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恢復鄉校選儒官

小家族的反對,在手握上萬雄兵,執掌八道權柄的洪景來面前,只能說是不堪一擊。洪景來甚至沒有擡眼看他們一眼,只是命各地御史,繼續推進對書院的核查。

這些大量隱匿土地的書院被撤除之後,地方上的教育,洪景來是一定要重新鋪展開來的。太祖太宗大王建立鄉校的祖宗成法,是個人就不能反對。誰敢反對,誰就是污衊譏毀先王。這一點洪景來還是要感謝這兩位先王的,到底算是幹了件人事。

除開沒收的書院建築可以直接充作新的鄉校之外,維持鄉校的開支就需要另行增添財政預算了。現在兩班之所以只是反對,而不是起兵造反,是因爲洪景來只是撤除了書院,對於託庇於書院名下土地,還是發還原主,命他們照章納稅而已。

土地還在自己家手裡,不過是沒收了幾間房子而已,沒有觸及到地方兩班的根本,所以他們暫時也就是和洪景來打嘴仗。拿張草蓆去昌慶宮門口裝死罷了,還沒有什麼明確的、大規模的串聯反對。

其實朝鮮在地方郡縣是設置了儒官的,郡裡有教授,縣裡有訓導,甚至在東萊還有倭學訓導,專門教導日語,在義州有譯學訓導,教導滿文、蒙文和漢文。

理論上來說,只要這些儒官直接上崗就行了。可惜以前李朝連漢陽朝廷裡百官的俸祿都支付不出來,就更不要說外郡的官員了。地方衙門的經費都是自籌,有的設置官衙田,有的增加救荒米的利息,不一而足。

總而言之,這就使得地方上儒官的俸祿,需要由地方自支。以前財政好的時候,衙門還能給各位大人支應俸祿。現在地方上的財政也日漸惡化,畢竟大量的自耕農良民破產逃亡,或者成爲大戶的奴婢,官府的支出卻有增無減。

最後這錢誰來出?

當然是吞下了大量良民百姓以及國家公田的兩班大戶來出啊!

與其說這些教授和訓導是國家的官員,不如說他們是地方兩班看着可憐,丟兩塊肉骨頭養活的可憐蟲。

所以洪景來想要恢復鄉校,就必須先使得這些儒官經濟獨立。不必再仰地方兩班之鼻息,可以獲得穩定的經濟收入,然後才能安心下來,教導地方上的良民、中人子弟。

錢從何處來?當然是從土地上來。洪景來手上遍佈八道,超過一百萬結的龐大公田田產,可始終攥在手裡,一點兒不曾鬆手呢。

只需要劃出極少的學田,就能夠供養那些儒官生活。至於學生的開銷,說句實話啊,洪景來沒有那麼高尚的品德。

在1808年的朝鮮,推廣義務制的全民小學,似乎過於理想化了。洪景來的目標只是希望把被兩班所壟斷的教育開放出來,讓部分富裕的良民地主子弟,以及那些城鎮中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的中人子弟有一個獲得教育的機會。

有教無類說的是沒錯啦,但是咱也不是什麼聖人,沒辦法讓窮人也全部受教育。說到底,某種程度上完全的脫產學習,只是有錢人的遊戲。

十九世紀是這樣,二十一世紀也是這樣。

用更加形象,但帶着些酸的話說,不是吃飽了撐的,哪有空去搞哲學!

先給經濟上有所富裕的這部分人獲得受教育的權力,就已經算是邁出了一大步了,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一口吃個大胖子的事情,沒那麼容易的。

對於設置學田,恢復鄉校,重新選任儒學官員的事情,士林自然是不能反對的。洪景來這可是弘揚教化啊,要將孔聖人的遺澤分佈於朝鮮八道。所以這事情辦的比清核學校要快的多得多,許多缺額的儒官,很快就重新選任上來。

許多一輩子都根本當不上官的儒生,對於能補上一個儒官也是十分積極的。要知道,在這個有明朝鮮國,太祖太宗大王當年爲了顯示他們重視儒學,以教化治理八道的心願,教授的官階居然定到了從六品。

這個級別和漢陽朝廷各部署的從事官一模一樣,而且和許多小縣的縣監也是一個級別。這樣的官階雖然談不上什麼高官厚祿,但是也足以光耀門楣啦。運氣好,再授一個宣教郎,出門也可以被人稱一句相公了唄。

李王的教旨再度明發天下,恢復鄉校的命令舉世皆知。地方上的兩班們當然多少帶着些不滿,可是卻又無可奈何。

他們其實也沒啥好着急的,兩班家族往往家學淵源,還有姻親舊戚,至於什麼師徒同年更是數不清。在學習上面,比那些毫無基礎的良民中人子弟,要強不知道多少倍。人家頂多也就是認識幾個字罷了,他們纔有機會深通經義,並以儒術參與科舉爲官。

普通的小老百姓想通過簡單的鄉校學習,就快速的迎頭趕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需要起碼幾十年,幾代人的努力,纔可以把兩班們的優勢給抵消下去。

伴隨着清核各地書院順利成果的是趙鎮寬的病情日漸加重,小趙最近來上值的時間愈發短了。洪景來當然不知道,歷史上的趙鎮寬就是在今年病逝的,畢竟不是趙萬永,洪景來哪裡能記得這麼清楚。

不僅是趙萬永不來上值,連趙原永、趙鍾永、趙寅永等一批趙氏子弟最近也多請假。他們到處跑,尋醫求藥,希望幫趙鎮寬延續生命。

洪景來也去過幾趟,宮裡的太醫只會說羅圈話,具體的病情是怎麼樣的怎麼也聽不明白。但是光看面像,洪景來感覺趙鎮寬可能就是那種“老死”。隨着年齡的增大,身體的各項機能全面退化,各臟器也日漸衰老。

今年開春溫差一大,趙鎮寬可能也沒注意,着了涼什麼的,這人就倒下去了。因爲本來身體就差了,現在又着涼,真就是病來如山倒了唄。

看這模樣,可能是真的扛不到入秋了,夏天一熱起來,這人可能就要過去。

32.江戶盛景好畫卷23.再與趙氏一狀元35.行前天下第一關7.官民率次投軍前27.百十條只爲練手7.僻派喪鐘已鳴響4.年輕人還需努力1.風起東萊新篇章27.清白人家怎談這5.趙萬永不可小覷23.雙腳踏上清國土9.一包大米如何用27.漢陽喪鐘已敲響30.林尚沃攜款來投10.殿上爭鋒憑口舌33.一場機遇在眼前33.大同世界奇妙遊28.協濟上官得美評35.幸好嘉慶隨意問34.裹挾民壯謀瑞興38.孤身闖入漢陽府6.朝中有人好定案42.守得雲開見月明(爲HappyM82加更)38.孤身闖入漢陽府17.柳大房裡通外國7.對日貿易體量豐21.所謂臉面價十兩29.此夷船非彼夷船28.協濟上官得美評11.軍心正是可用時4.丁若鏞承辦輪船31.一語能得天子心14.咱也算是大舅哥17.疏通關係進九門27.王師飛檄復南北5.今科我意選良民21.婚姻豈能同兒戲39.鯛魚穩固兩邦交8.教導兵嚴陣以待24.如今變法甚輕易16.通盤清算殺千人41.大監戲言願通榜22.搖身一變全州金5.不在嘉山多淹留11.教導兵出動驅離5.思慮己身出路途17.暗忖已身患風寒38.國立仁川北學校32.小洪未加知制教22.甲第高門盡血沒28.古邑誠然真大勝10.華陽萬人疏驚世35.規劃仁川大都市4.年輕人還需努力36.營外南面起煙塵21.李書久一力攪局30.借清使整頓市容31.楓皋對我換顏色35.大赦八道官奴婢27.漢陽喪鐘已敲響20.泮宮舉發大事件7.不意前三之人選48.此功當賞錢一枚28.四野鄉村無人煙42.菱刈金山可續命20.泮宮舉發大事件34.露西亞試圖南下12.楓皋說我老實人9.安州城不戰自潰2.天下何處不吃人18.三足鼎立最安穩22.漢陽大人尚麻木11.軍心正是可用時13.左右風向忽不定1.登壇誓師出兵去7.先生教我莫輕動31.李喜命一案情由12.迂迴擇議宮莊田7.刑場騷亂衆驚慌30.王大妃撤簾歸政20.花住教我如何奏10.先王御真付一炬44.貞純王大妃薨逝32.尚沃解來四十萬21.婚姻豈能同兒戲4.丁若鏞承辦輪船12.迂迴擇議宮莊田第一輪交鋒開始1.行前先舉韓三石23.勤王保駕投新君4.教旨明發天下驚9.合則兩利與書儈29.洪妃傳遞密信來34.裹挾民壯謀瑞興7.僻派喪鐘已鳴響29.南川店廢墟一片31.日本招待頗豐盛10.江原一道盡慘白35.被指惡逆非道孫23.再與趙氏一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