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教旨明發天下驚

李書九和李尚憲一眼就看穿了洪景來是希望通過清查書院,來削弱兩班們的權勢。通過打擊兩班們的財政基礎,來擴張漢陽朝廷的力量。

至於什麼打破兩班的教育壟斷權,兩人到是沒有刻意往哪方面去想,畢竟洪景來還沒有提出相應的舉措,多猜也沒必要。眼下就這樁清查書院的事情,便足以讓天下八道震動了,其他的事情暫時都要延後。

坐在席上沉思了一會子,李書九先瞧了瞧李相璜,還是那個意思,他要培養後進啊。全國六七萬全州李氏的族人,混吃等死的居多。李相璜已經算是裡面比較聰明的了,要是不好好提攜,他老李蹬了腿這李㼅到時候依靠誰呢。

“臣以爲,此事於主上而言,利大於弊。”既然自家叔叔示意,李相璜只能先開口。

“怎麼說?此事能使政府威名推升,寡人亦知,但是於寡人有何益呢?”李㼅已經屏退了一衆宮人內侍,現在大殿內就他們老李家幾個人,所以說話可以直白一些。

“若是此番清核能貫徹,則八道書院之勢大挫,等閒一二十年無法恢復。天下豈有一二十年不敗之勢道?”李相璜低頭回道。

一旁的李書九聽了面上點了點頭,但是心裡還是帶着些失望,天下確實沒有能夠操持權柄幾十年不改的人,但是把希望寄託在洪景來早死,或者扶起一個別的勢力和洪景來黨爭,把洪景來打下去,想法未免有些太理想化。

雖然歷史上的純宗大王李玜就是通過讓孝明世子迎娶豐壤趙氏的女兒,以豐壤趙氏五代冢宰的名聲與安東金氏展開鬥爭,並一度取得了優勢。不僅將安東金氏給打壓了下去,還擴張了王權,但是很可惜,孝明世子是個短命鬼咯。

“洪氏之政不會這般輕易敗落,還需另想他法。”李尚憲難得做一次惡人,直言李相璜這個想法太過於年輕。

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李尚憲最明白了,他與李書九和李相璜不同,這兩位的家門尚且還比較繁盛,所以出仕做的就是京官。而他因爲家門敗落了,所以只能去慶尚道作外官,還只能做武官。

若非是因爲他掌握二千餘內禁衛兵馬,且在洪景來兵進平京前帶兵反正,現在他做的這個左議政未必能落在他腦袋上。更不要說現在坐在這個仁政殿內,成爲全州李氏的核心人物,以及保王黨的中堅。

“還請叔父教我……”李相璜也知道這是自己家裡人談話,不是外邊而黨爭,李尚憲不是批評他什麼。

“我等應當做兩重準備,若是彼等能全力執行,那麼便順勢支持到底,以使主上能收朝廷政府之威。若是彼等無法暢行,地方羣起而反之,那麼也可順應民心,對彼等稍作懲戒,削弱其勢道之聲名。”李尚憲則是看的比較遠。

“叔父認爲此乃良機?”李相璜看了一眼也是同樣很想知道的李㼅,立刻開口詢問。

“畢竟那些儒生士林,在地彌久,恩威素著,想要動他們,未必那麼簡單……”

“左相說的是,各處書院在地方恩威並重,譬如華陽(書院)之黑牌(書簡的一種),威令勝於公文,輕易無法撤除。”李書九也附和道。

書院和地方兩班已經緊密團結到了一起,書院實際上就是代表着地方兩班的意志。自然書院的書簡會比地方郡縣的公文更有效力。郡縣長官想要幹啥,沒有地方兩班的配合就是個***下已經到了郡縣仰書院鼻息的地步。

“五峰此番行事若成,則朝廷之威權伸張,天下庶幾又可安定數十年。”李尚憲轉向李㼅道。

漢陽朝廷這個中央的權勢伸張了,國家就有錢維持統治,而不是像以前的朝廷那樣,苛捐雜稅無度,年年都是寅吃卯糧。朝廷的威權能夠保證,地方就亂不起來,亂起來也能快速的鎮壓和平定。老李家的統治,起碼可以再平穩延續三五十年。

“是了,此番主上應當支持五峰行事,但是也得有事敗之準備。”

“好!”

李㼅也不是一個墨跡人,作爲一個反正上臺,真的經歷過槍林彈雨的大王,他做事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不至於像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大王那般,一個個優柔寡斷。

仁政門大開,一封教旨明發天下!

清核八道各處大小書院!

軒然大波驟起,天下兩班和士人一時間羣情激奮。書院作爲天下士人兩班的精神寄託,以及信仰傳承之所,怎麼能夠清查撤除,這是要置朝鮮士大夫的名譽於何地啊。

當天就有得知消息的成均館儒生,帶着一張草蓆跪倒在昌慶宮外,向李㼅哭訴,要求他收回成命。並且懲辦提出這個議案的洪景來,將洪景來這個大逆罪人流放遠島,然後廢除所有洪景來提出的變革措施。

呵呵!

這都是小場面,洪景來能在乎這種東西嘛,鳥都不鳥這些儒生。並立刻將二十四名進士任命爲暗行御史,帶領着部分教導兵和從各商團借來的學徒工下鄉清查。

而且此番洪景來可不是一概打擊,這種大事,肯定要打一批打一批啊。對於四十七所有歷代先王賜額的書院,洪景來派出議政府的公事官,去往郡縣和他們覈對當年大王賜予他們的教旨,以確定他們的身份。

衆人當下就誤以爲這次四十七所賜額書院屁事沒有,洪景來到底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啪啪啪打歷代先王的臉。

那些下鄉的御史們,也確實全部避開賜額書院,對於一個個掌握着上萬結土地的賜額書院,完全無動於衷。反而是對那些幾千結甚至幾百結的小書院,進行大規模的清查。

擁有大書院的大兩班們,暫時便沒有做出什麼激烈的對抗舉措。說句難聽一點,本來那些小兩班實際上也在大兩班的兼併範圍內,京華士族們甚至不把外地的兩班當做兩班,認爲他們也不過是鄉下的窮酸罷了。

34.一言能決人生死17.盤算時日業已近10.彩繪天地和春圖31.怎爲周氏定罪名21.所謂臉面價十兩16.五峰山別有乾坤18.異變陡生宮門外17.樸臺青眼委冬差15.三石勸我做準備15.竟爲盜賊所欺騙4.感慨家中有好手27.特命使日製述官15.近思錄讀書分子2.滿院飄香一百兩18.聽聞朝議賑救災22.官督民辦不可行12.世有如意天寶丸29.京仁鐵路始通車8.萬折必東思皇明25.鳳凰巡檢有女兒27.王師飛檄復南北4.何必定要服六孫19.孔尚炫圖窮匕見14.大災之年豐收年27.似有波濤再興事14.爲官清廉金常明13.誘敵深入退城去14.純元王妃神助攻12.驚聞常明褫爵祿15.鳴炮升堂理政事22.甲第高門盡血沒5.趙萬永不可小覷28.坐館成均好出路15.京商團血中瓦解43.米澤彈正可聽聞15.三石勸我做準備16.撿起一座慶興城30.前景愈發顯光明35.幸好嘉慶隨意問37.宮門外羣龍無首6.拯天救命大神師36.不意峰迴又路轉19.夤夜浪戰不得脫6.朝中有人好定案18.三足鼎立最安穩8.吉州郡好大官威14.大災之年豐收年35.舍科夫的一日夜22.龍川飄民出送來4.不過區區衰草爾22.下官乃爲令監計17.鍊鐵亦有萬般難30.盛京城外宗室營13.鄉班實在意難平13.想宮中如何應對6.朝中有人好定案3.不惜血本小白菜25.朝中均勢正打破4.年輕人還需努力16.大事臨頭終決意3.李伸手圖金礦17.吃一塹能長一智3.一因一果總難逃6.二輪競標求礦權32.洪大爾來何其遲26.小趙明眼洞時局32.小洪未加知制教22.龍川飄民出送來29.思慮前行第一步56.寸步難行真無力19.江華道令李公子11.臣有罪臣有大罪27.財政還需再整頓13.韃騎一萬破慶興5.樸凖源病危請封31.道光與我神助攻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9.合則兩利與書儈24.忠君死國閔令監10.協查綁架勒索案11.燕行之路不輕鬆4.咱們景來到東萊5.不在嘉山多淹留3.行前放牌要驗看20.商量鑄幣機等項3.不惜血本小白菜24.尚沃願做爛好人14.爲官清廉金常明16.不止懈怠還魯莽19.身在局中卻無力19.林尚沃居中斡旋25.揀辨飄民甚輕易13.威水廠兩案併發32.尚沃解來四十萬19.巧遇故人有眉目26.再裹行囊向漢陽20.世道不靖香教興30.萬古逆賊洪景來31.李喜命一案情由8.終於尋得書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