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折必東思皇明

“是哪間書院?”

洪景來這話其實白問,能被歷代先王賜額的書院,背後基本都站着京華士族,隨便挑一個出來,都不是什麼窮酸破落的家族。甭管哪間書院,都有那麼一番政治能量,遑論他們還有姻親故舊等等等等。

“……”前來稟報的崔正基居然沉默了。

“怎麼?”洪景來停下腳步,帶着疑惑。

就算這書院背後站着像是鹹從魚氏、清風金氏、南陽洪氏這樣的大家族又如何,他們現在不過都是二流京華士族,政治聲量遠遜於豐山洪氏。洪景來以威勢相逼,他們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會作出明智的抉擇。

“是,是,是……”

“是什麼!”

“華陽書院!”

崔正基說道這個書院時,居然帶着一種隆重且敬畏的語氣,神情中流露出自己說出這個名字,簡直是犯了大罪一般的神情。不僅如此,洪景來看崔正基似乎連雙手都握在了一起,像是在祈求寬恕和原諒一般。

“……”這回輪到洪景來沉默了,一時竟不知該如何答覆。

這具身軀居然不由自主的升起對“華陽書院”這四個字的尊敬之感,感覺只是說出這四個字,都是在玷污這個名字。

無他,華陽書院奉祀我大明神宗顯皇帝與思宗烈皇帝!

乃是整個有明朝鮮國,所有奉“尊周思明”之正統大道的士人心中的聖地,代表着數十萬兩班士人最高的精神寄託。感念我大明再造藩邦之洪恩,四時香火不絕,盛時有超過十萬人一同參拜,天下八道仰之爲萬世不易之表率。

不僅如此,書院奉祀着兩位先皇的萬東廟中還保存着朝鮮宣祖昭敬大王手書“萬東必折”【注1】。又有朝鮮肅宗元孝大王手書“華陽書院”之匾額和草本。

最最最重要的是,書院中還保存着萬曆皇帝手書“玉藻冰壺”、“思無邪”,以及崇禎皇帝手書“非禮不動”。當時朝鮮的士林大儒宋時烈得到了這些手本時,激動的以頭搶地,向北方的崇禎皇帝思陵之所在遙拜。以至於額頭磕破,鮮血溢於面龐,也不變色。

隨後宋時烈手書“大明天地,崇禎日月”之長幅,建立煥章庵,但很快宋時烈因爲被牽連入黨爭而賜死。於是他臨死之前,既不交代兒孫,也不在意書稿,只是握緊弟子權尚夏的手,囑託他一定不能忘記大明對朝鮮的恩德,要建立廟宇書院,奉祀我大明神宗顯皇帝以及思宗烈皇帝,保存好兩位先皇的手書。

權尚夏含淚應允之後,冒着巨大的風險,不斷地奔走號召,用了足足十五年的時間,最後在1704年,也即崇禎皇帝殉國的周甲之年,建立起萬東廟以及作爲奉祀機構的華陽書院。

全朝鮮八道的士人儒生聞聽消息之後,紛紛前來拜祭,一時間雲集士人十數萬。小小的萬東廟和華陽書院,便立刻成爲天下士人的精神聖地。

次後,1725年,也即朝鮮英宗大王元年,英宗大王下賜了數百結田產作爲萬東廟的奉祀田產。而後英宗大王取出私款在萬東廟特建屋宇,“奉安皇筆及肅廟御筆、華陽院額印本,名其屋曰‘雲漢閣’。”

就這樣,萬東廟作爲祭祀場所,瞻星臺作爲摹寫御筆之處,煥章庵、雲漢閣作爲貯藏遺物之室,華陽洞書院作爲祭祀先賢、主持祭祀的機構,一道組成了清州華陽洞尊周文化主題建築羣的一個整體,寄託了朝鮮儒林對明王朝的追思,成爲了朝鮮儒林的聖地。

別說洪景來,你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能動華陽書院一根毫毛。只要你敢動華陽書院,直接等於在傷害大明神宗顯皇帝和思宗烈皇帝,這就是自絕於整個朝鮮的士林,連原本支持洪景來的所有士人心裡都要打鼓。

極有可能出現原本簇擁在洪景來身邊的士人,即使辭官下野,也絕對不願意侍奉跟從洪景來的景象。甚至可能會出現直接以頭撞柱,血諫李王,要求保護華陽書院的士人。

別的野雞書院,那就是野雞書院,死了也就死了,除了當事人之外,其他人頂多也就是口頭上關心兩句。但是華陽書院不一樣,華陽書院那就是整個朝鮮的聖地。

而且從洪景來個人的情感來說,他也絕對不希望動華陽書院,作爲當下全世界僅存的四處公開且盛大奉祀萬曆皇帝以及崇禎皇帝的廟宇【注2】,洪景來怎麼能把他們給斷絕了。做這種事情,那真是豬狗不如,喪了良心的。

可是華陽書院兼併清州等處數萬結土地,遠超歷代先王賜予的幾千結免稅田額。在事實上他確實違反了國家法度,又侵害了國家的財政收入。而且此番檢查到的是華陽書院的下院,並非是獲得了肅宗大王手書賜額的本院。

查還是不查!

查吧,不說茲事體大,就連洪景來自己內心都不願意去查。真希望這間萬東廟能萬折必東,不論發生什麼事,都永遠崇拜皇明正統。最好能一直保存到後世,讓部分舔美狗知道知道他們祖先是多麼的知禮重義,能懷廉恥。

不查吧,就和之前考慮的一樣,那些已經被查的書院看到華陽書院不會被查,還不是一股腦的投靠到華陽書院名下。到時候就是功虧一簣的局面,別說什麼清核書院了,指不定地方兩班看到洪景來的軟弱,順杆往上爬,勢力更加壯大。

“還請您看在神宗顯廟以及思宗烈廟的份上,放過他們吧。”看洪景來沉思不已,面上露出複雜神色,崔正基出言相勸。

【注1】:“萬折必東”之語,語出《荀子》,意爲江河不論有多少曲折,也會向東流入大海,表明了朝鮮對明朝的忠誠,與“江漢朝宗”之意相同。

【注2】:即朝鮮大報壇、大統廟、萬東廟,以及日本水戶藩朱舜水拜祭明皇等處。至於滿清將歷代明皇送入歷代帝皇廟宇,則不作數。

22.龍川飄民出送來36.生活就是互相借18.三足鼎立最安穩26.小趙明眼洞時局23.通融尚沃來結交31.細究景來錯三連32.尚沃解來四十萬31.細究景來錯三連24.樸臺插手賑災事11.山戶生活不容易11.不做清官做循吏8.一場造化在眼前32.洪大爾來何其遲15.近思錄讀書分子32.江戶盛景好畫卷36.兄弟狀元世上無1.小洪僉正真清明20.花住教我如何奏13.想宮中如何應對5.李家宗親頗寒酸3.推力韓確任富山41.若使幕府財政寬11.島津何物不敢售23.漢陽已然有佈置25.惠慶宮惠嬪洪氏3.鮁魚有利十六倍21.李書久一力攪局40.且隨我宮門領賞7.竟使李作說客24.樸臺插手賑災事30.廢墟中別有隱情43.米澤彈正可聽聞1.我今穿越入朝鮮15.王大妃棄卒保車31.細究景來錯三連5.思慮己身出路途15.初面孽生金平淳14.咱也算是大舅哥16.撿起一座慶興城28.心中暗籌借洋兵12.平靜下暗流激涌6.曹允大告老還鄉7.刑場騷亂衆驚慌13.豆板倭銀新出爐13.洪弼周難耐酷刑23.奉天倡義大元帥25.走馬上任無波瀾32.爲鄭神師所裹挾38.孤身闖入漢陽府15.聚田莊謀改田制24.如今變法甚輕易12.平靜下暗流激涌2.巧遇故人選吏曹34.拳腳交加如雨點5.恢復鄉校選儒官45.遣歐少年留學團12.平靜下暗流激涌32.上邦贈爾恭悼王12.驚聞常明褫爵祿25.先擒後放通消息30.林尚沃攜款來投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28.前路艱難孤身行32.小洪未加知制教12.發展眼光看問題12.世有如意天寶丸5.恢復鄉校選儒官5.趙萬永不可小覷4.巧言變色金家奴22.下官乃爲令監計22.性命操於股掌間7.漢江口十死無生33.洪妃猶自不鬆口6.議政府學習行走27.清理首尾脫困境8.東闕不幸遭祝融28.協濟上官得美評18.抄家八道得暴富9.並非全然真好人7.今日一步何對錯2.鐵山有人伸手來10.華陽萬人疏驚世14.蒸汽機萬難推廣31.日本招待頗豐盛1.我今穿越入朝鮮14.金昌始縱火拒捕18.聽聞朝議賑救災19.雄武真有義士守25.朝中均勢正打破23.奉天倡義大元帥6.朝中有人好定案21.我與小趙論行止27.清白人家怎談這8.錢囊空空赴義州2.鐵山有人伸手來38.國立仁川北學校27.財政還需再整頓29.定獎敘功正當時11.山戶生活不容易4.何必定要服六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