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

軻比能說道:“兩位首領能來乃鮮卑大幸。”

素利說道:“信使未能明言,軻比能首領何故欲攻幽州?”

“幽州連年北上,侵佔我鮮卑草場,殺我部族,欺人太甚。若不早制,我鮮卑恐有匈奴之患。”

素利說道:“我知幽州北上之地原爲漢庭之土,今遣民取之有何不可?況劉皇叔伐柳城,立碑留書,不可不防啊。”

“原漢朝之人只知種地,將草場棄如敝屣,而今漢人亦識遊牧四方。有羊毛之利,漢人不復走矣。”

扶羅韓說道:“莫不是你不敵幽州,故而行此連橫之事。”

“哼!”軻比能非常看不起有勇無謀的扶羅韓,可也不想激怒他,“素利首領,若我等可勝幽州,所奪遼水以東草場盡皆讓與你。”

素利說道:“遼水之東本爲我所有,若割濡水以東與我,我或可考慮出兵相助。”

“你!”軻比能勉強壓住噴涌而出的怒火,轉頭向步度根說道,“步度根首領,我讓代郡之地與你,你借兵與我。”

步度根笑道:“我乃檀石槐子孫,爲鮮卑王族。彈汗山乃鮮卑王庭,若你將彈汗山讓與我,我便借兵於你。”

“爾等無謀之輩,氣煞我也!”軻比能抽刀在手,作勢要與三人相拼。

扶羅韓同樣抽刀對峙,說道:“先祖草場汝不能守護,此番我兄弟二人北上便是要奪回彈汗山。”

步度根說道:“我聞幽州以軻比能首領殘殺邊地百姓,起兵兩萬欲伐軻比能首領。漢軍悍勇,軻比能首領必不能敵。屆時兵敗,彈汗山非我鮮卑所有也。軻比能首領既以鮮卑存亡爲念,何不將彈汗山交於我。”

軻比能臉色青一陣白一陣,最終還是硬氣不起來。他咬牙切齒道:“便將彈汗山與你,不過要待取勝之後。”

“那是自然,若兵敗,彈汗山不復我等所有也。”

素利笑道:“軻比能首領既願讓彈汗山,區區草場定然不吝。”

軻比能原本的勢力範圍在代郡和上谷郡,漁陽郡北面濡水以東,本來就是素利的地盤,只是當年烏丸勢大,從素利手裡搶去的。劉備滅烏丸,軻比能乘機擴張到濡水。所以一段時間裡,軻比能和素利摩擦不斷,素利心心念念想奪回草場。

這幾年,濡水一帶漸漸被幽州侵蝕,劉和不久前還讓建設隊在濡水上游建了一座城。

軻比能雖然有意和幽州爭鋒,但他知道鮮卑不可能一直連接,他也不會和幽州相爭不斷。軻比能是像抑制幽州的北上,然後再利用和幽州貿易壯大自身,爭取時間一統鮮卑。

濡水這塊地方本來就不在軻比能的設想之內,他只是怕素利得寸進尺,故意表現的割肉一般。

素利只要濡水以東正中軻比能下懷,草原上一向是以實力爲雄,協約根本沒有作用。只要自身壯大,草場遲早會搶回來的。

軻比能答應素利,素利心滿意足的笑了。

利益分割談妥,三家正式在彈汗山結盟,議定其他兩家起兵一萬,軻比能起兵兩萬,在彈汗山與幽州決戰。結盟大會結束,素利和步度根離開,三家各懷鬼胎。

回程途中扶羅韓說道:“可取彈汗山,莫如真結軻比能。”

“素利與幽州相交甚厚,尚不知其心。且漢軍勇猛,多年未曾一敗,以四萬敵兩萬,取死之道耳。”步度根說道,“莫如心向幽州,待勝軻比能之後,可以戰功求漢皇賜彈汗山之地。”

“善!”

和步度根想的一樣,素利剛回遼西郡便向牽招告之聯盟大會的所有情況,還特意報備,自己會假裝出兵,用來大意軻比能。

鮮于銀和閻柔將素利和步度根的情況送來了中軍牽招處,鮮于銀說道:“軻比能所託非人,尚未開戰便爭相反目,今次一戰,易也。”

牽招說道:“鮮卑無信義,不可輕信此二人,當以鮮卑相結爲本,多令軍中參謀謀劃。”

“牽將軍是言素利、步度根詐降?”

“不無可能。”

閻柔說道:“軻比能實非反覆之人,幽州方定之時,尚願引兵助劉皇叔。末將與軻比能有舊,莫如末將往見軻比能說之,可令其不戰而降。”

鮮于銀說道:“我知爾長於鮮卑,可是念鮮卑舊情,欲泄軍情與軻比能乎?”

“此言從何說起!”閻柔說道,“末將雖爲鮮卑所養,本爲漢人,怎會做親者痛仇者快之事。”

閻柔從小就被劫到北方,生長於鮮卑人家,名義上是奴隸,其實主家對他還不錯。所以閻柔回到幽州後,經常給鮮卑說話。當年烏丸被滅,空出來的草場也是閻柔建議送給鮮卑。

但世事難料,在昭姬紡織機推廣,劉備的有意推導下,北方百姓的觀念有了質的轉變。草場也能變相種地了,而且比種糧食輕鬆,收益還高。百姓北上,壓迫了鮮卑人的生存空間。

最開始,鮮卑的遭遇讓閻柔很不習慣,經常向劉和諫言,但在這個時代,普通漢人百姓都會讓人看不上,更不要說外族了,在有些人心中異族都不能稱之爲人。

而且劉和管理幽州也不是一家之事,幽州那麼多士人、豪強全都支持北上事業,劉和不可能爲了閻柔一人犯衆怒。劉和將閻柔調往東面,讓他管理素利方面的事宜。

有了鮮于銀的猜疑,閻柔也不好多說什麼了。況且這一次也不是漢軍主動出塞攻擊整個鮮卑,只是因爲軻比能有反叛之心。

“既如此,二將可回本陣,小心防範,不可中敵奸計。”

“是!”

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一章 高唐令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七章 初戰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