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臨安驚變

大理寺府衙門附近,一個更夫正敲着銅鑼,高聲唱着更:“天乾物燥,小心火燭….”。緊接着叮噹一聲,他的銅鑼和棒槌都掉到了地上,嘴張的老大,愣在當場。

一隊悄無聲息而來的人馬,將他推攘到一旁,一個字也沒說從他身邊經過。他看的真切,從那精良的甲冑和兵刃上就知道這根本不可能是宋軍。

“站住,什麼人!”一隊有百餘人的宋軍巡邏隊突然從旁邊街巷中竄出,將這支奇怪的隊伍攔住。這個隊伍的兵士立刻向宋軍奔跑起來,同時將他們手中的鋼刀揚在空中,但依舊一聲不發,連奔跑之聲也僅僅是莎莎做響,如同一支幽靈部隊。

“敵襲!…額”,“有敵來襲!…啊”在血花飛濺中,警戒呼號之聲,中刀受傷的慘呼之聲這纔此起彼伏的響起。率領這支宋軍巡邏隊的將校還沒來得及發出一個指令,腦袋就被鋒利的兵刃砍落地下。

大理寺門前大街上頃刻間多了百餘具屍體,空氣中瀰漫着血腥氣味。但這短暫的抵抗足以引起大理寺府衙內部戍卒的警惕。這個時間,衙役早已收了工,但有一個營五百餘人的戍卒卻是長期駐守大理寺府衙。巡邏的兵丁聽到外面動靜早已做好準備,已經在營房中入寢的兵丁也在各都統的喝令下爬了起來,慌慌張張的穿着衣服。

“咚”的一聲巨響,大理寺的大門就被鐵錘砸開。早已等在門後的宋軍巡邏戍衛中的弓弩手箭矢啓發,不料他們面對的是一堵三尺圓盾上下相錯拼綴而成的一堵盾牆,從盾牆後亦有數不清的箭矢向他們射來。對方的弓弩手顯然比宋軍要多,這個原因很簡單,背嵬衛人人即是刀盾步卒,也是持弓的射手,還是騎馬的騎手,只是這次任務他們沒必要帶馬來。這些頭戴氈帽,幾乎沒有甲冑的宋軍頃刻間全部倒在箭雨之下。

兩百背嵬衛一涌而入,部分殺向設在府院內兩廂的戍衛宿舍。部分向大理寺深處的監牢殺去。宿舍內,戍衛們還在七手八腳的穿着衣服,密集的箭矢已噼噼啪啪的穿過窗格,射入室內,一片大呼小叫中,地上已經東倒西歪的躺着成片的宋軍兵卒屍體或傷員。

部分未受襲的宿舍,一些宋軍兵卒持刀拿刃在各自都統帶領下涌了出來,有些人甚至是赤膊着身體殺將出來,迎接他們的先是一排箭矢,而後幾十名背嵬衛排成一排,挺盾揮刀齊殺過來,如同刀切豆腐一般,一刀一個將這些宋軍砍倒在地。個別倖存者見此場景,早已兩腿打顫,丟掉兵刃就向後漫無目的的奔逃,邊跑還邊喊:“金兵,金兵殺來了。”他們沒跑多遠就被一箭射倒。

這大理寺的宋軍戍衛屬於廂兵系統,廂兵一般不參與正規戰鬥,僅負責地方或府衙守衛治安以及充當禁軍輔兵勞役用,其戰鬥力極弱。在他們思維裡,如此悍勇的軍旅,除了金兵他們也想不到其它軍隊。

這一個營的五百多大理寺廂兵很快就被幾十名背嵬衛斬殺過半,剩餘的兵丁皆跪地喊爺爺求饒。

大理寺監牢之中,三名持刀獄卒的屍體橫倒在地上。其餘十餘名當值獄卒在兵刃威逼之下,站成一排,一動也不敢動,有的甚至嚇尿了褲子。

這幫身着烏黑鋥亮全副盔甲,凶神惡煞般的人羣中走出一人,與衆不同的是他披着一張腥紅的披風。接着,響起一個冰冷的聲音:“嶽少保,還有岳雲張憲的囚室在哪?”

......

岳飛的囚室門被打開,那紅披風將領對着岳飛便是一個叩拜之禮:“主上,夏越護駕來遲,請主上恕罪。”

岳飛笑着說:“不遲,不遲,時間剛剛好,如果再早,我這大獄就白坐了。”說罷,就接過另一背嵬衛遞來的甲冑衣物當場穿戴起來。同時他又吩咐說:“岳雲,張憲也在這大獄之中,速速將他們尋到。”

夏越連忙迴應:“啓稟主上,我等早已將二人尋到,但他們傷勢嚴重,意識模糊,屬下已派人送往城外的船上醫療。”

“做的很好,你做事,我就能放心,幾千年都這樣。”已換好衣物,穿戴好甲冑的岳飛一邊讚許道,一邊用手指着旁邊囚室中早已呆若木雞的趙嬛嬛說:“將此女也帶出城外的船上候着。”夏越應諾一聲,做個手勢。兩名背嵬衛將趙嬛嬛架起來就向外走。

岳飛又接過那支跟隨了自己半輩子,重達五十斤的瀝泉重槍,大踏步向外走去,衆背嵬衛緊隨其後。經過馮大龐囚室時,岳飛順手一槍就將矇頭縮在牆角裝睡的馮大龐扎個透穿。

快走出獄門時,那站成一排的獄卒中有一人,嘴脣動了兩下,最後還是鼓足勇氣說道:“嶽少保,你真是要反了嗎?”

岳飛停下腳步,放眼望去,正是那個曾同情照顧過自己的小獄卒。他回道:“正是。”

那獄卒失望的說道:“你不是口口聲聲精忠報國嗎?結果還是做了叛臣逆子。枉費了我等民衆對你往日抗金衛國,忠肝義膽的一番仰慕之情。今日你在刑堂上自認,我等都以爲你是爲了顧全我宋國大局的無奈之舉,無不交口稱讚…”

旁邊的夏越已經將鋼刀舉起,下一秒就要斬掉這獄卒的頭顱。卻被岳飛一把攔住。他高聲對那獄卒說了一句話,聲音高到室內所有人都能聽見:

“你認爲本朝太祖趙匡胤算不算貳臣反賊?你認爲我應不應該向一個胡虜冊封的皇帝稱臣盡忠?我背上的精忠報國的國字不是指這個宋朝!”

那獄卒張口結舌,想辯駁卻一時想不到合適的詞語。岳飛早已扛着大槍大步走了出去,到了院內,又用洪亮的聲音丟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這個國甚至都不是指我將要創立的皇朝。”

大理寺門口,岳飛跨上夏越牽來的戰馬,帶着隊伍向南邊疾行而去。那裡是南宋朝廷的心臟所在,除了大內皇宮,三省六部的衙署,文武百官的府邸都在那。岳飛似乎已經隱約聽到了從南邊傳來的喊殺之聲。

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五章 奪宮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二十章 毒計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八章 反圍剿第十九章 堅堡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十二章 易主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二章 浮海洲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十七章 北歸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十一章 亂襲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九章 翻臉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