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一日成鹽

十一月末。大河、渤海,相繼冰封。然巨馬水仍綠水長流,奔流向東。

都船與都水二署,調撥人手。錯開供暖高峰,適時開啓閥門,注入熱泉,爲河道升溫。

四海船商,趕在冰封前,滿載而歸。薊國內河航運,卻經久不息。接送各城人員物資往來。轉運糧秣到各處城倉、軍營,乃是重中之重。冬季施工,薊國能工巧匠,早已熟絡。物料齊備,人手充足。藪中大建,正當適宜。

陳氏門中五子,皆入藪中爲一縣之長。掌治下各城督造。未出仕前,五人已爲實習生,對政事頗爲熟絡。加之又是崔寔、劉寵門內高徒。治政安民,亦有心得。

近海之地,已結厚冰。尤其是長蘆、長汀二縣。馬車加裝雪橇,在冰面上往來通行。運送礫石、大木、磚瓦。如劉備所言,先建城池,再造堤堰。防海水倒灌。待土地曬乾,取北藪淤泥鋪地,自可爲良田。近海多鹽漬,不毛之地若不能爲良田,則闢成“鹽田”。

海鹽,最初製取,乃是“煎”、“煮”法,用盤爲煎,用鍋稱煮。史稱“煮海爲鹽”。《管子》載:“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爲鹽”。《周禮》亦載:“幽其利魚鹽”。

“曬鹽法”又稱“鹽田法”。時下尚不多見。此法需在氣候溫和,光照充足之地,擇大片平坦海灘構建鹽田。長蘆和長汀,皆適宜。

以煮鹽爲生者,稱“鹽戶”。亦是編戶齊民。關於鹽田的製作之法,和往常一樣。薊王手繪圖板,交由將作館一衆大匠師自行參悟。薊王在板上留書:“鹽田類水田。將海水引上灘塗,築壩積存。日光曝曬,‘鹽晶’自出。”

在劉備看來。無論煎煮、晾曬,原理其實都一樣:“蒸發結晶”。

直接引海水制滷曬鹽。後世長蘆鹽區,“春暖之時,近海掘溝,以待潮入溝,堅築‘曬池’,九層或七層,自高遞下。潮退,兩人繩系‘柳鬥’,戽溝鹹水入第一層池中,注滿曬之,然後放入第二池,復又灌滿高地,次第放之末,投‘石蓮’試之,鹹矣,於是趁晴曝‘一日成鹽’。”

“曬池”類比梯田。乃是指從灘底到灘上,層層構建的鹽田。因勢利導,因地制宜。設七層或九層。

得薊王神鬼亂舞版圖,將作館不敢怠慢。立刻着手研發曬鹽技藝。

命良匠取來海水,送入琉璃暖閣。分裝入方格匣中,趁冬暖陽,連日曝曬。果見鹽晶。

夏公、蘇伯,乃至館中大匠師,皆喜上眉梢。薊國先有水田,後有鹽田。如何能不興盛。

書報主公。劉備大喜。這便命上計署奔赴長蘆、長汀二縣,實地測量,估算。

不日回報。

言:三百里灘塗,可闢鹽田百萬畝。粗略算來,或可得鹽,一千萬石。

今漢,鹽價最低爲每石四百錢,最高達每石八千錢。正常年份,鹽價約爲每石八百錢。時下只高不低。便以每石八百錢計,亦可得八十億錢。

劉備終於明白,何謂“漁鹽之利”。

所謂“天下之賦,鹽利居半”。待二縣鹽田建畢,薊國何止富甲天下。

關鍵是。除去人工,曬鹽幾乎沒有成本。

上計令陳逸又進言道:問過藪中漁翁,渤海灣日曬充足。滿打滿算,百萬鹽田,年可得鹽一千六百萬石。

遠超書報一千萬石的預估。

若真如上計令所言,那便是“百億之利”。

換言之。每畝鹽田,年產食鹽十六石。鹽價高於谷價。鹽產高於田產。雍奴藪,真乃渤海明珠。有大利於國民。

聽聞長蘆、長汀二縣,三百里寸草不生的鹽漬海灘,可劈出百萬畝鹽田。畝產十六石,年可得百二十億錢。

這還了得。

兩位國相,急忙調派人手。前往二縣,圍海造田。

誰曾想。鹽田畝產近乎三倍於水田。且鹽價又三倍於谷價。如此暴利,竟來自寸草不生的海灘。二國相雖將信將疑,卻又滿懷期盼。數月之後,當見分曉。

薊國家大業大。左支右絀,積少成多。筆筆皆是天文數字。尤其是隴右流徙羌人。若四年期滿,不願再留牢城,攜庸金返歸老寨。鉅款當如何渡支,乃壓在二國相心頭的,千鈞重擔。

關鍵是,種田發不了財。

王上又不許擡高谷價。天下缺糧,奇貨可居。卻仍作價三百薊錢。鑄幣亦需原料。無論是東凌礦上銅錠熔鍊開採,還是兩漢舊幣新鑄,皆受時限。

今忽聞,有百億之利,橫臥在渤海上灣。

不毛之地,可解燃眉之急。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劉備也是一驚。只知後世長蘆鹽場,十分有名。蘆臺場所產之鹽,堪稱海鹽佳品。色白、粒大、質堅、味原,因而有“蘆臺玉砂”之稱。

竟不知,產量如此之高。鹽田一畝,年可得鹽十六石。

果然天助我也。

不出意外,“薊鹽”當緊隨“薊茶”、“薊馬”、“薊書”、“薊鐵”等,成爲絲路新名產。

十二月,己巳,赦天下,改元“中平”。

稱中平元年。

鹽田之事,雖未公之於衆。然薊國上下,且皆有風聞。薊王天家麒麟,鹽田之法,既出王上之手。又經將作館驗證,必不會有差。

然百萬畝鹽田,鹽戶何來?

事實上,時下鹽民煎鹽,相當辛苦。

從製鹽到售賣,後世述其有“四苦”:“曬淋之時,舉家登場,刮泥汲海,流汗如雨。隆冬砭骨,亦必爲之,此‘淋滷之苦’也。煎煮之時,燒灼薰蒸,蓬頭垢面,不似人形。酷暑如湯,亦不敢離,此‘煎辦之苦’也。寒暑陰晴,日有課程,前者未足,後者復來,此‘鹽之苦’。客商到場,無鹽抵價,百端逼辱,舉家憂惶,此‘賠鹽之苦’也。疾病死喪,尤不能堪。逃亡則身口飄零,復業則家計蕩盡,去往兩難,安生無計……”

薊國種田,其實不苦。從耕種到收割,皆有畜力機關器。奈何鹽田,乃初創。先時必以人力爲主。若以一人一畝計,當需百萬之衆。若一人十畝,亦許十萬壯勞力。

薊國太學壇,近期博論,便以此爲題:“試論鹽田利弊”。

雙方辯手,引經據典,振聾發聵。再合國政,旁聽學子們,紛紛醒悟。

百萬三韓,便是人力之源。

王上名“備”。向來萬事皆備,果不奇然。

1 龍血玄黃133 勝負之期1.83 身世成謎116 我有一計13 改造閭里17 猛虎搏兔167 薄海從風1.30 鐵臂神弓215 班姑蔡女1.30 洛陽小市144 光武遺脈1.73 大雅無傷135 佳偶天成128 堂議三問162 難言之隱1.40 洛陽酒家1.63 釘接榫合120 隨行就市109 舊友重聚1.93 香餌懸魚144 唯剩一問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82 膂臂當車1.90 麥積冬狩91 英雄同契61 時不我待168 面面俱到1.56 一戰成名179 情長謀遠173 絲路流金141 人間正道1.243 斬將搴旗1.244 徒有虛名144 光武遺脈1.240 苦心孤詣1.77 半島鎖鏈18 如芒在背1.93 少年長吏1.86 兵鋒所指1.98 斯人已去1.54 四方殺局1.293 處士橫議174 夜半十分1.95 平樂會盟1.66 海賊中計1.38 溯谷而行129 心腹大害212 不請自來162 統一貨幣154 以享司寒1.55 莫不如此121 上下勠力10 坐井觀天139 開枝散葉21 真龍之子91 英雄同契133 首遭彈劾143 以食爲天18 豈若麒麟10 寡義廉恥126 投其所好147 不負韶華1.22 薪盡火傳1.58 狐虎之威1.69 父子同升1.2 亂世苟活1.69 貨比三家1.73 何須殺人1.3 貢金補全129 山海之盟1.202 多事之冬1.60 楛矢貫隼100 蛛絲馬跡101 問鼎中原1.79 圍湖造屋1.50 人中呂布1.257 美事將近1.79 十里樓桑179 清白無鬼1.29 養女死士1.77 蜩螗之鳴152 善刀而藏1.35 劉備擲金1.86 炎船之主1.23 投桃報李104 有生之年1.99 冠軍履鋒1.23 投桃報李165 政均法平1.77 學富百車1.90 沉月女校13 虛實失度186 氾濫成災1.84 身陷囹圄218 贈刀之義166 囈語少年150 幻痛未滅1.22 天下殘局180 一罪足矣108 名動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