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

沮授說道:“主公,我軍只有十萬之衆,劉備亦有十萬之兵。當先探明敵情,方可議破敵之策。”

“還用汝說?”袁紹一臉不耐煩,讓斥候向沮授再彙報一遍劉備軍的情況。

“沮先生,劉備令太史慈率軍一萬屯鬲城,令張飛率軍一萬屯樂陵,自領軍三萬屯平原。”

“汝常言劉備兵精糧足,今我大軍百萬南下,劉備只率區區五萬兵相迎,何足備可言。”

袁紹這段時間非常不待見沮授,因爲沮授時不時就來勸他暫緩進兵,冒然進攻于軍不利。青州商道斷了,沮授想讓袁紹等青州民心不穩的時候再進攻,但袁紹怎麼可能聽他的呢。

“這……”沮授說道,“此必是劉備驕兵之計,主公不可輕言進兵,攻則必敗。”

“放肆!”袁紹終於爆了,來的路上袁紹不知道劉備的詳情,所以一直壓着胸中的怒氣。現在得知劉備的虛實,沮授還在說不吉利的話,袁紹讓人趕走了沮授。

袁紹惱怒不想議事,便讓諸人散帳。袁紹的部下一一離開,最後郭圖又轉回帳中,說道:“沮授監統內外,威震三軍,若其浸盛,何以制之?夫臣與主不同者昌,主與臣同者亡,此黃石之所忌也。且御衆於外,不宜知內。”

袁紹也覺得沮授太放肆了,便將沮授監軍的職位分爲三都督,讓沮授、郭圖和淳于瓊分別統管一軍。

沮授和田豐兩人,最開始在袁紹帳下也是時不時稱讚袁紹,拍袁紹的馬屁的。就像田豐言必稱袁紹英明神武,沮授也對袁紹的觀感非常好。

但這段時間袁紹的行爲讓他們兩個覺得袁紹變了,不再是原本那個天下士人首領,意氣風發的好主公了。尤其是對於麴義的處置,完全可以說是袁紹逼反了麴義。

袁紹逼反麴義,又強要進攻劉備,讓田豐大失所望,田豐便開始不再恭維袁紹,話語間也沒有了原本的恭敬。所以袁紹特別彆扭不爽,腦子一熱便將田豐關了起來。

田豐的遭遇讓沮授有了兔死狐悲的感覺,他也不再恭維袁紹,每次袁紹有什麼不對就馬上諫言,要是袁紹不聽,他便不停的勸諫袁紹。

袁紹分權的命令傳到沮授手中,他也沒說什麼,只是嘆了口氣。

第二天,袁紹再度召衆人商議。許攸說道:“太史慈偏師孤懸鬲津河北岸,可先拔鬲城,而後攻平原。”

“不可!”沮授說道,“劉備屯兵鬲城,其意在渤海。若主公攻拔鬲城,劉備北上無望,必率軍西進。如此,鄴城危矣。”

“一派胡言!”許攸說道,“劉虞、公孫續皆在青州,若我等無備,使劉備奪得渤海,其令此二人往幽州,則幽州亂矣。”

逄紀說道:“冀州人心皆在主公,劉備輕易不可下。而幽州方平,若劉備使劉虞往幽州,幽州將亂也。公子正於幽州統兵,幽州若亂,公子豈不危矣。”

袁紹原本是讓袁熙去幽州統管,並在幽州徵兵的,袁紹的妻子爲了讓袁尚更好的提高聲望,便讓袁尚告袁紹,使他也去幽州幫忙。袁紹特別喜愛這個貌美的小兒子,見他那麼上進,便答應了他。

現在逄紀一說,袁紹便想起來,袁尚還在幽州,如果讓劉備打通了去幽州的路,不是讓袁尚處於危險的境地麼,袁紹不能答應。

袁紹對沮授說道:“汝勿復多言。”

袁紹又向許攸問道:“欲下鬲城,有何妙計?”

許攸笑着說道:“劉備令太史慈守鬲城,必是想以此與平原成掎角之勢。然兩地隔河相忘,行軍不便。可令一將爲先鋒,直奔平原北面鬲津河,使劉備不敢妄動,再遣二將分往樂陵、鬲城。如鬲城亂,則攻鬲城;如樂陵亂,則攻樂陵。此二城但有一處攻下,劉備軍必亂,青州人心亦亂也。”

袁紹點了點頭,說道:“顏良!”

“末將在!”

還沒等袁紹下令,帳外蔣奇跑進來,袁紹見蔣奇滿臉血污,問道:“義渠(蔣奇,字義渠,被袁紹任命爲後軍及運輸部隊總管將軍),何以如此?”

蔣奇說道:“報主公,糧草於甘陵城外爲劉備軍所劫!”

蔣奇到來之後,袁紹問道:“甘陵臨近平原,我令汝運糧不得過甘陵,緣何今日糧草於甘陵城外被劫。”

甘陵國和平原中間除了有一條大河故瀆,可以說是一馬平川,袁紹自然怕劉備的騎兵劫糧,所以袁紹讓蔣奇從清河西岸繞到漳水,再運到南皮。

這段時間時常下雨,冀州道路難行,蔣奇運糧也十分辛苦。蔣奇又一次運糧途中,便想直穿甘陵國,將東武城縣作爲糧草的中轉站。

古代行軍時,除非特殊情況,或者長途奔襲。統帥爲了糧草安全,一般不會將軍糧全部一起長途運輸,而是會找幾個中轉站,然後分批將糧草從一個點運到另一個點,然後再運送入軍營。

蔣奇將糧草從鄴城送到廣宗縣,便想將甘陵國北面的東武城縣作爲下一個中轉站,沒想到第一批糧草就被劫了。而且這次劫糧的主將是趙雲,蔣奇能逃回來報信已經是好運了。

趙雲加入劉備帳下後,劉備爲了讓趙雲立功,同時也爲了摸清甘陵國的地形,便讓趙雲率一軍輕騎到甘陵國偵查。趙雲到了東武陽城附近,剛好碰到蔣奇的運糧隊。趙雲也沒有猶豫,率軍直攻蔣奇。

蔣奇本想以糧車當外盾,拖延時間等趙雲自己退兵的,畢竟趙雲也算是孤軍深入,不可能久戰。

“汝不遵我令,致使大軍未戰而糧草先失,該當軍令!”

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