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

齊化門轟開後,明軍以銃手在邊緣,長矛兵置於中,刀盾手遊於兩側,五百人一隊的隊形逐隊分批開入城中。近衛軍步槍手們自成一隊,簇擁着夏華居於中軍。

其中兩隊一千人首先登上齊化門城樓。發現城頭滿是屍體,守城順軍早已不知去向。遂分成兩股,沿着城牆甬道在北京城城牆上推進,逐一控制各個城門。

沿着城中御街前行的明軍起初未遇到任何抵抗,一直行到紫禁城的東華門廣場前才遇到八千餘人的順軍軍陣攔截。這八千人是所謂順朝內宮的禁衛軍。

明軍最前的五隊方陣兩千五百人,從五個街口向他們同時發起進攻。在魯密銃,三眼連銃,輕型佛朗機的輪番密集轟射下,八千人片刻後便全軍潰散。如同一道黑色潮水般,順着各條街巷向西門瀉去。

夏華帶着百名近衛兵和一隊城守營兵士進入紫禁城。其餘九隊方陣繼續沿着數條線路向西推進,掃蕩西城。四百近衛兵直撲劉宗敏的府邸,也是“順朝”所謂比餉鎮撫司衙門所在。

本來已經歸於平靜的北京城中,槍聲銃聲又響了起來。不過其密集程度遠低於夏華的預料。

紫禁城中,太監們剛開始是驚慌失措的。當他們在宮內看到明軍張貼的告示。聞之是明軍克復京城,而且崇禎皇帝仍然健在人間後,都聚集於武英殿前,伏跪在御道兩旁迎接王師。

夏華在武英殿旁,平時用於羣臣休息的房間中端坐下來,將此當做臨時衙署。衆太監已押一女子前來。

夏華詫異問道:“這是爲何?”爲首一太監說:“啓稟歸義伯,此女乃闖賊寇掠京城前一掌書宮女,闖賊來時從賊,被立爲僞妃。奴婢們特將這賤婢執拿了,交予歸義伯問罪。”

夏華一聽皺眉說道:“那滿朝文武都從了賊,卻將一個弱女子出來問罪。是何道理?要說從賊,你們不也是從了嗎?快快將其放了吧。”

衆太監聽夏華如此說,連忙將這竇美人解了繩索。竇氏伏身便拜道:“多謝將軍不殺之恩。”

又過了兩個時辰,城中的槍銃聲變的零星起來。城中各處戰報相繼送到夏華的案頭。

除了南郊的外城外,天津城守右營基本上控制了北京全城,闖賊拷掠的約七千萬兩白銀也被找到。將士們正在全城張貼安民告示。

不過,全城搜索下來,只俘虜了兩千名賊軍,這些賊軍絕大多數是北京城本地的衙役,明軍,才從賊不久。夏華的軍隊入城後,他們來不及脫下號衣就被俘了。

城中剩餘的那兩萬賊軍,絕大多數已逃出城去。少數本地的賊兵也大多脫下號衣,丟棄兵器躲回家中。另有數股成編制的降賊明軍在將官帶領下向夏華反正投誠。

這些將官是少數一些沒被劉宗敏重刑拷掠,輕罰過關的明朝中低級武官,他們對於李自成還有一些利用價值。其中就包括前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

而牛金星,宋獻策這些順軍中的大人物在夏華轟擊齊化門,放第一炮的時候就陸續在親兵簇擁下,攜帶着大量金銀財寶和女人,從其餘城門出逃了。

夏華雖然早就知道奪取北京是計劃中幾大任務最容易一件,但也沒想到如此順利。

看來,李自成的大順政權表面上勢如猛虎,骨子裡卻是弱不禁風。經此一戰,夏華瞭解到,這個所謂“政權”實際上還是沒擺脫流寇的本質。

無論組織結構上,戰略眼光上,戰術思想上,還是經濟基礎上,各個方面它都處於一種非常初級落後的水準。寄希望於這樣一個所謂的“政權”去抗擊關外的韃虜無疑就是個笑話。

闖軍能輕鬆攻入北京城,逼的崇禎上吊並不是因爲他們有多強,而是此時的明朝被貪官庸臣,後金韃虜,天災人禍折騰的只剩一具空殼,而且還是已被官僚縉紳們所拋棄的空殼。

在崇禎十三年之前,他們連戰力極差的二三線地方明軍都無法正面對抗。最後被打的只剩十八騎隱於商洛山,過野人生活。

從崇禎十三年開始,韃虜數次寇掠中原,連年大旱蝗災,貪得無厭的貪官劣紳爲明朝的崩潰創造了最後條件。至此他們才能“滾雪球”式的兵力暴增。

這些給李自成自己和世人造成一個錯覺,以爲李自成有很強的組織力和號召力,闖軍軍備戰術也得到提升。

實際上李自成還是十幾年前的流寇,只是上漲的潮水遮蓋住了他沒穿褲衩的屁股而已。

傍晚時分,城守右營遊擊王得選求見夏華,請示是否要去追擊順軍潰軍,他深恐數萬順軍在城外被人重新收攏,集結起來發動反攻。

夏華自信滿滿的說道:“這些賊寇絕大多數斷然不會再重新集結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三件事,一是從天津向北京輸送糧草物資。二是着手加強京城的防禦。三是甄別戰俘,歸降之人,區別對待。啓用一批曾經從賊的官員。”

他相信那些逃出京城的賊寇,大多數人會帶着塞滿金銀的私囊,蹲在某個地方等消息。除非李自成能穩住形勢,否則他們定會潛回鄉里藏於民間,不再復出。

想到金銀,夏華就來到“比餉鎮撫司”也就是劉宗敏的府上。查看那些被繳獲的,相當於小半個天下的財富。

看到這些每個都被鑄成重達兩三噸的超大銀錠和金錠,夏華不禁笑道:“這劉宗敏想得還挺周道。不僅爲本伯收集來幾千萬兩白銀的財富,還將它們都鑄成個人無法搬運的大錠。否則戰亂之中,這滿滿一府的錢財至少要被盜空一半走。”

經過一夜平靜,京城中的平民百姓確定外面沒有危險後,陸續走出房屋。

這些被賊軍折騰了幾十天,面黃肌瘦的平民百姓們圍着張貼在各處的告示聚攏起來。這才確定闖賊被趕出了京城,告示上主要說了三件事【一崇禎帝尚未駕崩。現由歸義伯督掌統管北方六省軍民事。二從即日起,官府將向城中斷糧平民發放救濟糧。三徵募城中民壯配合官軍守城,每週餉銀一兩。】

看完告示,這些京城中的平民百姓喜極而泣,皆稱聖上萬歲,歸義伯高義。

比他們哭得更厲害的是那些被拷掠的官員,一瘸一拐的又云集到宮門之外,皆自稱有從賊之罪,對不起聖眷君恩,要向歸義伯親自告罪。夏華不得已接見安撫了他們一次。

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十章 立威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十九章 堅堡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十七章 北歸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六章 登基第十七章 北歸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九章 翻臉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章 廢太子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十一章 亂襲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十章 立威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十章 立威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九章 平英布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九章 飛騎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