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

陳平需要面臨的考驗終於還是到來了。

第一次考驗發生在劉盈駕崩後的第二年,也就是高後元年。

至於這次考驗,我在前邊講到過,就是呂雉在諸呂爲王前的那次問話。

那一次,王陵投了反對票,而陳平投了贊成票,周勃則說了句模凌兩可的話。三個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但心中所堅持的,卻是一回事——護衛劉家正統。

答案不同,命運走向也大相徑庭。

王陵勒令退休,被趕回老家養老;陳平更進一步,榮升右丞相;周勃官就原職,繼續幹他的太尉。

王陵失去了相位,但獲得了聲譽。很多有良知的人,給予了他很多精神上的支持和認可。所以,王陵至死都認爲自己的所作所爲是正確的,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陳平和周勃保住了位置,卻贏來了罵名。尤其陳平同志,因爲他率先投了贊成票,自然獲得了一些優待。一些人從早罵到晚,從他爺字輩罵起一直到孫子,沒一個人能倖免。更有人上書彈劾,貪污*、謊話連篇、調戲良家婦女等等拿不上臺面的事情,全部被翻騰出來,大有搞倒、搞臭的意思。

罵聲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呂雉發飆,挑幾個鬧騰比較狠的打了頓屁股,才把這股勢頭壓了下去。

如此一來,雖然沒有人跳出來找陳平麻煩了。當然這並不代表暗地裡沒人不罵娘。諸呂封王的事情就此開始,卻有很多人把這筆賬記到了陳平的頭上。

在朝堂上混,這種局面是危險的。因此,陳平很鬱悶。

以酒買醉,溫柔鄉里散愁,但清醒之後,還得硬着腦袋上朝。這種日子讓人抓狂。

就在陳平滿心痛苦之時,一位老友,也是多年的戰友派人來請。能在陳平心中佔據一席之地,並稱之爲戰友的人並不多,首先要能力超羣,其次要實力過關,最主要的是有過命之交,要不然,陳平不會把放在眼裡。

這個人無疑有這個資格,他的名字叫張良。

張良早已遠離朝堂,不參合朝中的是是非非。這一點,陳平很清楚。這些年來,他兩個人也經常見面,但每次都是雲山霧海地的胡侃,都不去談論朝中之事。

但每次都是陳平主動造訪,張良還從來沒有主動相請過。而這一次,算是例外。

例外,往往會引人重視。陳平是個聰明人,他心裡清楚,張良有話要講。

陳平來了。

圍着火爐,倆人一如以往,雲山霧地的胡侃一陣後,默默地對坐着。

彼此都太熟悉了,從青年到暮年,倆人一直這樣交往着。陳平可能和任何人有經濟往來,唯獨與眼前這個人,卻是清水之交,也是過命之交。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友誼。

張良握着柺杖在地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胡畫。陳平隔着爐火,靜靜地看着。他心裡清楚,張良有話要講,可這位老兄遲遲不開口,這讓陳平心中多少有些焦急。

張良看了一眼陳平,微微一笑,開始用柺杖在地上重複地寫着一個字。那個字,陳平太熟悉了,這麼多天來,他在心底深處一直默唸着這個字——忍。

一股暖流慢慢地注入了陳平的心臟,雙眼漸漸酸澀。

就算是天下人誤會你,我理解;就算天下人反對你,我支持。這一個字,濃縮了兩個人一生的交情。

此時無聲勝有聲,無需再開口了。大家都是聰明人,這一個字,你我都明白。

一陣靜坐過後,陳平起身告辭。從此之後,他的腳步邁的將更加堅定。

對陳平而言,張良現今無疑是他最可靠的後盾。雖然張良本人遠離朝堂,但畢竟影響力還在,也許在非常時期,這個人可能會成爲扭轉時局的關鍵。

然而,令陳平不曾想到的是,張良並沒堅持多久。那個“忍”字,算是老友留給他的最終遺言,也是最後的支持。

高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86年,劉邦時期的第一智囊張良靜靜地閉上了雙眼,享年66歲,諡號文成侯。

關於張良的傳說還有很多,下邳拾履、黃石合葬、得道昇仙等等,所有的傳說,無不都在訴說着後人對其的崇敬與緬懷。

這是一個脫離低級趣的人,一個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個執着的人。但張良的死,並沒對現今的大漢王朝產生什麼影響,因爲他在很久之前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然而,對陳平來說,損失無疑是巨大的,失去了一個堅強的後盾和親密的戰友,隨後的事情只有靠自己去孤身奮鬥。

也許會有人說,不還有周勃?周勃難道不算是陳平的戰友?

的確,就周勃隨後的舉措而言,無疑算是陳平的親密戰友。然而,倆人現今的關係遠沒好到無話不談的地步,更不可能有和張良之間的密切。如果不是隨後有人從中穿針引線,如果不是有着共同的利益得失,也許他和周勃攜手共進的機會並不會誕生。

應該說,陳平和周勃之間算是一種盟友關係。

張良死後幾個月,對陳平的第二次考驗到來了。

這次考驗就是前邊提到過的呂雉廢除少帝劉恭(第一個少帝)。

這一次,又有人站出來反對。呂雉給這些人的答覆很簡單——打屁股捎帶捲鋪蓋滾蛋。

最終,大家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陳平,希望作爲丞相的陳平能站出來說句公道話。

陳平的確也站了出來,並且開口了。但他只說了三個字:“臣奉召”。

如果上次人們是憤怒的話,這一次是鄙視。陳平的威望又一次跌落低谷。

此時的陳平是不能出現任何差錯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羣臣中很多人都在默默地尋找着他身上的破綻,希望一舉搞翻這個令人鄙視的小人。他現在所能依靠的,似乎只有呂雉,而在他的內心深處,卻在揣摩着如何削弱呂家的勢力。

這種莫名其妙的身份和心裡,加大了他的危險係數。

如果僅僅如此,似乎也還好辦些,陳平的危險係數還不至於那麼大。但有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盯着陳平,在他身上挑毛病、找茬子。。.。

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