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

春雪融化之時,朱元璋親自來到了位於洪都西邊六十里的高安縣。在這裡,他要爲西征的十五萬吳軍將士踐行。

這十五萬大軍將由傅友德,藍玉,沐英三人分路統領,傅友德爲正,其餘二人爲副將。此時的藍玉和沐英都還是二十上下的小將,朱元璋以他們爲副將的用意一是歷練他們,二是他不太放心傅友德這名降將,而沐英是他和馬氏從小養大的義子,有他在傅友德身邊,自己就放心多了。

這三人在大帳中見到朱元璋齊齊跪拜,朱元璋一擺袍袖說道:“免禮。”接着又囑咐到:“此次兵進湖南,以掠爲主,以佔爲輔。你們可懂孤的意思?”

傅友德心領神會說道:“主上敬請放心,只要那湖南人不真心順服主上,我傅友德必殺他個乾乾淨淨,要他們地裡長不出一寸莊稼。”

朱元璋點了下頭表示肯定,看見藍玉臉上似乎有一絲不忍之色說道:“藍玉,你可知當年西楚霸王爲何敗予劉邦了?就是因爲他有婦人之仁,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要成大事,就不能拘於小結。孤並不是因爲他們支持過陳友諒就要殺他們泄憤。這是大爭之世,孤沒有恨的人,孤只殺擋我路的人。這江西人也擁戴過陳友諒,孤不也是寬宏大量了嗎?但是因爲湖南江西路途險阻,後方供應不濟,我們很難像佔領江西那樣順利的佔領湖南。而那裡陳漢政權得到的支持比江西還要高的多。所以孤不得不痛下殺手。”

頓了下,他又說道:“當然,那些湖南人如果知進退,誠心歸順於我,並助我防範和剿滅陳漢,那孤當然不會爲難他們。但這個希望有點渺茫。”

在初始時空的歷史中,流傳着許許多多關於朱元璋血洗湖南,屠瀏陽的傳說,但《元史》《明史》均對此無記載。不過這些正史連別人的國號都可能篡改了,隱匿這樣的事自然也不奇怪。

但是不管這些傳說的內容是否真實,這些民間傳說以及關於陳漢政權,關於陳友諒,張定邊那些帶着明顯褒義的傳說被口口相傳於世卻是個事實。而陳友諒死後,甚至陳理出降朱元璋後,湖廣地區任舊有人打着陳漢旗號進行抵抗朱元璋的活動也有據可查。

這些事實從一個側面說明陳漢政權和陳友諒並沒有正史上寫的那麼不堪。相反它在湖廣一帶受本地人擁護的程度很可能超過後人的想象。

炮響三聲,十五萬大軍在三人統領下兵分數路浩浩蕩蕩向西南方開去。高安縣西郊的丘陵谷地山野處,到處是沿路徑前行的吳軍隊列,如同蟻羣出巢般密密麻麻一片。

兩日後,當他們行進到“邊境城池”萬載縣時。潛伏在萬載郊野外,僞裝成樵夫獵戶的漢軍細作立刻發現了他們的動向,飛速向駐守萍鄉的張定邊報告。

數十令偵斥候從十餘個旅團駐防據點飛馳而出,開始在潭州到萬載間的郊野間展開不間斷的偵察監視。兩百餘處明卡暗哨開始由兩班換成三班當值。各地團練民兵也收到通知,開始高度警惕戒備起來。

……

“報…!正前方十里處發現漢軍營寨一座,約有兵力千餘人。”

“報…!左前方十五里,上慄村處發現有漢軍駐守,約有兵力一千五百餘人。”

“報…!正右方十二里處發現漢軍營寨一座,約有兵力千餘人。”……

前方探馬的偵查情況不斷傳報給傅友德,他又將左路軍藍玉和右路軍沐英獲得的軍情彙總後,漢軍的部署逐漸在他腦中勾勒出個大概----漢軍在潭州瀏陽至萍鄉一線,寬達近八十里的丘陵地帶上,依據地形,憑險借礙,設營壘近二十座。平均每座營寨有千餘人兵力。營寨與營寨之間的間隙就四里的寬度。

“那些在更前方,也就是這些漢軍營寨西面偵查的探馬怎麼還沒有返回?”傅友德對身邊的偵騎千總問道。

“這…按正常光景,他們現在應該返回了。可能半途遇到漢軍偵騎發生戰鬥了吧。小的剛纔又派了一撥出去打探情況。”千總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傳我軍令,全軍停止前進,列陣紮寨。”傅友德傳下軍令,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選擇。

傅友德當然可以催動大軍強行從這些縫隙穿過去,諒附近漢軍營寨也不敢憑藉那麼點兵力出來攔截自己。但是他現在不知道這一列營寨的西面是什麼情況。若是穿過去後突遭大股漢軍迎頭一擊甚至伏擊,兩側的漢軍營寨再出兵憑藉地利,左右夾擊,數萬人的軍隊很容易潰營。

所以他只有等前方的探馬回報確定前方安全或先行擊破拔除數個漢軍營壘,擴寬這串營壘的“縫隙”後方能繼續前行。無論那個選擇,他都得先行紮營再說。

上慄西面的原野上,一騎正在兩座丘陵間的谷地上打馬狂奔。馬上之人已是浴血滿身。他身後十仗外有五騎緊追不捨。前方的這人正是吳軍中唯一倖存的探馬,後面追趕他的五人當然是漢軍斥候。

這些吳軍探馬從漢軍的營寨間穿過就會被盯上,有的是被直接從營寨中出來的斥候所追殺,有的是營寨通過旗語千里鏡從後方明卡暗哨據點和巡邏隊中喚來的。

追趕的漢軍斥候距這名吳軍探馬越來越近。那吳軍兵士都已經快絕望了,他已經做好投降的準備。猛然前方傳來一陣馬蹄身。從灌木叢中突然又衝出六騎。那吳軍兵士眼中頓時流露出絕處逢生的喜悅。他用嘶啞的嗓子張口喊到:“這…這裡,快來救…”

那六人互相對視一眼,策馬疾馳而來,這些人正是第二批吳軍派出的偵騎。等他們接近這名吳兵時,後面那五名漢軍斥候也追了上了。

這六人做爲傅友德的親兵探馬,那也是吳軍一等一的好手。他們面帶冷酷的各自抽出兵刃,取下弓弩就要結果迎面而來的五人。

五名漢軍也各自抽出了自己的傢伙。

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十七章 入城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四十章 韃盡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六章 登基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十二章 易主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六章 卻月陣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六章 天興軍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六章 登基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四十章 韃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