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

“報大將軍,呂布乘夜偷襲東營,東營守將李豐求援。”

“令其不必慌亂,本將早有準備。”

張勳雖然詫異呂布不是進攻他的大營,而是進攻東營,但張勳一早有被偷襲的準備,沒有慌亂。張勳帶着橋蕤支援東營,同時讓西營的士兵也跟在他們後面。

張勳率軍到東營,見呂布軍還被擋在營門外,送了一口氣。

張勳說道:“敵軍中計,破敵就在今日,諸君進攻!”

張勳的士兵以爲呂布真的中了計,東營的士兵也見到援兵到達士氣高昂,也衝出大營進攻呂布。

“高順斷後,各軍向北,不可慌亂。”

張勳見呂布向北逃跑,也不進城更加高興。他說道:“令左營樂就攻相縣東門,餘衆與我追殺呂布。”

“是!”

自認爲呂布斷後的士兵很快會潰敗,可張勳連攻數次,怎麼也拿不下來。

沒多久,張勳聽到東面傳來馬蹄聲。張勳臉色變了,趕忙問道:“何處來兵?”

斥候也正好向他彙報:“報大將軍,東面乃呂布大將張遼率衆殺來。”

張勳一聽不是劉備的兵馬,送了一口氣,說道:“樑剛擋住來軍,餘衆奮勇殺敵,待先殺呂布,其餘兵馬容後計較。”

張勳想先擊敗呂布,但是他太高估手下的士兵了。呂布見張遼殺到,下令高順向前推進。張勳的士兵不要說先進攻了,高順的反擊連擋都擋不住。

夜間作戰本就混亂,加上張勳爲了追殺呂布,自身的陣型早就沒了。樑剛率軍抵擋張遼,被張遼兩撥箭雨下來反而先潰敗了。

前軍被高順擠壓,後軍又被張遼襲擊。張勳沒了最初擊敗呂布的雄心,帶着親衛又開始逃跑了。

主將逃跑,士兵沒了戰心,紛紛跟着向南面逃跑。

相縣中的陳宮見張勳大軍潰敗,也開東門殺出,樂就沒有防備,被陳宮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加上友軍潰逃,帶動了自家士兵,樂就也只能敗退。

城外大勝,呂布一路驅趕敗軍。雖然時間已經到了二月,可河水還是刺骨,袁術的士兵又在睢水淹死許多,也有一部分士兵投降呂布。幸好張勳過睢水時搭建的浮橋還在,張勳能帶着萬餘敗軍逃回淮南。

“報主公,大將軍被呂布擊敗,兵馬損失極多。現領萬餘將士於當塗縣駐紮,請主公支援。”

“廢物!回覆張勳,無援可派,令其阻攔呂布,不可使其渡淮水,否則夷三族!”

“是。”

“報主公,陳國爲曹操所佔,曹操大軍已逼近淮南。”

“速召衆卿議事。”

“是!”

袁術自從稱天子,治下的許多人都以各種理由離開袁術,留下的人不多,還有一些只是阿諛奉承之輩。

“衆卿何故不言,有何對策快快道來。”

衆人沉默了一會,還是閻象上前說道:“呂布、曹操,西、北兩面來攻,前方數敗,兵無戰心,不可力敵,只宜堅守,待其糧盡,敵軍自潰。”

“就依卿之言。”袁術見其他人也沒什麼辦法,只能下令死守。

袁術不出擊,呂布那邊沒了辦法。呂布進攻的地方正好在渦水和淮水的交界,南岸張勳還在塗山上居高臨下。一時間,呂布被擋在淮水北岸不得寸進。

“公臺,張勳據淮堅守,如之奈何?”

“不想袁術之兵尚有鬥志,如今只得先東往,收復失地,再伺機於淮水下游偷渡。”

“也只有如此了。”

呂布率軍離開,讓張勳鬆了一口氣,但數次兵敗也讓張勳不敢再輕敵怠慢了。張勳在當塗縣和鍾離縣(鍾離縣東面就是徐州的淮陵縣,張勳認爲呂布不敢從徐州借道)之間佈滿哨探,還將大軍一分爲二,在兩縣駐紮。

呂布那邊被擋住去路,曹操這裡同樣沒有進展。只是曹操比呂布好點,曹軍還能渡過淮水,包圍壽春。只是壽春太堅固了,壽春城中還有五萬多兵馬守城。

袁術在城中完全不管曹操的誘敵之計,就是死守。壽春離開淮水有一段距離,而且淮水還在枯水期,也沒辦法水攻。曹軍只能包圍壽春,時不時的攻一次城。

曹操召衆幕僚問計,鮑信說道:“袁術據城死守,壽春城堅,急切不得下。而呂布在北,攻城略地,倘其舉兵西進,是擾我豫州也。可分兵譙城(豫州治所),以防呂布。”

郭嘉說道:“袁術窮奢極欲,只餘壽春一城,必不久持。我軍可圍而不攻,日久城中必亂。只是嘉聞劉玄德亦舉兵來攻,主公不得不防。”

曹操點了點頭,想了一會說道:“傳令許都文若,請陛下下詔,令劉玄德固守青、徐州不得妄動。允誠(鮑信),你可率部往譙城,以防呂布。”

曹操不再攻城,圍城的士兵也減少了,袁術沒了緊迫感,又把曹操和呂布大軍拋之腦後。袁術和往常一樣驕傲放縱,荒y奢侈,姬妾幾百個,個個身穿綾羅綢緞,每日美食佳餚不斷。

而部下士兵飢一頓,飽一頓,袁術也完全不管,袁術的部將也開始貪污只顧自身。只是壽春底子厚,一時間這些問題沒有發酵出來。

廣陵郡廣陵縣

“報主公,牽將軍收復堂邑城,正在回師途中。”

“好!牽弟不負我望!”

“玄德公洪福!”陳登說道,“昔曹賊攻徐州,徐州百姓多有逃難江東者。今玄德公治徐州,徐州物阜民豐,望令傳各地,召徐州之民返。”

“此乃善舉,元龍爲廣陵太守,可便宜行事。”

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