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

孫策看着手上寫着孫權萬餘士兵在廣陵全軍覆沒的消息,向周瑜問道:“不想徐州區區一郡太守就有如此之能,二弟部下皆喪,江東有危,如之奈何?”

“孫校尉兵敗,江東空虛,如此看來,不得不返。”

“黃祖兵敗,正是爲父報仇之良機,如今……”孫策惱怒了一陣,最後也只能嘆了一口氣。

周瑜說道:“欲返江東需與呂布停戰,只恐呂布不從。”

“報主公,呂布遣使至此。”

“哦?請!”

“在下魏越,乃我主帳下一小卒。今奉我主之命來與孫將軍議和,兩家罷兵,不知孫將軍意下如何?”魏越向孫策施禮後說明了來意。

“呂布無故攻我,佔我舒城,有何罷兵可言?”

“孫將軍何必詐在下,在下聽聞江東之衆攻徐州,爲徐州所破。又聞劉備惱怒江東乘其北上之時襲其後,欲先平江東,後戰袁紹。孫將軍大軍在外,江東空虛,若劉備虎狼之師過江,江東如何能敵。”

周瑜說道:“我江東帶甲數十萬,何言空虛。劉備無水師,我江東水師縱橫大江,劉備軍如何得過大江。恐是曹操復來,汝主不得不回。”

被周瑜說了這麼一句,魏越的臉色不太好看,周瑜從魏越的臉色中看出,自己猜測的是對的,曹操真的再來了。

魏越說道:“我兩家皆有大難,何不聯兵共抗大敵。爲表誠意,我主願將襄安、臨湖二城送與孫將軍。”

“恐是汝主無力守此二城,故做慷慨。”周瑜見魏越想反駁,沒讓他說出來,周瑜繼續說道,“但休戰確使兩家受益。”

孫策說道:“汝可回覆汝主,即刻讓出二城,兩家就此罷兵。至於結盟之事,容後再議。”

“如此,在下告辭。”

孫策急着答應呂布的議和,不但是因爲議和確實是兩家受益,還因爲黃蓋在帳外等候,一臉急切的表情。

見魏越離開,黃蓋進帳說道:“主公,德謀(程普)傳信,劉表不甘黃祖之敗,令從子劉磐寇亂豫章。”

孫策拿起程普的信件觀看,因爲孫策也是剛剛接手豫章,還有許多地方沒有完全消化。劉磐就乘機從長沙進攻,現在已經攻下了豫章郡最西面的艾縣。

程普手上一共只有五千人,又要守柴桑這個大江要點,又要安撫豫章諸縣,人手不足,所以向孫策求援。

“公瑾,如何處置?”

“劉表方敗,長沙之兵必不多。可令幼平、率水師五千守柴桑,再令德謀守海昏,黃老將軍巡視豫章諸縣,豫章之地無憂矣。待退得徐州之兵,復攻江夏不遲。”

“善!”

孫策按照周瑜的謀劃安排,並留李術率兵三千守皖城。孫策率大軍來到襄安和臨湖兩縣,果然兩縣四門大開,呂布軍早已離開。只是孫策進城之後才發現,兩縣的人已經不剩下多少了。

呂布雖然讓出了兩城,但依陳宮的提議,在兩縣中大肆宣揚孫策劫掠舒縣的事。百姓聽到這些,呂布再一鼓動,自然有許多人跟着呂布遷徙了。

孫策雖然氣憤,不過他也知道當務之急是應對徐州的進攻,老家還是第一位的。兩縣沒了多少人,孫策留下一千士卒守衛,帶着大軍趕回江東了。

不久前,袁紹進攻劉備的消息傳到許都,這樣的大事,曹操自然要召集衆幕僚商議。

曹操讓人讀完袁紹的檄文,程昱說道:“袁紹與劉備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主公可坐看兩家廝殺,收漁翁之利。若劉備勝,則攻袁紹;若袁紹勝,則取徐州。”

“不可!”荀彧和郭嘉異口同聲說道。

“不好!”鮑信豁然起身。

“允誠,何故如此?”

鮑信來到地圖面前,向曹操說道:“不可使袁紹攻劉備,袁紹攻劉備必敗。若劉備勝,其世祖(劉秀)之勢成矣。”

“允誠怎知劉備必勝?”

鮑信沒有回答曹操的問題,而是郭嘉說道:“主公,袁紹多有其敗處,況袁紹方平公孫瓚,又與劉備爭雄。將士看似士氣高昂,實則已至強弩之末。而劉備則不然,劉備雖遭袁術大軍進攻,可旬日袁術便敗,劉備之兵未逢苦戰。袁紹強令進兵劉備,劉備可以逸待勞,勝之不難。”

荀彧說道:“袁紹方平幽州,尚未安撫人心便急於攻青州,何其愚也。宗正劉伯安尚在青州,據聞公孫瓚之子亦在劉備帳下。若劉備大軍攻渤海,而後使劉伯安與公孫瓚之子入幽州,幽州豈不簞食壺漿以迎劉備。袁紹名爲以三州之衆敵二州之人,實則以冀州疲憊抗三州精銳,敗亡只在旦夕。”

“諸君所言甚善。”曹操問道,“如此吾當往攻何處?”

“徐州!”這下連程昱都和郭嘉、荀彧一起說了。

曹操問道:“袁紹敗亡在即,何不北攻以謀冀州,反攻強敵劉備之徐州乎?”

郭嘉說道:“若主公強,劉備弱,則應攻袁紹,如此方能奪冀州。而今劉備強,若與其合,無異於與虎謀皮,取死之道。”

“若攻徐州,有何妙計?”

“可遣使結江東孫策,使其攻廣陵,主公攻小沛,徐州腹背受敵,可下矣。”

曹操點了點頭,也有些奇怪,鮑信怎麼一直不說話,轉頭過去發現鮑信還在看着地圖。

曹操問道:“允誠,奉孝之計可行否?”

曹操連叫幾遍,鮑信纔回過神來,說道:“孟德,恕罪。”

曹操又向鮑信說了一通郭嘉的計謀,鮑信說道:“奉孝之計確爲良策,然孟德有孫策爲援,劉備亦可另尋他人。”

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