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

爲了與劉備爭鋒,曹操將部下所有騎兵聚集到了豫州,曹洪所率的荊州兵,除了各將的親衛全部都是步兵。

這年頭沒有騎兵是不可能快速機動的,要想曹軍憑兩條腿跨城遠征,曹軍也沒有兩條腿追六輪的本事。何況曹軍的糧草全仗大江運輸,越過柴桑便要走荊南的山路運糧,荊州留下來那點可憐的糧草估計都不夠路上消耗的。

周瑜想的沒錯,荊州絕大多數糧草都送去豫州了,留給曹洪的兵糧甚至都不足三個月,這還是曹洪第一次面對糧草不濟的情況,腦中的潛意識還在用以前的套路進攻。

徐庶說道:“公子與孔明往攻西蜀,已得巴州之地,我料蜀中不日亦下。巴蜀既得,我等無後顧之憂矣。柴桑爲大江之口,如取柴桑,進可攻退可守。即便江東爲劉備所有,只需據守柴桑便可保荊州萬無一失。

劉備先攻江東,我料其意乃爲南北夾擊中原,屆時大軍壓境我等首尾不能相顧。若我取柴桑,便可阻劉備之軍以東,使主公安守中原。”

“元直之言有理。”曹洪問道,“欲破柴桑,計將安出?”

“柴桑以南有山,名曰傅易,可伏精兵于山側兩旁,明日大張旗鼓於柴桑城外南下,作南取豫章之勢,誘程普出城。”徐庶說道,“若程普出城,將軍切不可勝,當詐敗誘其追,至傅易山,擊之。”

“善!”

柴桑縣

“大都督,來何其快也。”程普驚喜道,“水師可堪一戰乎!”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水師之兵方召,怎可爲戰。”

“如此……”

周瑜笑道:“我已將水師託於公覆將軍,柴桑事關重大,我恐將軍勢單,不能久持,故而火速來援。”

“都督可有謀劃?”

“知我者,老將軍也。”周瑜說道,“水師方敗,我本不欲圖荊州,不想荊州發兵來攻,乃天賜良機也。便在柴桑敗荊州之兵,順勢取荊州可也。”

翌日,曹軍彷彿篤定柴桑的士兵不敢追擊,大搖大擺在西門南下。

程普說道:“都督,曹軍南下,必有侵吞豫章之意。莫如乘其無備,於其後擊之,曹洪可擒矣。”

“若我所料不差,其必爲曹軍誘敵之計。我至柴桑,令一隊哨探往屯海昏,巡查贛水、彭蠡澤,若曹軍果有南下之意,必早報我,今無訊傳來,便知曹軍詐耳。”

“都督高瞻遠矚,如此我便傳令各軍不能出城。”

“且慢!”周瑜說道,“敵軍方至,士氣正盛,而我軍多爲郡兵,恐難久守。正可乘此時機挫敵銳氣,柴桑可守也。”

柴桑縣裡的江東軍都是從豫章郡各地來的,如果曹軍南下不管不顧,肯定會有士兵認爲家鄉被敵人所佔,無心守城。哪怕你和士兵說這是曹軍誘敵之計,士兵也有可能不信。江東軍戰力不行,這種不利因素哪怕只有一個,也有可能引發大崩盤,周瑜賭不起。

周瑜說道:“柴桑以南,西有傅易山,東有廬山。廬山險峻,傅易山平坦。曹軍不識地形,必伏兵於傅易山。

老將軍可率兵往追曹軍,但不可遠去。衝殺一陣,但見曹軍敗逃,便引兵返回。老將軍回兵亦不可過急,我料曹洪見老將軍不遠追,必起伏兵反追老將軍。

老將軍可引曹軍前來,我引一軍伏於廬山,擊之。此戰可勝矣!”

“善!”

聽完周瑜的謀劃,兩人不再遲疑,馬上出南門追殺曹軍,曹洪後軍的斥候見柴桑南門大開,江東軍蜂擁而出,立刻向曹洪報信。只是這些斥候沒注意,尾隨程普的周瑜很快消失在廬山之中。

“報將軍,江東程普引兵追來。”

“好,傳令各軍且戰且退,誘其往伏兵處。”

曹洪正幻想着奪取柴桑,立馬又有斥候來報:“報將軍,程普引兵退去。”

“什麼!”沒想多久,曹洪便下令,“令後隊變前隊,驅江東之軍奪柴桑。”

“是!”

南面埋伏的徐庶得知曹洪的情況,馬上意識到不妙。他趕忙讓快馬告訴曹洪,讓他不要遠追。

只是徐庶的提醒太晚了,曹洪已經進入了周瑜的伏擊圈。

本來詐敗到一半便北追已經讓曹軍有些迷惑了,突然受到東面的伏擊,前方的曹軍立刻混亂了起來。

“不可取敵衣物、馬匹,速殺敵軍!”

郡兵到底是郡兵,在戰場上爭搶戰利品的錯誤都犯了。江東軍不顧周瑜軍令,沒能第一時間殲滅曹軍有生力量。

曹軍經過先期的混亂,戰友死傷不大,讓他們很快恢復過來。周瑜看到曹洪已經在後方穩定了局勢,聚往曹洪身邊的曹軍也越來越多。周瑜不再猶豫,馬上下令回軍,撤回柴桑。

雖然沒能擊殺太多敵軍,可週瑜最初的目的達到了,柴桑的江東軍不再害怕曹軍南下禍害家鄉。周瑜也從這次交戰中明白了柴桑城中江東軍的戰力,能更好的指揮這支部隊。

從後方趕來的徐庶向曹洪問道:“程普非多智之人,江東軍中何人設此反制之計。”

“我見江東軍中有周瑜將旗,此計必爲周瑜所謀。”

“周瑜不在江東阻攔劉備水師,而今到此,難不成孫權已棄江東,欲取荊南之地不成。”

“哼!”曹洪輕蔑道,“量此等殘兵敗將有何能爲,欲取荊南,妄想!”

徐庶說道:“曹將軍,我等可屯兵柴桑,多遣哨探於大江下游。若孫權至,江東必已落入劉備之手,當報之主公,徐圖後計。”

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