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李球承襲南延君

洪景來的上書屬實驚到了李,他立刻就想召洪景來入宮相商。可是剛開口就吃味過來,孃的,這不就是洪景來提出來的。

換其他人來商量吧,李書九還在燕京,李尚憲是個和事佬,只要洪景來不是要謀朝篡位,那麼李尚憲就基本上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樣。反正位置上坐着的是個姓李的,李尚憲就不會和洪景來對抗。

突如其來,一種無力感襲遍全身!

李這才猛然意識到,以前看着好像國家的大事小情他都能處理,而且自閔景爀以下的一衆官員都對自己十分尊敬,現在看來不過都是幻覺罷了。純粹是洪景來不爭不搶,不過分的侵凌威逼老李家的權勢罷了,還願意主動幫老李家維持一個君王的體面。

原本還想召人來商議的李頹然的坐在王座上,一個人默然許久,最後還是有些不甘,到底還是傳了李尚憲前來召對。李尚憲也已經從議政府那裡得知了此事,洪景來又沒有隱瞞上書,直接公開的。

宦海沉浮二十多年的李尚憲哪裡不懂洪景來的意思,就是提醒李不要太跳。而且事情辦得還非常漂亮,以李尚憲這個宗親的身份來說,他還要感謝洪景來爲他們老李家承祧香火忙前忙後呢。

兩人之間的奏對自然是以李尚憲的勸說爲主,他認爲也是最近李太膨脹了,洪景來不來侵凌王室的財權就不錯了,李怎麼能繼續向其他地方伸手呢。做了左相的李尚憲很清楚現在漢陽朝廷的財政就是個寅吃卯糧的空架子,洪景來爲了充實財政正在努力着,李不幫忙還在後面扯後腿,不地道。

像是爲了呼應李尚憲似的,大王大妃洪氏的懿旨也傳到了明政殿,老太太年紀大了,現在孃家豐山洪氏顯赫至極算是了卻了她的一樁心願,剩下的就是希望看着兒孫繞膝。李玜作爲廢主流放到了江華島也就罷了,理論上她可是有五個兒子的,那麼起碼也要有五個孫子在膝下承歡吧,要是再來幾個外孫外孫女就更好了。

又不是幫她老洪家掙什麼,是幫你老李家承香火了!

這下李再也說不出什麼二話來,朝廷的公議就是洪景來的意思,王室的大家長洪氏又表示贊同,連宗親也樂見其成,他還能怎麼辦,只能下教旨。表示如今近枝宗室凋零,尤其是他的叔伯們都沒有嗣子,所以現在爲恩信君李禛挑選宗室子弟繼嗣。

教旨一下,禮曹和宗親府、敦寧府都忙活開了,禮曹是咱便宜大哥洪守榮在幹,宗親府是李尚憲兼任的,這人選還需要挑嗎?還不是洪景來一言而決,只要洪景來說是誰,那可不就是誰。

事情傳到李宷重家裡,李宷重恍然大悟,原來咱連襟說的坐等好事上門是這個事。閔家的女兒娶得真的不虧,既做了洪景來的連襟,現在還能承繼主上大王親叔叔的香火。

明眼人立刻就猜到洪景來會選誰,閔景爀就該兩個女兒,一個允了李宷重,一個允了洪景來,這真就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着的事情。

李宷重的行情一下子水漲船高,連他的其他三個兄弟都俏了起來,只可惜有兩個已然成婚,只剩最後一個老幺還沒成婚,卻也說了人家。這真讓一衆投機者大呼可惜,失卻了和王室宗親聯姻的大好機會。

自然的,李宷重雖然沒什麼才能本事,卻也知道感恩,復又上門向洪景來致謝。洪景來當然不會說什麼私相授受的話,只請李宷重靜靜等待朝廷的遴選。

說是遴選,其實不過是走個形式罷了,其他人早就淘汰,連李宷重的三個兄弟都不過是陪跑罷了。經過了十天“激烈”的角逐,終於確定李宷重爲最終人選,上報李。

李還能說什麼,自然是一切應允所請,着宗親府和禮曹挑選吉日,領李宷重入嗣恩信君李禛一脈。

下邊的官員秉承上意,禮曹啓言:“恩信君立後事,令判敦寧府事李彥植,聚會三家門長,同議擇定,以仁祖大王第三男麟坪大君五代孫生員秉源,第二子幼學寀重,指名呈單矣。請依例立案成給,改名球。付南延君。“

都是現成的套話,洪景來唯一修改的是封號,南延君不好,應當改爲南延大君。理由也是堂而皇之的。恩信君乃是肅宗大王最寵愛的幼子延齡君李昍的嗣孫,延齡君李昍病死以後就是追封的大君,這是祖上有成例的。

雖然不是王妃所誕育的嫡子,但是爲了顯示身份的尊榮,也應當將封號定爲南延大君!

而且洪景來還不是自己孤身一人在戰鬥,甚至請金平淳進宮來說服李。別看金平淳慣來秉持保王理念,但是他的王也可以是那種聖天子垂拱而治,衆賢臣牧守一方的模式。他認爲現在算是衆正盈朝,所以身爲主上的李只要拱手即可,凡俗雜事不需要您費心。

連金平淳這個死忠的保王黨分子都這麼說,李知道這事情再爭也沒有什麼意義了,便點頭答應。李宷重至此改名爲李球,並受封南延大君。

從理論上來說,李球也有了王位的合理宣稱和繼承權,隨時都可以成爲李的最佳替補,在國家無後的情況下替補上去,成爲大王。

衆朝臣再度確認了掌握有兵權的洪景來的權勢,只要洪景來鐵了心去辦事,即使是身爲大王的李都只能捏着鼻子認下來,遑論是其他的野雞們了。

這是保守派以及保王黨大臣的一次大退讓,雖然表面上看着好像並沒有導致朝廷的權勢產生什麼巨大的變化,但是實際上卻使得剛剛樹立起一定權威的李的政治聲勢受到打壓。讓所有人都明白了朝廷現在還是洪景來做主的這個事實,不要覺得可以複製以前那些反正上臺的大王的模式,玩什麼把戲。

漢陽的劇幕落下,甲山那邊的勘測消息也傳了回來,委實大銅礦無疑!

16.五峰山別有乾坤2.先行發現多砂金29.南川店廢墟一片17.鍊鐵亦有萬般難10.敲定來年進士科14.四處林林請託來7.初議人選復着難22.甲第高門盡血沒53.另闢途徑樹望聲17.吃一塹能長一智6.或可援引衆同年12.世有如意天寶丸33.沈西平舉郡來投30.借清使整頓市容40.趙萬永力排衆議37.所謂官兵不堪樣33.世所共識要變法20.身隕漢陽終命絕10.江原一道盡慘白38.綏嬪樸氏不簡單47.下臣萬不敢受書20.泮宮舉發大事件38.一字避諱生煩惱34.一言能決人生死12.開足馬力磨細面6.黎民士庶皆可應14.大災之年豐收年25.旅途困頓摧人折18.殿上因紙起爭鬥44.貞純王大妃薨逝26.清核書院牽連大19.京仁鐵道方初興43.一力破開漢陽霧15.鳴炮升堂理政事11.此人真一筆好字35.幕府尚有有識士44.鷹山公可資借鑑28.大監可識蒸汽機12.金芝淳三路進兵15.竟爲盜賊所欺騙5.漢陽喚京亦如何54.所謂議會不當開5.樸凖源病危請封25.慶興大捷奏凱功28.布衣上而交天子11.九人蒸汽機小組28.還請洪妃速納吉32.爲鄭神師所裹挾1.登壇誓師出兵去28還請娘娘救性命16.樸鹹魚巧遇機緣15.近思錄讀書分子27.孃舅猛打老岳父4.年輕人還需努力37.德川家齊頗不快10.今年貢差大操辦23.半推半就入廂房4.原來金氏有五女33.是反其道而行之13.想宮中如何應對29.五峰山火併六孫30.宣惠廳常平僉正47.無名一張大揭帖23.漢陽已然有佈置24.戶牌雖失事卻濟3.保舉漢陽進士科11.島津何物不敢售18.半路殺出程咬金2.金進士頗有盤算24.無本生意最好做3.鮁魚有利十六倍20.舍科夫喚我親朋16.五峰山別有乾坤7.今日一步何對錯31.日本招待頗豐盛5.不在嘉山多淹留12.薩摩雖大卻窮困29.五峰山火併六孫13.金斗吉精明會算13.金斗吉精明會算36.官授堂上副承旨10.江原一道盡慘白23.通融尚沃來結交41.兵臨昌慶弘化門30.嘉慶年景愈漸衰40.且隨我宮門領賞12.世有如意天寶丸26.檢看大船驚一場22.性命操於股掌間12.對半來投小聰明4.教旨明發天下驚1.行前先舉韓三石20.偏遭怪異入疫區32.上邦贈爾恭悼王22.帶清世有兩顯學23.通融尚沃來結交33.一場機遇在眼前21.神思不屬嘉慶帝5.思慮己身出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