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

“仲德、公祐攜手而來,不知所爲何事?”正當曹操準備謀劃整個荊州的時候,程昱和孫乾一起來到襄陽求見曹操。

“乃是一樁喜事。”孫乾說道,“我主欲與曹公結親,不知曹公意下如何?”

“哦?”這時代兩家聯姻太正常了,哪怕是敵對的兩方都有聯姻的可能。曹操心中一喜,正愁沒辦法拖延劉備南下的腳步,這瞌睡枕頭就來了。

可曹操轉念一想,說道:“操並無姊妹,如何可與玄德聯姻。”曹嵩生的都是兒子,而曹氏宗族裡的女子與劉備同輩的大都已經嫁給其他人了,所以曹操有些遲疑。

“乾此來非爲我主求親,乃爲我主之弟張飛求親。”

“所求何人?”

“乃是夏侯妙才之女。”

“誰?!”夏侯淵豁然起身問道。

孫乾奇怪的問道:“敢問?”

“吾即沛國夏侯淵也。”

聽到是正主,孫乾笑着說道:“我主之意,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吾只有一女,乃亡弟遺孤。此子尚未既笄,如何便可嫁爲人婦?”

“張將軍於我主帳下屢立戰功,天子賜封爲青州牧,關內侯。張將軍結親本非立時便成,可先受聘,待吉時至,成婚可也。如此,亦合禮節。”

“張……翼德如何知我女?”

孫乾哈哈大笑道:“此乃天意,亦可謂天作之合。”

“哦?”曹操來了興趣,問道,“願聞其詳。”

不久之前,劉備戰勝袁紹,張飛被封爲青州牧,劉備知道張飛不喜歡政務,便讓簡雍到青州幫忙,陳羣有時候也常在青州,畢竟冀州才奪下兩個郡。

袁紹經過前次兵敗,不甘心失敗,再度從冀州招募了三萬多士兵,加上他又讓幷州的士兵留在冀州,湊足了五萬士兵屯兵清河西岸。劉備爲了應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戰爭,也爲了便於管理,劉備讓簡雍和陳羣在平原辦公,張飛自然也屯兵在平原。

有了簡雍和陳羣幫忙,張飛也落得清閒,每天不是在軍營教練士兵,就是到祝阿縣南面的山中(屬泰山)打獵。

這天,張飛還是和往常一樣帶着親兵(不是範疆、張達,還是幽州那批老家將,劉備還特意關注過這件事)進山打獵。

“主公(家將是認張飛爲主的),今日獲獵頗豐,我等可得口舌之慾。”一名親兵說道。

“只可惜,皇叔之廚皆在南皮。”另一名親兵說道。

想到被劉備調(教)的廚師的手藝,衆人忍不住嚥了咽口水。

待張飛一行人離開山區,走向官道的時候,卻聽到官道上有喊殺聲。

當年,劉備爲了方便貨物運輸,還有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向曹操提議,幫助兗州建設官道。但曹操警覺,沒有接受劉備的幫助。不過青州到兗州交界,劉備還是建上了兩條路,一條祝阿縣到盧縣(濟北國治所),一條祝阿縣到臨邑縣(屬東郡)。

因爲道路方便,兗州有很多人從這兩條路到青州購買糧食(便宜)。當然,運糧的人多了,劫匪自然也多了。

這些劫匪不敢在青州境內搶劫,但兗州境內劉備就管不了了,更何況這些匪徒大都藏身山中,劉備想解決也不是那麼容易。

“何方強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搶劫!”張飛的大嗓門把搶劫和被劫兩方的人都嚇一跳。

“哼,自尋死路!”見張飛身後只有數人,劫匪不但沒有離開,反而向張飛殺來。

張飛十數人看着不多,但這些人都是和張飛從屍山血海走出來的人。見劫匪殺來完全不慌,策馬向劫匪殺去。

很快前面的劫匪就被張飛清掃一空,看着張飛的面容,親衛整齊的鎧甲(自從得知孫策打獵被暗殺,劉備下令各將打獵必須着鎧),終於有人認出了張飛,大喊一聲“張飛啊!”,劫匪紛紛作鳥獸散。

由於劉備對糧草的事管理比較寬鬆,袁紹(以前)、曹操和孫權的部下經常會從劉備的治下購買糧草,當然不可能是大批量的,大批量會被截查。曹操他們也很有默契的讓部下分批購買,再分批運回。

這一次張飛碰到的便是夏侯衡(夏侯淵長子)率領的購糧隊,而夏侯淵的從女,也就是夏侯氏因爲年幼時的苦難比較早熟,經常幫助夏侯家做事。這次夏侯衡來青州購糧,夏侯氏也跟着來了,負責清點物資和計算金錢。

張飛趕走劫匪,來到夏侯衡身邊,夏侯衡怕張飛看出他們是夏侯淵家的人,畢竟他們現在的舉動上不得檯面。

夏侯衡向張飛道謝一番,便急着趕路,但夏侯衡太年輕,被張飛看出了臉上的不自然。張飛一把抓住夏侯衡駕駛馬車的馬繮繩,剛剛起步的馬車立馬停了下來,夏侯衡及時扶住,沒有大礙。不過馬車內的夏侯氏沒有注意,被甩了出來。

見有人甩出馬車,張飛下意識的將人攬入懷中。一看才發現是個女子,張飛趕忙將夏侯氏放下,並向她說道:“未知女子,得罪之處,萬望海涵。”

“將軍兩救妾身之命,何罪之有。妾身當向將軍拜謝。”夏侯氏說完便向張飛施禮。

夏侯氏的直率觸動了張飛,張飛看着夏侯氏問道:“女士乃何方人士?”

“妾身乃沛國人,夏侯太守之女。”又是沛國人,又是姓夏侯的太守,張飛知道不是夏侯淵就是夏侯惇。

“女士如實相告,不意自身安危乎?”

“將軍威震天下,將軍在旁,我有何懼!”

一個是情竇初開,面對高大帥氣的大將軍(有點黑);一個是常年未娶,面對性格相合的美人(有點小)。

張飛看着夏侯氏,夏侯氏也施施然的看着張飛。

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六章 黃巾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