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

兩股人馬相距最遠的也不到五仗距離。那些吳軍精銳偵騎看的清楚,漢軍斥候手中攥着一個旱菸杆樣的東西。吳軍偵騎均是一愣,其中的頭目心裡嘀咕說:“這漢軍也夠怪的,用個旱菸杆當兵器。這東西我就是頭伸過去讓你砸,你也砸不死我。”

他沒功夫細想,挺起手中的三尺鋼刃,將馬肚一夾,就衝着一名漢軍斥候飛馳而來。一息之間就竄到對付近前,鋼刃帶着寒光從天而降,向對方脖頸斬去。

伴隨着一聲爆竹爆炸般的脆響,漢軍的“旱菸杆”上騰起一縷白煙。這吳軍頭目眉間赫然多了一個蠶豆般大小的血洞,鮮血汩汩的向外冒出。他一個跟頭栽倒在馬下,手上鋼刀也順勢甩出一仗遠。

砰砰的燧發手銃的開火之聲連續作響。瞬間就有五名吳軍偵騎被射落馬下。其中一人弓弦已經拉開,剛要放箭就被一槍射在胸膛,仰面翻下馬去,手中的箭矢向天上射去。

剩餘兩人見勢不妙,撥馬就跑。可哪裡還跑的了,五名漢軍斥候快馬將他們兜抄住,五把鋼刀亂斬而去。這兩人四拳難敵十手,格擋了這邊一刀閃不了那邊一刺,躲的了前面一劈防不了後面一砍,幾息之間兩人就被劈落馬下。

……

過了晌午,在中軍大帳中團團轉的傅友德左等右等不見令兵前來稟報,就直接吩咐親衛將負責偵騎的千總喊來。

“你的偵騎呢,難道百十人沒回來一個。”傅友德帶着慍怒的語氣問道。

那千總戰戰兢兢的答道:“啓稟將軍,第一批派出的深入到敵軍營後的偵騎應該是遭遇到對方埋伏。第二批這個時點也…也應該回來了,要不小的再派一批去打探?”

傅友德罵道:“還探個屁,顯然他們都已凶多吉少了。你再派人過去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沉默了兩息,傅友德陰沉着臉說道:

“近百里寬的區域,偵騎過去就能被發現蹤跡還能被咬上,而且無一人能倖免安全返回,可見漢軍在那邊必然屯有重兵。傳我軍令,各營準備打硬仗,拔掉這些漢軍營寨釘子,而後兵分三路,直取萍鄉,瀏陽和長沙,侍機與漢軍主力決戰!”

傅友德此時堅信前方的路途上至少有五六漢軍主力。但實際上,有漢軍主力不假,卻沒有五六萬這麼多,只有七千人不到,也就是兩個漢軍軍團的兵力。吳軍偵騎過去就被發現蹤跡並能咬住的真正原因是漢軍令偵部隊有千里鏡和旗語。

吳軍開始埋鍋造飯。午飯後,一列大營中鼓號喧天,吳軍開始整軍列隊。傅友德計劃先拔除以上慄村營寨爲中心的周邊七個營寨,其中傅友德的中路軍負責攻破三個,另外四個由藍玉和沐英負責拔除。一共投入兵力七萬人,也就是攻守雙方兵力對比爲十比一。

漢軍營寨中,兵將們也做好了準備。每一支火繩槍的槍膛都裝好了彈藥,火繩都已點燃。霹靂箭插滿了弩手的箭壺。壕溝壁壘上還擺放着幾十尊碗口銃,也都裝填好火藥和炮子。這些東西都是當年漢軍從蒙元的武備庫中啓獲的。

還有比例佔一小半近戰兵士使用的是長達一仗兩尺的長槍,但這長槍很特別,矛刃下還有個鐵筒,可以噴射煙花灼燒和嚇唬敵人。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梨花槍。

這東西並不是陳理的卻月城提供,而是瀏陽縣的鄉民自己發明的。這瀏陽是著名的花炮之鄉,做這東西手到擒來。除了這東西,瀏陽鄉民還用幕阜山上的榆木做了不少木質土炮。當然這樣的土炮只能是一次性的,也不可能打遠。一銃打出後,用整根硬榆木挖空的炮筒就會出現裂縫,只能當柴燒了。但上面的帶着幾圈鐵箍子的炮架還是能反覆使用。漢軍內部將這東西喚作瀏陽木銃。

鎮守上慄營壘的漢軍將領姓魯名某,乃潭州兵司內務軍的一千夫長。此時他從千里鏡中,看到萬人左右的吳軍先是散開分佈在營壘四周,而後在鼓號聲中,從四面八方一波波的向營壘攻來。除了他自己鎮守的這個營壘,鄰近的兩個營壘同樣遭到吳軍圍攻。

看着鋪天蓋地而來的吳軍,魯某緊張的吞嚥了一口吐沫,高聲喊道“沒我的軍令,誰都不許開火放銃。一定要等吳兵靠近再打!”

漢軍營寨的構造已經拋棄了木柵圍欄壁壘等冷兵器時代的工事,而是廣泛採用戰壕。戰壕前沿架着拒馬,戰壕與戰壕之間還有交通壕連接。爲仿製敵軍密集拋射,戰壕還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鋪有頂蓋的壕室。沿着戰壕內壁還挖有坑洞。

吳軍越來越靠近,當距離漢軍營寨不到百步時,數千弓弩手開始密集放箭。傅友德早就知道漢軍火器的厲害,而且大軍開拔前,朱元璋特別向他強調了這一點。

所以他現在要用密集射擊來掩護吳軍靠近漢軍營寨。他認爲只要距離近了,火器的優勢就發揮不出來。那時纔是戰鬥真正開始的時候。

實際上,現在的漢軍內務軍手中打的最遠的火器火繩槍有效射程也就剛剛夠到百步遠,所以這個時候也不會集中開火。吳軍這麼早齊射弓箭完全是浪費箭矢和兵士的體力。

漢軍營寨內一片寂靜,只有吳軍的箭矢落地的噼噼啪啪之聲。營地正中的軍旗還在飄蕩,但不少營帳已被吳軍的火箭點燃,熊熊燃燒起來。戰壕內,漢軍兵士們有的頂着大盾,有的躲入坑洞中。大多數人緊貼溝壁蹲着,就能躲開密集的箭雨。

看到漢軍毫無動靜,傅友德認爲對方一定是被自己的密集攢射壓制住了,於是命令令兵擂鼓,催動全軍加緊攻擊。

魯某兩眼死死的盯着那些逼近的吳軍兵士,他要選擇一個足夠發揮火繩槍的威力最佳距離展開反擊。

對方壕溝不到五十步時,魯某大喝一聲:“開火,自由射擊”同時扣動了手中的燧發手銃。

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三十章 陣戰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六章 天興軍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九章 歸義伯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