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李伸手圖金礦

時間過得很快,漢陽的黃柑試很快結束,又選了二十多個“可用之材”。人類果然是容易遺忘的動物,此前還沸沸揚揚的仁川開港和洪景來揭帖等事,在黃柑試結束,錄取名單公佈之後就基本平息了。

大多數人只能關注到眼前的事情罷了,等這事稍後,那麼十有八九就會落進遺忘的泥淖裡,終生都不一定能再度記起。

至於那些還反對此事腐儒大頭巾,因着擡不起足夠的聲勢,就算再學着前人上街貼揭帖也無濟於事了。何況他們也根本沒機會貼,此前因着揭帖的事情,地面上的保甲壯勇火兵,被趙萬永好一陣痛斥。現在一個個眼神瞪的滴溜滾圓,好似在泛着精光。任是誰也別想再在漢陽的地界上貼揭帖了。

這樣的狀態起碼要等到八道的士人儒生都歸鄉之後,纔會有所鬆懈。漢陽本地的士人,大家知根知底的,誰犯事誰沒犯事,官府衙門裡有本帳呢。

到是前頭派往甲山的考察團回來稟報,甲山有沒有新的大銅礦暫時不知道,但是黃金真的有很多,最好趕緊調派官奴前去淘金。而且河谷裡既然有砂金,誰知道左近的地裡會不會也有黃金的礦藏。

要知道現在僅僅是淘金,每日的產金量就高達十兩。這麼一算,一年就能弄來三四千兩黃金。雖然算不上什麼頂尖兒的金礦,卻也足以設置有司衙門,派遣專員,立廠開採了。

重點是這能夠讓朝廷掌握現金啊!

朝鮮國內的礦產,大多是承包給個人開發的。朝廷的稅收又長期以實物稅爲主,實際上掌握在朝廷的現金非常少。而整個朝鮮的貴重金屬長期依賴各大商團輸入,且以對日本貿易的萊商輸入日本銀,和以對清貿易使用人蔘換取白銀的灣商爲主。

所以若要說哪裡銀子多,不應該去戶曹的官倉或者宣惠廳找,而是去各大商團的本店金庫纔對。哪個商團的本店金庫裡沒有幾十萬兩銀子的現款存着,上回查抄的京商便是如此,反倒是身爲執政的洪景來,還需要秋後屬下發賣貢米之後,纔有銀子來辦事。

要不要把實物稅改爲貨幣稅?

不行不行,咱們不能再腦門一拍,說啥來啥了。

雖說市面上銀子沒那麼缺,但是銅錢還是缺的,要是進行實物稅改革,怕是會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老百姓爲了完稅,不得不發賣更多的農產品,直接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

起碼要等洪景來發現了銅礦之後,開始大規模的鼓鑄銅錢,讓市面上的通貨充足。錢多到即使某些特定時間段,出現大規模的變現需求,也不至於匱乏的地步。

這想法便也不開咱們的內部小會,互相討論了,眼下還爲時過早。不如仔細談談對於甲山金礦和銅礦的開發,把開廠的章程徹底弄個通透,好補充朝廷的財政,讓朝廷手裡也能掌握數量龐大的現金。

結果咱們這邊還沒議出來個啥,宮裡的李卻遣人相召!

果不其然,洪景來等人剛坐下,李就念起了窮經。堂堂的大王,到是一點兒不諱言自己沒什麼錢的窘迫,言下之意不外乎聽說你發現了個大金礦的事情。

李繼位爲王的這一年,朝廷接二連三的辦大事,花錢如流水。外朝要花錢,內廷的錢自然是如流水一般潑出去。洪景來因爲沒錢急的直跳腳,李因爲沒錢也是心中難安。

他因爲乃是通過靖難反正的形式繼位的的大王,並不是上一任李玜或者更上一認李祘的嫡親兄弟兒子。洪景來在宮外爲了穩定權勢和大局,還撒出去不知道多少幣呢,更不要說李本人了。他爲了平息宮中對於他得位不正的質疑,拿着內庫的錢就使勁撒幣,宮內大到提調尚宮和內官尚膳,小到針線房和御膳房內人這樣的雜役使女,都得到了李的賞賜。

而且李可不是一年就賞一次兩次,他幾乎是到了季節就賞人。宮外的認可有洪景來在外面替他獲取,宮內的認可還不是靠這一年多李對宮內人員的賞賜建立起來的。

賞錢一時爽,算賬火葬場!

馬上就要十月了,年底的盤賬很快開始,即使是收入頗豐的李也意識到了自己今年要拉虧空了。可不正巧聽說洪景來派人去鹹境道甲山郡勘探金礦,而且現在金礦已經發現了,只要調派官奴進去,就能立刻開始出產。

維護我這個李朝大王的體面,也是維護李朝的體面嘛,更是維護你洪景來這個執政的體面呀。大家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存在,就算不能全給我,給我個一半也是好的呀。

一年多的大王實踐,使得李的各種能力水平直線上升。起碼擺事實講道理,和洪景來伸手,擴大王室財政來源的樣子就十分老練。如果不是知道李前些年真的都被流放在江華島,過着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洪景來真懷疑他以前是在某個政治學院進修的。

不過李的提議洪景來肯定是不想答應的,咱也缺錢啊,哪能就把剛尋着的錢拱手送給別人。而且李最近是不是飄了,居然在本身掌握着鉅額收入的情況下,還試圖繼續擴張財源,這不就是侵吞朝廷的收入嘛。

更別說王室所佔據的大量宮莊田,原本就在洪景來的改革名單上。王室的收入應該也要有本帳,而且不能允許王室成員隨意的圈佔宮莊田,這就是在吞噬國家農業稅的稅基。

洪景來甚至想過把所有宮莊田沒收,然後分給解放的官私奴婢,增加向朝廷納稅服役的自耕農數量。至於王室,每年由戶曹和宣惠廳向內需司劃撥五十萬兩白銀或者一百萬兩白銀的固定撥款即可。既可以更加深入的控制李的行動,也能使得國家的財政有所改觀。

最最最重要的是,要讓李清楚,他雖然是個大王,但是他是洪景來擁立起來的大王!

4.年輕人還需努力4.李禧著舉兵響應11.島津何物不敢售31.李喜命一案情由3.保舉漢陽進士科14.卻把桔梗做山參4.丁若鏞承辦輪船23.奉天倡義大元帥33.沈西平舉郡來投25.至親骨肉五百兩9.再遭鐵拳一重擊21.日本國王立嗣君(爲柳初九加更)7.有司衙門大比責18.在下調所右衛門25.惠慶宮惠嬪洪氏31.怎爲周氏定罪名37.所謂官兵不堪樣31.李喜命一案情由30.嘉慶年景愈漸衰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32.洪大爾來何其遲13.韃騎一萬破慶興16.以禮相交得小友24.忠君死國閔令監21.婚姻豈能同兒戲3.推力韓確任富山33.本官奉命發餉俸18.坐觀鬥米三百錢33.一場機遇在眼前1.五峰鐵山初始興3.金益淳不戰而降15.鳴炮升堂理政事39.平山之事行跡露3.書院七百遍八道6.拯天救命大神師24.狀元探花齊做賊9.李氏如願得中標11.臣有罪臣有大罪7.竟使李作說客4.辛酉大獄牽連廣21.外軍入城止兵戈21.神思不屬嘉慶帝14.公開對立無可救33.黃帶子欺上門來24.狀元探花齊做賊9.並非全然真好人25.旅途困頓摧人折28.還請洪妃速納吉16.不止懈怠還魯莽7.嘉慶直呼了不得11.島津何物不敢售33.大同世界奇妙遊18.敵來我往爭勝機15.聚田莊謀改田制21.一場謀劃似成空25.何策可使民知法16.可惜宣紙不經用12.楓皋說我老實人19.舍科夫率兵來援33.本官奉命發餉俸29.先行起復任諫臺16.趙萬永藉故離京22.行前淘換京銀錢29.思慮前行第一步24.一網兜盡漢陽兵17.暗忖已身患風寒8.天字第一號欽案12.御門前臣有本奏31.修羅場裡有活人36.生活就是互相借29.兵進畿輔壓漢陽4.原來金氏有五女40.且隨我宮門領賞27.清白人家怎談這8.漳州口似可輕取5.不在嘉山多淹留10.敲定來年進士科7.竟使李作說客34.一言能決人生死21.苛暴催人化做鬼20.對半入股做生意16.樸鹹魚巧遇機緣41.金在昌用力一擊7.鐘匠說打發條簧17.一步千鈞行難重39.金錢至此不足惜6.洪大守再回漢陽32.尚沃解來四十萬17.幕後操縱坑純王18.攻摧驛站釋官奴24.戶牌雖失事卻濟35.賢表戚里堪行重8.曠野傳道洪先知6.出發吉州尋在朝33.大同世界奇妙遊14.卻把桔梗做山參8.漢陽血淚發家史16.李禧著揚帆漢水34.我與尚沃論財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