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

“何以如此?”一眼望去除了死屍便只有燒燬的建築,呂布都忍不住問出聲來。

陳宮有了不好的預感,說道:“速往舒城。”

沒有出乎預料,舒縣一樣沒了人影。這時不用陳宮說明,呂布也明白自己上了孫權的當。孫權留下了空城,而呂布還以爲這是他的後路。

在呂布詢問該如何走下一步棋的時候,張遼的斥候來了,他彙報道:“報主公,曹操大軍已至合肥,張將軍求援。”

張遼的部隊不像呂布一樣跑到襄安縣,而是直接來到了施水的南岸,搶先一步擋住了曹操渡河的步伐。

要是讓曹操渡過施水,那局勢又糜爛了,呂布不敢遲疑,馬上讓侯成、成廉等率軍北上支援張遼。

侯成他們離開,呂布便開始收拾廬江郡,但形勢非常惡劣。現在的廬江完全不能作爲後盾,不要說糧草了,就是兵源都不能提供。

合肥縣

“報主公,廬江百姓皆爲孫權所虜,現廬江已成空城。”

郭嘉說道:“主公,呂布敗局已定,可分兵取河內,以爲後計。”

河內郡的消息在曹操佔領陰陵縣的時候就傳到了,但當時曹操的首要目標是呂布,所以擱置了。現在呂布肯定沒了翻身的資本,郭嘉便提議取河內郡,爲袁紹和劉備分出勝負後做準備。

曹操認可了郭嘉的話,下令道:“曹仁、徐晃,汝二人率軍往河內,伺機而動。河內可佔,不可與袁紹和劉備交鋒。”

“得令!”

曹操問道:“允誠(鮑信)於許都整備出兵荊州之事,若我於淮南遷延日久,恐誤良機。奉孝,有何妙計可速破呂布?”

“可行攻心之計。呂布之兵多爲九江之人,其家小皆在九江。可遣數名精幹之人渡江,於呂布營中散播謠言與思鄉之情。如此,呂布軍心散矣,欲擒之不難。”

“奉孝之言,正合我心。”

南岸張遼大營

“張將軍,士卒多有逃亡者,如之奈何?”曹操的計策實施,張遼軍營中很快便佈滿了思鄉之情,士氣大降。而且士兵也知道了廬江已經沒人的情況,開始擔心軍糧的問題,紛紛向北逃跑。

張遼沒有辦法,只能向呂布稟報情況。呂布向陳宮問計,陳宮說道:“已至絕境,只可行險。將軍可將衆家小安置於皖城,以安衆人之心。”

陳宮已經知道上次呂布爲什麼不肯出城作戰了,這次陳宮首先便要讓呂布將家小安置在後方。

陳宮繼續說道:“可令文遠將軍渡河擊曹操,敗歸舒城。將軍於舒城外山谷之中埋伏,多備引火之物。待曹操大軍至此,燒之,或可有一線得勝之機。”

“曹賊奸詐,詐敗之計恐未可行。”

“非是詐敗,乃真敗耳。”陳宮說道,“九江之兵軍心已喪,遣其兵往攻曹操,則必敗。兵敗則曹操必不疑慮,曹操引兵追擊則必中伏。伏兵之計若成,溫侯可驅兵北上,淮南將復爲溫侯所有。”

情況非常不樂觀,即便是這樣的破釜沉舟之計,呂布考慮了一會也只能認可。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呂布開始將舒縣中的九江兵調往張遼大營,隨後將張遼大營中的本部兵馬調回舒縣,並讓他們埋伏在北門外山谷裡。

一切準備就緒,張遼開始率軍向北岸進攻。爲了使突襲更真實,張遼出兵的時候是半夜。

張遼的這次突襲確實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曹操完全沒想過張遼會渡河進攻,險些讓張遼率軍殺入營中。

不過到底是曹操的兵多,前營混亂的時候,後營已經穩定了下來。在曹操的率領下,曹軍包圍了張遼突襲的兵馬。

張遼也不遲疑,丟下包圍圈中的士兵便向南渡河逃跑。張遼逃跑讓九江兵不再堅持,他們紛紛向曹操投降。

張遼的兵敗讓曹操認爲渡河的時機到了,曹操讓夏侯惇爲前部渡河,果然如曹操所料,完全沒遇到呂布軍抵抗。

未免夜長夢多,曹操率大軍直撲舒縣。如此順利的局面讓郭嘉有一絲不真實感,但他又不知道哪裡不對。

直到夏侯惇前部衝入舒縣北門山谷,郭嘉才反應過來。張遼這樣謹慎而且忠義的人,怎麼可能冒然偷襲曹軍大營,一遇包圍又丟棄部下逃跑呢。

要知道當年在兗州,張遼可是好幾次爲了救出被圍的友軍,孤身衝陣救人的,這次張遼的行爲完全不像是張遼的風格。

郭嘉見山谷地勢險要,馬上反應過來,喊道:“主公不可入谷,入則有失!”

郭嘉的話曹操還是非常信任的,馬上下令全軍止步,同時讓人叫回夏侯惇的前部。

埋伏于山谷中的呂布和陳宮見曹操大軍不動,夏侯惇又有退出山谷的意思,陳宮明白不能再等了,他示意呂布可以出擊了。

呂布高聲下令,火箭向夏侯惇的前鋒射去,頃刻間山谷中大火漫山遍野,喊殺聲也震天動地。

夏侯惇的前鋒被呂布伏兵的打擊打懵了,兵士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呂布也率軍向夏侯惇衝殺過去,夏侯惇沒有辦法,只能率軍向後方逃跑。

山谷中的景象讓曹操也嚇出一身冷汗,慶幸郭嘉提早出聲,要不然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曹軍雖然主力損失不大,可呂布驅趕的敗軍向着己方衝來。曹操來不及反應,軍陣被敗軍衝動,曹操只得下令全軍後撤。

呂布從天明追殺到天黑,看起來是戰果斐然,其實曹操後軍都是主動撤退,人員損失不大。

呂布收兵,哈哈大笑,說道:“公臺妙計,曹賊如喪家之犬。明日本將軍便殺回淮南。”

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