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無有準備事難行

趙萬永如此旗幟鮮明的對洪景來的想法完全否定是極爲罕見的,在座的諸位大概算是頭一次見到趙萬永和洪景來唱反調。

洪景來是不以爲意啊,咱這豐山洪氏的勢道政治剛剛建立,根基還沒有全然穩固,要是手下就是一票阿諛之詞,那洪景來自己都要懷疑自己能不能幹的長久了。有小趙這樣的兄弟在旁邊,挺必要的。

見兩人的意見似乎完全衝突,且洪景來沉默了,場面稍微冷清了下來。大夥兒各自思量起召開議會的的利弊,到底能不能對洪景來的執政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般都是做和事佬,或者說只是做一個笑眯眯的彌勒菩薩的閔景爀見大夥兒都不說話了,大概是怕洪景來面子上過不去,自己的女婿嘛,身爲岳父總要幫襯着的。

“五峰啊,若說開議會,你有何準備呢?”閔景爀說話還是那副慢條斯理,一點兒都不帶着緊張的樣子。

但是他一開口,這個問題的預設就是洪景來能召開議會。聽了他的問話,趙萬永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辯駁一二,但是洪景來還沒答話,所以他也不便一下子就連閔景爀的面子都給駁了,這便轉頭看向洪景來。

眼下這話的意思,大夥兒也聽得明白,你洪景來開議會,召集地方賢達進京。希望他們捧你,支持你,聲援你,想法當然是很好啦。但是成年人的世界裡,理想總歸是骨感的,利益纔是現實的,你想要他們付出這些,那你洪景來能給他們提供什麼呢?

話算是回到了原點,你是要給他們官爵,還是要給他們金錢?

讓一幫根本不算支持你的人走上仕途,擔任官職,這是極爲不智的行爲。表面上看着好像是我拿官爵來換取對你的支持,但實際上呢,不過是一種變相的賄賂而已。他們當着洪景來的官,指不定在背地裡還挖洪景來的牆,這事情還真說不準。

至於說給錢,呵呵,李朝的戶曹國庫太倉和宣惠廳都捧所裡還剩幾個錢,大夥兒心裡都有數。在秋稅上來之前,能把漢陽百官和軍士的俸祿餉銀都發全乎就不錯了。哪裡還有什麼鉅款,去賞賜前來開會的社會賢達。

你要是好意思一人發兩匹布幾袋米啥的,那怕不是要被人一口唾沫噴臉上,別說背地裡罵你了,當着面罵你的都大有人在。

“準備到是沒有,一念所至,暫且商議罷了……”洪景來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現在是在自己內部小圈子裡,沒必要強裝什麼。

“那五峰你這事就不當辦,須得準備萬全再議。”閔景爀看了一眼趙萬永,微笑着對洪景來建議道。

瞧瞧人家老岳父,一開口還是幫着洪景來說話呢,沒兩句就擺事實講道理,勸着洪景來不要開議會了。大夥兒內心齊齊豎起大拇指,到底是宦海沉浮二十年的老油條,一點直接反對的話都沒說,卻勸到了洪景來。

連趙萬永也不由得對閔景爀敬佩一二,原以爲咱們的閔相爺是個泥塑的菩薩,現在看來,只論及政治智慧,怕是在座之中頂尖的那一撮。

“老大人所言有理,是我孟浪了。”洪景來也點頭,咱老岳父閔景爀說的不錯。

“稍稍積蓄三二年,略有盈餘,到時再辦,眼空小的措大便都好說話了。”閔景爀拍了拍洪景來的手,算是安慰。

“領相老成謀國之言,確乎如此。”便宜大哥洪守榮表示認可。

“若說三二年後,時移世易,到時再議也是可以的。”閔景爀的臺階都已經給好了,小趙怎麼可能不要,自然是順着他的意思往下說。

“其實若只說各書院學派,倒是有現成的賞賜。”洪景來原本也準備就此打住,但是腦子裡靈光一閃,突然想到了什麼。

“哦!五峰想到了什麼?”閔景爀不由得問來。

“諸位應該知道主上繼位以來,並未向任何一間書院和各山各黨學派賜額。”

所謂的賜額,就是李王向那些儒家學派所在的書院、祠宇、私塾等教育機構,下賜御筆所書的匾額,並賜予他們名字。

這除了是一種極高的榮譽之外,還附帶有一項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當年老母親洪氏受封節婦一樣的,得到賜額的書院,將全額免稅!

有人就要問了,一間書院能有什麼田產?頂多百十畝地,就算全免了才幾石糧食?這話在隔壁帶清可能沒錯,但是在這朝鮮卻是大錯特錯的。

自李朝建立起,太祖大王李成桂和太宗大王李芳遠都希望將壟斷在士族兩班手中的知識更加平民化,所以都下令建設鄉校,設立鄉塾。但是國家沒有足夠的財政來支持這項舉措,所以所謂的鄉校都流於表面。

最後存留在地方上的書院學校,實際上都是地方上的兩班士族,以及有名望儒學大師所建立創辦的私人院校。這些學校基本只招收本地同族內的子弟,或者同學派的後生,幾乎不對外開放。

以家族和學派爲中心的這些書院逐漸成爲地方士人團結的中心,於是就有人開始將自己家的地產奴僕寄進給書院,在士林派鬥倒了勳貴派後,大量的書院獲得賜額。

賜額後的書院,實際上就直接將當地兩班的大量地產與奴僕從國家的稅收賬簿上給免除了。到現在,有些書院擁有數千結的地產、幾百名奴僕,既支撐了地方兩班士人的家族延續,還保全了他們的大部分財產。

“不妥!此般書院等,在先王時大多都已賜額,現在頒賜,並不能惠及多處。”閔景爀自己驪興閔氏在驪州就有書院,那都是二百年前就賜了額的,根本打動不了那些地方兩班。

“是的,現有書院,大多均已賜額,僅有近三二十年來的那些,因先正廟嚴厲,不曾賜額而已。”顯然趙萬永也知道這個情況。

“不不不,不是說只賜額,而是加賜田產。”洪景來示意衆人稍安勿躁。

“此前查抄逆黨之家產,沒官田產五十萬結!”

27.密不透風老朱珪23.通融尚沃來結交29.京仁鐵路始通車13.樟腦一丸覷變化1.宮內家中齊有喜30.難得一見李書久29.五峰山火併六孫5.恢復鄉校選儒官39.金錢至此不足惜35.被指惡逆非道孫31.楓皋對我換顏色16.不止懈怠還魯莽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20.金斗吉謀劃長久13.誘敵深入退城去7.東萊有貢駭聽聞第一輪交鋒開始12.發展眼光看問題49.不意狂徒來自首6.或可援引衆同年15.鳴炮升堂理政事28.四野鄉村無人煙34.朝會痛哭哀思悼19.巧遇故人有眉目45.調虎離山拆僻派23.漢陽已然有佈置11.島津何物不敢售11.此人真一筆好字27.密不透風老朱珪14.公開對立無可救48.自大狂遇小肚腸25.漫長一日琢磨度30.林尚沃攜款來投24.嘉慶問話似平常10.訓練營至大同江3.鄭日煥憂懼而亡(爲THEBIRD加更)30.林尚沃攜款來投20.偏遭怪異入疫區25.何策可使民知法18.異變陡生宮門外42.菱刈金山可續命13.韃騎一萬破慶興41.若使幕府財政寬18.異變陡生宮門外25.至親骨肉五百兩24.無本生意最好做14.爲官清廉金常明30.萬古逆賊洪景來3.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23.廣開土王大碑拓41.金在昌用力一擊5.樸凖源病危請封23.可獻韃酋於宗廟20.雲川裡決戰開場11.神話一夕即破滅19.身在局中卻無力26.清核書院牽連大21.我與小趙論行止19.華夷變態赫赫名40.德川家慶元服禮26.清核書院牽連大3.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33.本官奉命發餉俸22.龍川飄民出送來24.一網兜盡漢陽兵45.遣歐少年留學團36.不意峰迴又路轉25.鳳凰巡檢有女兒30.王大妃撤簾歸政7.有司衙門大比責27.唯有世兄大氣魄2.黨內意見歸一致30.原來清宮有巧匠20.泮宮舉發大事件22.帶清世有兩顯學18.且讓貴秭做我姐40.趙萬永力排衆議34.讚歎楓皋得賢才(爲愛吃油燜大蝦加更)13.想宮中如何應對3.夜中有人求請來7.刑場騷亂衆驚慌3.金益淳不戰而降27.密不透風老朱珪47.無名一張大揭帖38.三輪火銃全軍潰21.李書久一力攪局26.驟然發難夜混戰22.搖身一變全州金45.遣歐少年留學團36.只聞一句大不好6.閔廷爀任請安使6.或可援引衆同年21.李尚憲剋期會師2.天下何處不吃人26.鋪裝枕木安鐵軌1.籌謀甲山尋銅精8.漢陽血淚發家史32.一言顛倒黑白間13.威水廠兩案併發13.左右風向忽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