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

牛金星呵呵一聲冷笑道:“這定是天津那股叛軍。不過五六千人而已,我順軍僅京城之中就有三萬駐軍,周遭各府縣還有十餘萬人馬。他們來了剛好就勢剿滅他們,省得我大順天兵上門去清剿了。”

宋獻策聽了這話,臉色一沉道:“老牛,難道你還要派兵出戰不成?這城中有三萬駐軍不假,但聖上將老營精銳都帶走了,剩餘的兵卒戰力你心裡是清楚的。更重要的是戰將也都隨聖上出征了,這城中只有田見秀一員武將。對陣交兵,一員戰將最多將兵萬餘人,若是他萬一不敵對方,陣亡在城外,這城池誰來指揮防守?”

牛金星對宋獻策早已不耐煩了,高聲喝道:“宋矮子。你別再老牛,老牛的叫了。如今朝綱已立,已不是我等造反聚義的年景。都得講求個尊卑有序。現在我是朝廷宰相,聖上又令我全權負責北京防務。那麼就應該令由我出,你如此指手劃腳有忤逆違反綱紀國法之嫌!”

宋獻策聽了此話一愣,而後忿忿的甩袍袖而去。

此次來襲的兵馬由夏華親自統領。因爲奪取北京城至關重要。除了北京城本身的政治意義,更爲那順軍搜刮而來價值七千萬兩白銀的財富。

雖然幾天前,順軍就開始向西安轉移這筆財富,但數以百萬噸記的金銀要拉多少車拉多少時間才能拉完?要配備多少兵力來護送?所以,夏華斷定順軍這幾天時間內從北京城中轉移出去的金銀可以忽略不計。原有時空的歷史中,這七千萬兩金銀都便宜了關外韃虜。

距離城門百仗遠的地方,夏華吩咐城守右營的兵士們進行原地休整,準備等後方炮隊一上來,就強攻城池。誰知,此時齊化門竟然打開了,吊橋也放了下來,大隊順軍兵士從城內開出,在城外開始集結列陣。

夏華即刻令本方也開始列陣,同時派出令騎兵飛報五里外的後軍炮隊,通知他們暫緩前進並加強警戒和隱蔽。

半個時辰後,田見秀與夏華都擺好了各自陣形。兩陣相距約兩百米距離。

田見秀急於速決,剛剛組好陣形,便令順軍軍陣快速壓了上去。順軍軍陣左中右三個倒品字形方陣,兩翼的速度要比中陣快的多,這是想將對方兜抄住。

夏華的明軍單體方陣卻是巍然不動,陣中長槍如林,四角與四邊都分佈着火繩槍手。其間間雜着刀盾手。

田見秀看着對方的戰陣,心想自己要是有炮就好了。不過他這也是想當然了。如果他真在軍陣中佈置佛朗機和紅夷大炮等重炮,夏華也就不會這樣佈陣了,必會後撤到安全距離,與後方炮隊會合後方才進行會戰。

北京城頭的那些用於城防的火炮大都被李自成卸下來帶走了。而這些火炮最後並未在山海關戰役中派上用場。

除了李自成的一些精英斥候,順軍也極少使用單兵火器,或者說基本沒有。他們的長程武器就是傳統的弓弩。

順軍突見明軍陣中騰起一股白煙,兩百多魯密銃齊射,百步外,正向前衝殺的順軍頃刻間倒下去數十人。但順軍後方的弓弩手射程還夠不到對方,全軍只能加速前進,以期儘快拉近雙方距離。

魯密銃手射完後,即自行順着一米多寬的縫隙退到陣後重新裝彈。他們身後三眼火繩連發銃的兵士們則做好了射擊準備。

順軍開始加速衝擊,陣後的弓弩手也進入到明軍軍陣的七十步範圍內,張弓開弩,開始陸續攢射箭矢。陣中槍兵在將官口令下迅猛的抖動起密集的長矛,以此打落陸續而至的箭矢。

一支兩千騎的順軍騎兵部隊已經從側翼迂迴到明軍後面,嚮明軍發起全速衝擊。左右兩翼也完成了轉向,以較爲完整的軍陣嚮明軍方陣壓來。

此時遠方陸續傳來了“砰砰“的德萊賽步槍的槍聲。兩百四十名近衛兵早早就匍匐埋伏在戰場外四五百米處的草叢植被中,此時他們開始逐個狙殺所有手持弓弩之敵。

在咻咻的子彈破空呼嘯之聲中,陣後無所遮擋的弓弩手們一個接一個被射殺在地。嚮明軍軍陣胡亂拋射的箭矢越來越稀疏。

此次因爲還有其它地方需要近段時間就投入兵力,所以除了城守右營,夏華只帶了五百名近衛兵。夏華自信這已足夠。另有兩百近衛兵編入後方炮隊護衛中,最後六十人做爲親衛護在夏華身旁,此時也於陣中開始向四面而來的順軍自由狙射。

其餘三面,七百餘名還未放銃的魯密銃手此時齊齊射出了彈丸。百米之內四百多順軍步卒頃刻被鉛彈射穿了甲冑,木質盾牌。近百名策馬狂衝的騎兵從馬上掉落,有的是被鉛彈直接殺傷,有的是馬匹中槍後摔落在地。

戰場上已是硝煙瀰漫,一顆子彈擦着田見秀的耳郭而過,他感覺耳尖一涼,接着是劇痛傳來。用手一摸一手鮮血,才知道耳廓已被槍彈射穿。田見秀嚇的從馬上跳了下來,在親兵簇擁下,蹲伏在陣後繼續指揮。

“先集中火力擊退陣後的騎兵!“夏華嘶喊道。他身邊的六十名近衛兵齊齊舉槍向後方的騎兵瞄準射擊。分佈於方陣三面兩角的三眼銃手們亦舉銃向已近的衆騎亂射而去。

硝煙火光,銃炮轟鳴,馬嘯嘶鳴,短短不到十息的時間,六百餘名三眼火繩銃手陸續放光了手中三銃霰彈彈藥。順軍騎兵在七十米範圍內,如同被收割的稻草般一層層倒落馬下,又被後方的鐵騎踐踏而過。

還未衝至對方陣中,兩千騎兵就已損失大半,剩餘的順軍騎兵早就膽戰心驚,只是因爲戰馬的慣性,還在繼續向前衝刺。

密密麻麻如林的長槍已經向四面落下。騎兵們奮力的拉着馬繮,戰馬自身也努力的剎住蹄步,避免讓自己撞上那鋒利的矛刃。少數悍勇的騎兵繼續策馬狂奔,試圖從縫隙中切入對方軍陣。

長矛手前方的三眼銃手直面狂衝而來的敵騎,已是冷汗淋漓,臉色蠟黃。他們半蹲在地上,將已放空的三眼火繩連銃當狼牙棒緊緊的握在手中。間雜其中的刀盾手稍微比他們強些。

第十二章 易主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二十章 毒計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一章 廢太子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