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柔福帝姬

岳飛再次被押入大牢時,卻發現原本空蕩蕩的隔壁囚室之中竟然住進來個女人。

男女不能同獄,這是歷朝歷代的規矩。只不過這大理寺的監獄卻不是真正的監牢,只是看押待審人犯的地方,所以也就男女不分,統一關押在一所監牢之中。但至少會男女分區,更何況岳飛這樣的重犯往往要求是單獨關押。他這座監室本是一室三格,左右兩格都是空無一人的。

當值獄卒看出岳飛的詫異,解釋說道:“女監室那一塊,因爲年久失修,突然屋頂倒塌,所以這唯一一個女囚只得暫時安置在此處。”

獄卒給岳飛端來飯菜,卻是比往日好了不少。有稻米飯,燒豆角之上還有幾片五花肉。這本是獄卒自己的飯食,有多的就分了岳飛一份。此時的岳飛正等着崇明軍的行動,也無心飯食,只是抓起水壺灌了幾口水。

隔壁的女囚卻是哭泣不止,腳邊地板上的兩個窩頭一碗清水卻是動也未動。岳飛打眼看去,這女子身上衣着雖然已因爲用刑破爛不堪,但明顯異常華貴。末了,這女子興許是餓了,抓起混着糠皮做的窩頭吭了一口,卻又馬上吐了出來,顯然無法下嚥。

岳飛心想,這定是個平日養尊處優的女子,不知因爲何事進了這大牢之中。在惻隱之心和好奇心驅使下,岳飛將自己那份飯食從監牢柵格間給她遞去,說道:“這位夫人,這份飯食你拿去用吧。”

那女子輕揚柳眉看他一眼,取過飯食一口一口吃了起來。兩人這纔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起來。當他們各自知道對方身份時,俱是吃了一驚。岳飛萬萬沒想到,眼前這個女人竟然是柔福帝姬趙嬛嬛。

宋室的帝姬公主多如牛毛,岳飛爲什麼會記得這個人?是因爲她太出名了。宋宗室趙光義這一支嫡系千百口人,除了當今皇帝趙構,其餘人等幾乎都盡沒於當年的靖康之變中。

多年後,也就是建炎四年,南宋某縣發現一個自稱柔福帝姬,從金國逃回的年輕女子。事關趙氏宗室,地方官員不敢怠慢,上達天聽。不久就將她接入宮中對質查驗,最後確定她確爲趙構的二十妹,被封爲長公主,過起了錦衣玉食的日子。

“你是當今聖上的妹妹,本朝公主,爲何落得如此境地?”岳飛知道當世事,前世卻對宋史關心的不多,否則就不會做此一問。

原來是宋金和議後,趙構生母韋太后被金國放回南宋,她卻對趙構聲稱這個柔福帝姬是假冒的。趙構大怒,即刻詔令將柔福帝姬捉拿歸案,在內人府被嚴刑拷問,被迫承認是假冒宗室的女騙子,移送到大理寺,走完程序後即會被開刀問斬。

等這不知真假的宋室公主哭哭啼啼的將遭遇講完。岳飛問:“那你到底是不是真的柔福帝姬呢?”

那女子聽了這話,用衣袖將眼淚擦乾說:“我當然是柔福帝姬,在北國受盡金人凌辱,歷經千般磨難才逃回南方。本以爲今生苦難已過。卻不知爲什麼,那韋后硬不承認我,說我是假冒的。嚴刑之下,豈能不屈打成招。試想,假冒的怎麼可能僅從他人口中描述就獲知的帝姬童年各種生活細節,而且通過當年近身宮女的檢驗?可皇帝哥哥就是不相信我。”

岳飛冷笑一聲說:“你是不是真的帝姬,對你那皇帝哥哥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維護韋太后的面子。這也不是純粹爲了韋太后,而更多是爲了他自己皇位的正統性。”

趙嬛嬛露出一副愕然的表情,她自然是聽不懂這一席話的意思。但接下來,任憑趙嬛嬛再多話語,岳飛也不再多說了,開始閉目養神。最後趙嬛嬛又傷心的哭泣起來,邊哭邊說:“小女子並不是怕死,在從金國逃回的路上早就做好死去的打算。只是我就是真的帝姬,卻頂着冒充宗室的罪名被處死太憋屈了。”

這時岳飛又冒出句更讓趙嬛嬛摸不着頭腦的話:“你不會死,但你也做不成什麼帝姬公主了。”

……

在岳飛與趙嬛嬛談話的同時,臨安城崇新門上一段五百米的城頭上,有十餘名負責這段城牆夜巡的宋軍兵卒已無聲無息的倒在地上。他們身上,以及周圍的地磚上到處可見超大號的箭矢。

那些長弓手本就擅長遠程狙射,再加上這些夜巡兵士打着燈籠標示目標以及衆多長弓手通過密集齊射來提高命中率的因素。讓這些宋軍兵卒幾乎在同一時刻瞬間被射殺,他們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哀嚎嘶喊。

五十餘名背嵬衛用強弩射出帶着軟索的飛爪,牢牢鉤抓住城垛邊緣,如同靈猴般順着繩索向上快速攀爬。

片刻後,在城樓內值守的五名宋軍兵卒和城門後當值的十名宋軍兵卒都被利刃切開了喉嚨。崇新門的閘門被緩緩開啓,在城外等候的崇明軍兵卒無聲無息的分批陸續涌入城中。

城頭甬道上,貫穿臨安城南北中軸線的御街上,通往大理寺的街巷拱橋之上到處是懵懵黑影。

首先發現臨安城遇襲的是正在城中區御道上巡邏的一隻禁軍小隊,有二十五人左右。他們藉着已經非常稀少的街邊燈光,發現前方來了黑壓壓一片,以爲是遇到了同樣在巡邏的友軍,爲首的人正要開口發問。就聽到呼嘯而來箭矢破空之聲,猝不及防之下,已經倒下去十幾人。剩餘的人一下就呆住了,等他們回過神來高呼“敵襲”之時,卻發現一堵高達近一仗“鐵牆”已經出現在自己眼前,並還再繼續快速的壓迫過來。那“鐵牆”之前還有一排整齊粗大的騎槍。

而後,他們就騎槍“頂”飛了起來,等落地之時,大多數人已經肋骨,五張六腑俱碎。少數幸運未斃命者卻被鐵蹄踐踏而過,身體被踩踏的支離破碎。

這些重騎騎手身上的鎧甲,宋軍兵士從未見過。彷彿渾然一體鑄造出來,那巨型戰馬肩高就達近六尺,過人頭頂,馬身上的鎧甲,除了垂掛在馬腿前的鎖甲,其餘也是大塊大塊整片金屬構成的環片甲或鱗甲。

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十章 洗腦所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三十五章 無盡的行程(本卷完)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八章 反圍剿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一章 廢太子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六章 登基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