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千里奔襲

“大哥,讓我去。”關羽和張飛一起向劉備請令。

“此次進兵爲兄一人前去即可。”劉備抓着關、張二人的手臂說道,“高唐至關重要,丟不得。”

“大哥,不如由二哥守城,我隨你去。”張飛最後還想和劉備一起去,保護劉備的安全,不過劉備以沒人訓練士兵爲理由拒絕了。

第二天,劉備召集了最早跟隨自己的一軍人馬,公孫越經過一天的休息也精神煥發。

“爲兄離開後,三弟切莫鞭打士卒。”

“曉得了,大哥放心。”

劉備和大哥告別之後出發了,經過簡雍提醒,劉備帶上了沒有注意到的行軍帳篷。

管子城

“主公,城中糧草將盡。”公孫瓚手下大將嚴綱向公孫瓚彙報了這個不好的消息。

單經說道:“主公,烏丸丘力居連日圍城不攻,必想困死我軍。”

“我豈不知,可惜無有後援,城中兵少,衝殺不出。”公孫瓚憤恨的敲了敲城牆,“若我得脫此難,他日必殺光這幫蠻夷,以泄吾恨!”

田楷說道:“不知公孫將軍求援是否順利?”

嚴綱說道:“我料公孫將軍即便向劉虞求援,劉虞也未嘗能率軍前來。劉虞方任幽州牧,尚未到任,手中亦無兵馬。”

“唉!”公孫瓚嘆氣道,“讓城中將士殺馬煮皮革而食,就言援軍不日即到,再堅守數日。”

正當公孫瓚一籌莫展的時候,經過五天長途跋涉,死了數千戰馬的劉備已經來到管子城外30裡之地。

“玄德公,請速下令進攻,救援我家大哥吧。”得到斥候傳回公孫瓚還堅守管子城的消息後,公孫越有些急切的向劉備說道。

“關心則亂,將士們連日行軍早已疲憊不堪,馬力亦窮。若然即刻進攻,勢不能穿魯縞。伯圭兄能堅守至今,亦不差半日。”劉備安頓士兵休息,又向公孫越說道,“我等就地修整,三更造飯,四更進攻。進攻之時,小將軍可率先前往城下通傳,使伯圭兄裡應外合,脫困而出。”

時間來到晚上,休息了一整個白天的士兵已經恢復了一些元氣,在各自戰友的幫助下檢查着裝備,並餵飽了一路輕裝簡行的戰馬。

四更天一到,劉備就率軍向管子城衝去。裝備有馬蹄鐵的戰馬奔馳聲響比普通戰馬大數倍,劉備軍一動,包圍的丘力居就發覺了狀況。

烏丸這些年本身也不好受,連年寒冬把牛羊凍死大批。他們雖然把公孫瓚包圍在了管子城,但是他們本身也沒有了多少糧食,士兵也大都疲憊不堪。甚至每日的斥候巡邏也是應付了事,要不然也不會發現不了30裡外的劉備大軍。

其實烏丸本身不想也不敢和漢朝爲敵,這些年漢朝雖然經過黃巾之亂元氣大傷,但是對付他們這些連鐵器都沒有多少的外族還是很輕鬆的。

主要常年和他們烏丸交易的張純、張舉等人反叛漢朝,丘力居若是立馬撇清和張家的關係,他手下的牛羊就賣不出去,那他的部族就要餓死更多人了。

所以丘力居不得不幫助張純作戰,加上公孫瓚這個對外異常殘酷、堅決的人,丘力居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劉備的突然襲擊讓烏丸圍城的士兵大驚失色,尤其是四更天正當人困馬乏的時候。

按劉備原本的意思,這一次作戰主要是爲了救援公孫瓚,只要救了公孫瓚就行,殺敵不是主要目的。

但讓劉備沒想到的是烏丸的戰力低的讓人不敢相信,這一次劉備的士兵只穿了一身筒袖鎧,即便如此,烏丸士兵射來的骨質箭也毫無作用。

難得一些箭矢射中劉備軍士兵的腿部也沒能讓士兵喪失戰鬥力,而是激發了士兵更多的兇性。

公孫越也非常順利的來到管子城下,他向城中大喊:“我是公孫越,援兵已至!大哥,快出城作戰!”

其實不用公孫越說明,公孫瓚早就看出了烏丸人的混亂是真混亂,而不是誘敵之計,他早就讓士兵準備了。公孫越的到來,讓公孫瓚的士兵士氣更甚。

另一邊,在劉備指揮下的幾撥人馬四處放火,烏丸的混亂已經演變成了潰散。

原本只想着救人的劉備已經不自覺的開始追殺烏丸敗兵,主將劉備都這樣,更不要說普通的士兵了。還好劉備及時清醒過來,讓人吹響集合的號角。

不久之後,戰場恢復平靜,劉備的士兵們正在打掃戰場,公孫瓚的士兵則在狼吞虎嚥的消滅着煮熟的馬肉。

公孫越引着公孫瓚來到劉備身邊,公孫瓚看到劉備後,馬上來了個熊抱。

“多虧賢弟,兄才脫此大難。大恩大德,沒齒不敢相忘。”公孫瓚一邊說着還一邊拍打着劉備的後背。

“伯圭兄言重了,兄有難,弟義不容辭。”

戰場大勝讓衆人都異常欣喜,經過修整之後,劉備和公孫瓚帶着大軍向右北平郡返回。

“主公,屬下常聞主公說起劉玄德,言此人雖家貧但有雄心壯志。可如今劉玄德爲何戰馬如斯之多,還送與我軍千匹。”嚴綱問道。

“或得奇遇,有他人資助。”

劉備和公孫瓚在右北平郡住了一天後就開始回返,臨行時劉備把一些受傷和掉膘嚴重的馬匹送給了公孫瓚,公孫瓚也給了劉備很多糧草用於行軍路途消耗。

同時劉備也向公孫瓚要了一些訓練騎兵的將士,公孫瓚沒有推辭,讓範方領隊,一行五十人加入了劉備軍中。

南面大路上,士仁來到劉備身邊問道:“主公,爲何把戰功首級皆讓與他們?”

“怎麼,我不曾爲爾等計功不成?”

“主公確爲我等計功升賞,不曾虧待我等,可也不該忽視主公自身功勞啊。”

朝廷收到公孫瓚的消息之後,拜公孫瓚爲降虜校尉,都亭侯,又讓公孫瓚兼領屬國長吏,統領屬國兵馬(屬國就是兩漢安置歸附異族的行政區域)。

不過朝廷不認爲劉備一個縣令有那麼多精銳騎兵,認爲劉備是用疑兵之計退敵。朝廷只是封了劉備討虜校尉之職,沒有實質性的封賞。

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八章 求援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