

管承他們認爲江東軍不會出城作戰了,但他們還是嚴格按照要求,將兵營周圍的雜草清除,以防江東軍火攻。這便是劉備一直要求的,你可以做無用功,但不能失誤。

正值盛夏,山林中的雜草長的很快,過個幾天管承就會讓一部分士兵出營割草,而且會將撤退路徑上的雜草全部割完。

錢唐縣

“將軍,半月已過,劉軍未有絲毫異動,可見其糧草充足。”陸遜說道,“可用火攻矣。”

呂蒙敗不起,劉備軍不進攻,他也沒有急着用火攻,他還想試試可不可以耗到劉備軍糧盡,陸遜也看出了他的想法。

“伯言深知我心。”呂蒙下令道,“傳令各軍,修整三日,待第四日三更起兵!”

“且慢!”陸遜說道,“劉軍連日來皆晝伏夜出,若我軍夜襲其營,劉軍恐有防備。未時人困馬乏,正是進兵之時。”

“善,便依伯言之言。”

下午兩點,爲了不讓劉備軍察覺,呂蒙特意率軍從東門出,繞到南門山林之中。可惜呂蒙的運氣不好,今天正好是管承親自巡查。

望遠鏡這種東西一直是劉備軍中不傳的秘密,其他諸侯只知道劉備軍的斥候精銳,看得遠,卻不知道爲什麼,也不知道望遠鏡只有大將身上有。

哪怕天天無功而返,管承三兄弟也天天輪流用望遠鏡探查錢唐縣城中的情況。這天,正好輪到管承。

管承發現天天在西門城樓上巡查的呂蒙不見了蹤影,心中泛起嘀咕,不敢大意,時不時的觀察着城中的動靜,正好被他看到呂蒙帶隊繞路。

想到了己方軍營周邊的地形,管承趕忙跑回軍營,向管亥和參謀團說了情況。

參謀討論了一會,說道:“必是江東軍有火攻之意,將軍當速令各軍起身。江東軍來攻,正是破敵之機。我等可仿效主公之計,火燒自營,詐敗,誘江東軍來追。”

管亥說道:“可令軍校低聲喚醒士卒,不必大張旗鼓。”

“善,便依諸位之言。”

軍營中短暫的埋怨過後,是將士們壓抑的喝彩聲,劉備軍士兵那麼多天的等待也不耐煩了。

呂蒙率部來到海軍大營外一里多的地方,陸遜說道:“將軍,不可再向前,此地已有人跡,若再往前,恐爲劉軍察覺。”

經過陸遜的勸說,呂蒙讓士兵分散開來,從各處放火。呂蒙他們剛點上火沒多久,便聽到有人說話。

“軍候,營外起火!”

“天乾物燥,有些許山火乃常有的事,切莫少見多怪。”

這兩人自然是管承找來演戲的,爲的是給江東軍加油鼓勁,讓江東軍以爲火計成功。

呂蒙他們被這兩人嚇了一跳,他們專注於放火,沒有察覺到這兩人接近。呂蒙心中大呼僥倖,趕忙讓身後的士兵伏身。

天公作美,正吹着南風,風借火勢,火借風勢,江東軍放的山火很快燒到了海軍營中。

由於火焰和濃煙的遮蔽,呂蒙看不清海軍營中的情況,不過他很快便聽到了劉備軍假裝的慘叫和呼喊聲。

呂蒙從上次北上的敗軍口中瞭解過全過程,這次火計看似成功,可呂蒙不敢大意,他沒有冒然進攻,而是親自來到海軍大營查探。

此時,海軍大營已經完全被大火包圍,由於是大白天,呂蒙能很清楚的看到火光中許多沒穿衣服的海軍士兵呼喊着向北方逃跑。

看了近十分鐘,呂蒙終於確認海軍是真的中計,他不再猶豫下令金鼓齊鳴,大軍追殺海軍。

被追上的海軍果然如呂蒙所想,深怕被江東軍殺死,爲了減輕重量,將身上的鎧甲和兵器全部丟棄。

“妄取地上軍器衣物者,斬!”呂蒙也老早有準備,江東軍各處的小校不時呼喊,制止部下士卒蠢蠢欲動的心。

呂蒙急着率衆追擊,陸遜卻不急,他一直留在海軍大營附近,等火勢減弱後,他進入了大營。

陸遜發現海軍的糧食全部燒成灰燼,他點了點頭;又見四周都有慌不擇路,倒斃在旁的戰馬(主將和斥候用的,比較少),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陸遜又看到隨手丟棄的鎧甲、武器,這次他卻沒有了笑意,腦中靈光閃過,向身邊的親衛問道:“可見劉軍士卒屍體?”

“主君,沿路都未曾見到劉軍屍體,大營之中也未曾得見。”

“不好,又中劉軍奸計!”陸遜說道,“速往北追上呂將軍,告之敵軍之詐。”

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