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

“憲和可是言近日我增收田稅之事否?”

“然也。”

劉備在青州的時候,青州經過黃巾混亂,各地士人、豪強大都破敗了,少數幾個留下來的,自家的土地也不多,所以劉備沒有動作。

等劉備佔領徐州,徐州這裡世家林立,加上陶謙只重小人,徐州除了少數幾家還有品德外,其他士人全部只重個人家族。徐州土地兼併非常嚴重,而且土地兼併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這當然是劉備不能容忍的,所以劉備想到了收稅的方法。在青州,因爲這些年劉備的治理,加上本身大地主就比較少,所以青州百姓大部分都是中農(家產十萬錢以上),小部分是富農(家產百萬錢以上),而貧農是沒有的。

劉備只有青州的時候是完全不收稅的,徐州的情況發展出來,劉備就開始向富農和以上的階層收稅。

當然劉備不是像漢武帝一樣算全部家產,家產多的就要收稅,劉備是以田地爲本收稅。

青州經過開荒和士兵等分田,中產家庭(家產十萬錢)的田一般在二百畝左右(四頃,漢五十畝一頃,漢一畝是現在一畝的三分之二),富農(家產百萬錢)的田則在十頃左右(劉備規定不允許蓄漢奴,家中勞力減少),只有少數家族田在三十到五十頃,極個別在五十頃往上。

漢朝很多年的政策,只有家產在十萬錢往上的人家纔有做官的資格。青州百姓最開始非常拼命,就是要將掙到十萬家產,到了中產階層後便有許多人沒了動力(所以大部分是中農)。

劉備按照青州的情況,重新制定了田產稅收。十頃以下不收稅,十到三十頃收2%,三十頃到五十頃收4%,五十頃到一百頃收10%,同時不再發放農業補貼,一百頃往上以每百頃增加10%,上不封頂(也就是說家有千頃,稅收100%)。

劉備收稅只收田產,其他家庭商業收入是另一種稅收。劉備的田稅一經發布,青州沒有任何動靜,因爲大部分人還是不用交稅。少部分交的那些稅比漢文帝、漢景帝時期三十稅一還少,還不要說沒有其他徭役和人頭稅了。

但徐州就不一樣了,徐州快發展成沒有自耕農了。劉備剛進入徐州的時候,要不是曹操在西面屠戮,連士兵想分田都不夠。

像糜竺這樣,家有數萬奴僕,良田不計其數的豪族都有好多個,其他家有千頃的人家也不只番幾。

糜竺收到劉備田稅的文書也非常頭疼,糜竺是明白劉備抑制土地兼併的想法的,但有許多人是不明白的,還有許多人即便明白也不願意的。

爲了徐州的安定,糜竺請求劉備暫緩實行田稅政策,讓各家有時間能把家產重心遷移到商業方向。徐州那些人,經過與劉備長時間的相處,也明白了劉備的爲人。

劉備能容許一個富可敵國的商人,但絕不容許有一個據地萬頃的大土地主。可在漢朝,土地纔是最保值的東西,普遍士人都明白商戶的錢都是空中樓閣,說給你砸倒就砸倒了。

糜竺留給徐州人轉移資產的時間,各家都不領情,反而讓他們開始從各方向想辦法,逼迫劉備收回命令。

鼓動歸鄉百姓索要原本的土地便是他們的一小招,這樣的問題按理說非常小,各地管事的人就能解決,但他們不但不作爲,還將事情鬧大。

聽完簡雍的解釋,劉備感覺徐州有不穩的趨勢,一瞬間劉備有放棄田稅的想法。但理智拉住了劉備,如果這次放棄,不但徐州情況惡化,就連青州也會受到感染。畢竟有錢買地,是古代最穩定的投資。

“憲和,計將安出?”

“玄德大軍在手,何必憂慮?”

劉備自己可能沒有發覺,但簡雍非常明白。劉備募兵時的高福利舉措,募來的士兵大部分家中資產都很少,劉備田稅的政策對士兵的家庭影響非常小。所以軍心在劉備這裡,只要劉備自己不亂,徐州那些人蹦躂不了幾天。

簡雍讓劉備不用多管,只要到了和糜竺約定的時間正常收稅,那些大地主自然會屈服。

想想數千頃良田,辛苦勞作一年,全部收入被收稅,除了賣田或拆分家族也只有造反一條路了。(或許可以假意分家,但人是自私的,假着假着就真了。)

“以不變應萬變,好計!”

“玄德,徐州之事可暫放,無田可分乃是頭等大事?”

“青州荒地甚廣,何謂無田?”

“利口策之事,玄德忘卻否?”

劉備當年非常在意人口,出臺了許多鼓勵生育的政策,畢竟劉備什麼都不缺,就缺人口。

在劉備治下,只要生育第三個孩子(不分男女),這個孩子就全部由劉備供養,還給這家送馬匹(飼料由劉備提供);有四個孩子,那所有孩子都由劉備供養,教育支出也全部由劉備出(入學不收束脩,但買書、紙等還是要錢的);有五個孩子,全家都由劉備供養;有六個孩子,直接送十萬錢(加人加錢,上不封頂)。

不愁吃、不愁穿,沒了生存壓力,在這個夜晚沒有娛樂的年代,青州的新生兒非常多。青州雖然地廣,但劉備分田也不少,所以簡雍才擔心新一批人口長成,青州就沒田分了。

(對比後世青州一億多畝的耕地面積,加上相應的係數,按劉備分田的方法,青州只能分兩百到三百萬人。)

“不想匆匆數年,幼兒便要長成,確當爲後世計。”

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一章 高唐令第七十章 昌豨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五十章 劉表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