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

“報主公,帳外有一人言與主公舊識,求見主公。”

“請。”

“你是……?”劉備想了半天也沒想起這人是誰。

“是你!”一旁的牽招卻先叫了出來,“主公,此人乃昔日雒陽城外山賊。”

牽招這麼一說,劉備就記起來了。當年劉備去接牽招的時候,牽招正護送他老師的靈柩返鄉,半路被這個山賊搶劫。

“壯士來此有何求?備當努力爲之。”

“小將輾轉多地,幸得楊將軍收留,於袁術帳下。不想袁術此人,叛漢自立,楊將軍欲投皇叔,又恐皇叔不容,故遣我至此說情,望皇叔收留我等。”

劉備早就從斥候那裡得知袁術派楊奉率軍和自己作戰,本想讓牽招出擊的,既然楊奉要投降,劉備當然答應了,正好減少死傷。

“壯士可回覆楊將軍,不必疑慮。楊將軍既能去國賊袁術而投備,備自當恭迎。”

“謝皇叔,小將即刻回返。”

楊奉得知劉備願意收留他們很高興,便率軍來到劉備軍營,見劉備果然出營相迎,放下了心中僅有的擔憂。

袁術得知楊奉他們投降劉備又氣的吐血了,但現在他已經無兵可派了,只能寄希望於張勳擊敗呂布後,再回軍與劉備交戰。

袁術在這裡頭疼,遠在許都的曹操這段時間也不好過。

曹操剛迎劉協定都許都,爲了許都四周的安全,便連續平定了汝南、潁川一帶的數支黃巾賊。收繳黃巾賊的牛用作屯田,黃巾賊的家屬當屯民,黃巾賊當屯田兵,勢力又得到一定的提升。

期間,曹操聽聞劉表有意進攻許都,奪取劉協,便率大軍進攻南陽。

面對曹操大軍,張繡向賈詡問計。賈詡說道:“曹操勢大難敵,不若降曹。”

張繡最開始也不想當劉表手中的刀,覺得投降曹操也是個好主意,便同意了。

曹操的大軍剛到淯水便見到了張繡的使者,曹操見張繡不戰而降便有些輕視張繡,曹操前段時間一帆風順也讓他又開始飄起來了。

曹操進城,見到張濟的妻子鄒氏。若曹操只佔張濟的妾,那還好說。佔了張濟的妻,那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了。在漢朝,夫和妻兩人的地位是差不多的。曹操佔了鄒氏,不但侮辱張濟,同時也侮辱了張繡。

曹操攻下宛城沒有就此停下腳步,他又率軍向南,準備拿下南陽全境。

賈詡找到張繡,說道:“可上告司空,屯軍兩翼,爲大軍護衛。”張繡雖然不知道賈詡爲什麼讓自己這麼做,但常年的言聽計從還是聽從了賈詡的勸告。

張繡找到曹操,想讓他的士兵作爲左右兩翼護衛軍。曹操這會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沒有多加考慮就答應了,可曹操還留了一手,讓張繡的士兵不得着甲,鎧甲全部留在中軍輜重隊。

曹操進軍南陽的時候,發現張繡手下有個猛將胡車兒,他非常喜歡,常常給胡車兒送金銀。這件事讓張繡發現了,張繡覺得曹操想讓胡車兒殺自己。

前面被辱,現在又有生命危險,張繡自然要想辦法自救。張繡找到賈詡問計,賈詡說道:“將軍之兵皆屯要害,可出奇掩之,曹操必敗。”

這時張繡才明白爲什麼賈詡要讓自己把士兵屯在曹軍左右兩翼,賈詡早就看出張繡會反叛,一早留了一手。

張繡又想到自己的士兵沒有鎧甲,又問賈詡。賈詡說道:“曹操不知將軍之意,將軍可當面訴苦,事必成。”

張繡找到曹操說道:“車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張繡以鎧甲過重,輜重難行,害怕延誤戰機爲由,請求讓士兵穿着鎧甲趕路。曹操果然如賈詡預料的一樣,相信了張繡的哀求,同意了張繡的請求。

當天夜裡,張繡便率軍突襲了曹操大營。曹軍被“友軍”攻擊,馬上大亂,自家士兵都不聽從自家將軍號令。

身爲曹操護衛首領的典韋非常警覺,張繡軍突襲的時候,他就反應過來了,馬上帶着數十名親兵堵在了大營門口。

典韋威武非常,一戟便能砍斷數十杆長矛,大營門口空間又小,一時間張繡軍不能攻入大營。張繡只得從其他門攻入大營,大營士兵也因爲張繡的叛亂引發譁變,開始內訌。

曹操沒辦法收拾局面,只得先率親衛逃跑。可座下的寶馬絕影被流失擊中,沒走幾步便死了。曹操的兒子曹昂便將自己的馬讓給曹操,自覺斷後,給曹操創造逃生的機會。

曹操沒逃出多遠,張繡的士兵就追來了。曹昂反身死戰,最終寡不敵衆,死於亂軍之中。與曹昂一同死的,還有曹操的從子曹安民(曹嵩小兒子曹德的兒子)。

大營正面的典韋此時也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身邊的親兵早就全部死光,只留他一人死守大門。

張繡見典韋勇猛,想要生擒他,可士兵完全不能近身,張繡只得放棄生擒的打算。被圍攻的典韋身披數十創,鮮血的流失讓他漸漸沒了力氣,最終死去。直到典韋死後,張繡的士兵纔敢上前,將他斬首。

張繡突襲曹操,擊敗了曹軍,率軍追殺曹操。幸好于禁治軍嚴謹,其他部將的士兵混亂的時候,唯獨他的士兵沒有慌亂。

這些士兵在於禁的帶領下築濠溝,修建防禦工事,在張繡追殺來時,擋住了張繡追兵。張繡兵少,不敢和于禁死拼,便撤退了。

曹操決心出兵袁術,又聽到袁術大軍五十萬出征徐州的消息。曹操心情好轉,召衆幕僚商議,說道:“袁術大軍往攻徐州,我可坐山觀虎鬥。”

曹操剛經過宛城之敗,還沒有緩過氣來,想利用袁術和劉備兩家相鬥,漁翁得利。

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八章 求援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八章 求援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六章 黃巾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一章 高唐令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