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有心無力

薊國使節船隊,經由南津港,滿載出發。直達草創中的州胡港,卸下造港諸材,再空船東進。繞行半道南端,在東南沿岸,終覓得一處天然港灣。

船隊列隊入灣,次第靠岸。

“此是何地?”錦帆司馬蘇飛,眺望海岸。

副使九譯令,問過韓人嚮導,這便答道:“此乃弁辰瀆盧國境內。”

弁辰即弁韓。有十二國,瀆盧便是其一。

見蘇飛口中唸唸有詞,九譯令笑問:“司馬意欲何爲?”

蘇飛笑道:“我見此灣,面海(朝鮮海峽)背水(洛東江),與倭人對馬島相峙。波平浪靜,四時不凍,乃天然良港。何不向瀆盧國主,重金買來,再造一港。”

“此事易耳。”九譯令對曰:“何須重金。只需說薊國大船,往來三韓,皆在貴國停靠。料想,瀆盧國主必雙手奉上。”

“如此,甚好。”蘇飛欣然點頭。

見薊國明輪大船,齊聚港灣。船上重樓,金碧輝煌,霞光萬丈。彷彿一片迤邐壯觀的水上宮殿。又仿如海市蜃樓一般世間罕見。化外野民,如何見過此等巨物。

怏怏華夏,有容乃大。煌煌天漢,以高爲極。

如何能不讓四夷五胡,化外野民,心馳神往。

不急深入內陸。先在岸邊搭建營地。所用,皆從船上卸下。速度極快。待瀆盧國主聞訊趕來。薊國船工已圍繞港灣,建起一座規模空前的大型濱水營地。

與蘇飛、九譯令,等人帳內相見,瀆盧國主先行施禮:“上使所爲何來?”

蘇飛抱拳答曰:“回稟‘儉側’,我等乃奉王命,前來接送東渡韓民。”

儉側,含義類渠帥。

三韓雖爲三國,卻以馬韓爲首。因“馬韓最大,(三韓)共立其種爲‘辰王’。”

“辰韓,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適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其名國爲邦,弓爲弧,賊爲寇,行酒爲行觴,相呼爲徒,有似秦語,故或名之爲秦韓。有城柵屋室。諸小別邑,各有渠帥,大者名臣智,次有儉側,次有樊秖,次有殺奚,次有邑借。土地肥美,宜五穀。知蠶桑,作縑布。乘駕牛馬。嫁娶以禮。行者讓路。國出鐵,濊、倭、馬韓並從市之。凡諸貿易,皆以鐵爲貨。俗喜歌舞、飲酒、鼓瑟。兒生欲令其頭扁,皆押之以石。”

“弁辰與辰韓雜居,城郭衣服皆同,語言風俗有同。其人形皆長大,美髮,衣服潔清。而刑法嚴峻。其國近倭,故頗有文身者。”

可見,馬韓首領稱“辰王”,辰韓及弁韓首領稱“臣智”。各自國內,諸小國首領稱“儉側”。以此類推。

瀆盧國乃弁辰十二國之一,因而國主位居三等,稱“儉側”。

“這……”瀆盧國主先喜又憂:“卻未曾聽聞,何時商定。”

“事急從權。先前辰王遣使鄙國。言,心憂狗奴興兵抄掠。今,我主已在州胡建立軍港,待向倭女王討來對馬島,再建港口一座。二港戰船,往來巡視。可斷狗奴國航道。貴國高枕無憂矣。”蘇飛答道。

“原來如此。”瀆盧國主不疑有他,這便欣然點頭:“上使且安坐。我這便去調集青壯。”

“有勞。”蘇飛稱謝。

“儉側且慢。”九譯令笑問:“可否將此處售賣。”

“上使何意?”瀆盧國主隨口問道。

“如州胡、對馬,一般無二。爲便於通商往來,欲在此處建港。”九譯令答道。

“上使此言當真?”瀆盧國主大喜過望。

“自然爲真。”

“若如此,又何必言錢。”瀆盧國主肅容下拜:“上使高義,王上厚恩。瀆盧無以爲報,定當護此港,萬無一失。”

“多謝。”九譯令亦回禮。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薊王擇此地建港。大漢風物,自會源源不斷舶來。瀆盧國必因水而興。

且本就是近海之地,一文不值。贈與薊王又何妨。待港成,國中青壯,皆可客庸港口,出賣勞力,換取日常所需。

“何其易耳。”目送瀆盧國主出帳,蘇飛不禁笑嘆。

“只因我主威震四海,異邦蠻夷皆心慕大漢。”南港、泉州,四海船商何其多也。箇中情形,九譯令已見慣不怪。

辰韓,或是秦人東渡,稱謂、風俗皆與秦人相近。故稱“秦韓”。

其“城柵屋室”、“知蠶桑,作縑布”、“乘駕牛馬”、“嫁娶以禮”、”行者讓路”、“俗喜歌舞、飲酒、鼓瑟”,以上種種,皆是比馬韓文明程度更高級的標誌。

弁韓與辰韓雜居,深受影響。文明程度亦顯高級。

爲以示誠意,隨船運來許多鐵質工具,充作東渡訂金。引來瀆盧國人無數。

“凡諸貿易,皆以鐵爲貨”。

鐵器,等同於銅錢。

三韓雜處,何來秘密。不出三日,半島已人盡皆知。

辰王與二臣智,急忙趕來相見。

入大帳,馬韓辰王劈頭便問:“上使意欲何爲?”

“乃奉王命,送三韓青壯,渡海布種。”蘇飛笑答。

“我等尚未決斷,上使何其急也。”辰王又道。

“事急從權。”蘇飛仍是那段套話:“邪馬臺,亡國在即。若再拖延,恐不及也。且我主已除貴國後顧之憂。以州胡、對馬二島,爲藩屏。屯駐薊國水軍,乃狗奴難以逾越之天塹。大王自可安枕無憂。”

“這……”正如蘇飛所言。州胡、對馬,正如一道屏障,橫欄在朝鮮半島與倭國列島之間。只需有薊國大舡駐守,以倭人之船小。想要橫渡,難比登天。

見辰王面露苦澀,似有難言之隱。九譯令這便寬慰道:“說是十年期,長不過二三載,至多四五年。定將國人,安然送回。”

“只是,國人尚有疑慮。未必能足數遣來。”辰王已決定暗中使壞。

“無妨。”蘇飛笑道:“來去自由,絕不強求。且此去亦非直奔倭國。先轉去南津、州胡諸港。待開春,再駛往邪馬臺國不遲。”

“爲何多此一舉?”辰王又問。

“需先入流民大營。調理身體,習倭語、倭俗、倭禮,不一而足。”蘇飛又答:“既娶倭女,自當有所準備。若言語不通,風俗互易,乃至反目成仇,悔之晚矣。”

“上使,言之有理。”辰王無力反駁,掩面自去不提。

在薊國橫行四海的無敵艦隊面前,弱國之主又如何能死硬到底。再者說來,薊王行事,有禮有節。人歲萬錢,未曾虧待。若不能成薊王之美,必遭世人唾棄。言其不知進退,自取其辱。

故,辰王心有餘而力不足。

所謂開門揖盜。三韓青壯,聞風而至。一日竟有萬人登船而去。

未至隆冬,辰王已追悔莫及。

186 見機行事1.2 雞不下蛋1.254 忽然而已1.238 一里之回1.254 除舊佈新1481.89 未改初心11 洛陽安家163 女亞馬遜!157 與漢同休1.87 開門揖盜1.84 早朝晏罷174 變俗易教1.69 貨比三家18 滅國之危121 一騎破萬176 盜書續命1.246 弄劍踏杯10 寡義廉恥1.202 白馬銀槍127 朝堂半壁1.37 冰山露角106 萬民飢流135 逆流而進1.43 天機莫測149 刀山劍樹156 仁道在邇123 勇冠三軍1.36 計中之計18 豈若麒麟1.23 夫復何言211 入主小沛1.40 羣盜蜂起112 幼獸初生1.96 開年見喜1.20 嶄露頭角1.98 衣帶秘詔138 必有後報1.40 重整旗鼓1.223 陌路相逢1.255 突施冷箭1.20 五供九賓1.253 軍法從事147 制非常模156 仁至義盡12 縑車載禍175 茱萸託思1.5 黃門侍郎281 過猶不及1.97 鳳引九雛145 無人接盤1.62 絕非杜撰111 鳴蟬蛻殼16 乾坤倒懸1.98 白湖水榭122 溫室藥圃1.230 列宿歸位41 閉關鎖國1.79 十里樓桑183 長史女衛1.49 世平赴約1.92 首鼠兩端177 坐等期滿134 大利匠城148 宮前之變1.47 再增三縣1.63 泰山賊衆106 百般不利178 洞鑑古今1.26 塢堡治所128 孤很欣慰174 人間巨物1.57 樓桑武卒143 孤城剿匪1.77 學富百車1.97 鐘鳴漏盡106 偷天換日1.78 大藏書閣1.220 迫在眉睫1.27 出宮闢禍150 幻痛未滅1.28 雌雄雙劍154 一念之間1.273 同堂異室192 言行若一153 經營西域1.84 百工居肆171 朝令夕改1.77 半島鎖鏈21 御風而行1.82 捷足先登143 孤城剿匪174 爾虞我詐105 直言不罪1.247 愛屋及烏1.69 父子同升1.37 人主之風165 天下至理126 名公之胄147 輕身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