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瀏陽炮

此時箭雨還在一波波下着,漢軍火繩槍手們乘其中間隙,紛紛將頭探出戰壕。他們也不刻意瞄準,在拒馬空檔中,大略將銃筒指向人羣密集處,放出一槍。而後再縮回戰壕重新裝填起彈藥。

重型火繩槍那沉悶的射擊之聲此起彼伏連續響起,漢軍陣地壕溝上騰起一陣陣白煙。火繩槍的命中本來不高,但是吳軍的進攻隊形過於密集,不斷的有人應聲而倒。

第一波火繩槍造成的數百傷亡對於吳軍來說還是能夠承受,在緊密的鼓號聲中,吳軍兵士沒有絲毫放慢腳步,各自揮舞着兵刃繼續向漢軍營地中衝去。

他們衝到距離漢軍壕溝不到二十步時,密集的火繩槍聲再次響起。這一次,因爲四面而來的吳軍衝得近,人羣更加密集了,裝填着散彈的火繩槍殺傷率更是提高了一級別。無數吳軍兵士隨着沉悶的砰砰之聲被擊倒在地上。

整個蜂擁而來的人羣如同觸碰到一圈無形之牆,霎那間頓了一頓,倒下去一圈圈的人體。此時吳軍後方的弓弩手也停止了齊射,因爲前面衝鋒的吳軍步卒已與漢軍靠的太近了,再密集齊射,會讓傷亡在自己箭下的友軍比躲在壕溝裡的敵軍多的多。

不過,跟隨這步卒一起衝鋒的銃手們開始放銃。一名銃手從他肩膀上取下扛着的手銃--一種小號盞口銃,又取下一直叼在嘴巴里的杆香,將香頭向露在銃筒外的藥捻子觸去。等捻線嗤嗤做響的點燃後,他這才雙手握着的銃筒後的木柄對向了漢軍的壕溝。

砰的一聲響,距離他八仗外的一支火繩槍噴射着火舌。兩顆鉛子射入銃手的肚中。他痛苦的瞬間彎下了腰,雙手捂着肚子。點燃的銃筒銃口對地掉落下來,轟的一聲巨響,盞口銃那沉重的銃管被崩到半空,落下後不偏不倚,噗的一聲砸在另一名吳軍步卒的腦袋上。

大多數吳軍銃手都沒他這麼運氣糟糕,但這些土銃對壕溝中的漢軍兵士幾乎沒有造成傷害效果。因爲當銃筒對向漢軍兵士們時,他們就縮回壕溝之中,即使有大意的。憑這土銃感人的準頭和射距也是難於傷到對方。

這些原始火門槍只有近距密集齊射才能產生威力,傅友德照貓畫虎的學着漢國防軍燧發槍手的樣子令銃手持銃進攻無疑是個臭招。

不過此時,傅友德和其他吳軍將領都已明白漢軍的火槍並沒他們主上朱元璋說的那麼神奇,明明是幾十息時間才能打一銃,爲何說成能連發不斷?

傅友德一下信心百倍,雖然漢軍這輪亂射讓自己衝鋒的步卒頓了一頓,但他們已距漢軍的壕溝前沿不到百米,再向前衝二十來步,跨越那些拒馬就能白刃斬殺這些只能躲在溝裡偷偷射襲別人的懦夫。

隨着一系列巨響轟鳴之聲,傅友德剛建立起來的信心又被打壓了下去。漢軍陣地上濃煙滾滾,那些射完火繩槍的兵士並沒有罷手。他們和其餘兵士一起,開始用碗口銃,瀏陽木銃,弓弩發射的霹靂彈向靠攏的吳軍兵士展開密集轟擊。

一名吳軍兵士衝到壕溝前十三四步的地方,這纔在濃煙中發現前方拒馬後有一碗口銃炮,藥捻已被點燃。轟的一聲,已是面目全非。緊挨着他的兩人也未能倖免,均被崩傷。.

壕溝中一名漢軍壯漢,操持瀏陽木銃對外疾射。他嘴裡叼着明火,將早就裝填好的木銃裝到架子上,而後將藥捻點燃。一聲巨響發銃之後,迅速卸下已經開裂的木銃丟在一邊,又裝上一發。僅僅十來息時間,他就連發三銃。木銃近距離打出密集的炮子將十五六步外的吳兵成片的崩傷崩亡。

弩手也用重弩將霹靂箭投射到更遠處的漢軍兵卒人羣之中,藏在圓柱形箭簇內的細小鉛珠四處飛濺。射入只裹着綁腿的吳軍兵士的小腿之中。

整個戰場上已經硝煙瀰漫,煙塵滾滾。各種爆鳴爆燃之聲和兵士的慘呼呼救之聲不絕於耳。

“衝,衝啊,再向前衝兩步就能殺進溝裡去了。那時這些漢兵只有被屠宰的份!”傅友德攥着拳頭緊張的高喝着。

當然前方衝殺的將士不可能聽見傅友德的這些話,但他們的士氣還爲完全喪盡,在一些勇夫的帶頭下,他們繼續向前衝刺着,快的人已幾步就衝到了拒馬之前。開始翻越拒馬。他們翻過拒馬在向前衝三四步就能衝入壕溝之中。

衝在最前面的一名吳軍百夫長已經翻跳過了拒馬,卻突然發現眼前一陣閃亮光耀,感到臉上一陣灼熱,很快就什麼也看不見。原來是一支正在噴射的梨花槍探到他面前。失明且臉部劇痛的他恐懼的嘶喊和手舞足蹈起來,梨花槍的槍刃瞬間刺入了他的喉嚨。

一排排噴着煙花,不噴煙花的長槍向正在翻跳拒馬的吳兵齊齊刺去。一些漢軍兵士撿起一個帶木柄的物件,抽掉一個銷子,往已被打空的碗口銃炮筒子上一磕,木柄後就冒出了白煙,而後狠狠的向拒馬前的吳軍人羣密集處投去。手榴彈也轟轟的在拒馬前一個個的開花爆炸。

成片成片的吳軍兵士倒了下去,很多人只是腿部被嚴重炸傷,先是發愣癡呆,而後抱着傷腿,痛呼驚嚎不已。那些最勇敢衝在最前方的吳軍兵士幾乎全部陣亡,現在的慘烈景象讓吳軍兵士的士氣跌落到極點。他們也不管後方的鼓號還在傳達什麼指令,爭先恐後的一股腦向後逃竄而去。

吳軍的第一波攻勢就這樣被瓦解了。丟棄在漢軍陣地前的衆多吳軍傷兵還在哀號不止。躲在溝壕內的漢軍也沒在管他們,自顧自的給火繩槍重新裝填起彈藥來。

其餘六個營壘陣地的戰況大致相似,吳軍除了造成少量的漢軍兵士傷亡外,沒有奪取一做營寨。吳軍自己反而損兵折將合計接近兩萬人。

此時,傅友德的面色鐵青。沐英和藍玉收攏兵士,扎住陣腳也趕來與傅友德商量破敵之策。藍玉對二人拱手說道:“末將觀察漢軍良久,其火力雖猛,但還是有短板。末將心中倒是生出一個法子。”

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一章 廢太子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二十九章 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