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

緊盯着陳平的人是審食其。

王陵走後,陳平爲右丞相,審食其爲左丞相。也就是說,陳平是正職,審食其爲副職。就職務來看,似乎陳平說話要當家點,但事實並非如此。

審食其當上丞相後,白天黑夜常留宮中。當然,審老兄吃住單位,主要是爲了方便伺候老情人。

能夠明目張膽搬進來,需要感謝呂雉,當然也得感激劉盈。劉盈那次不成功的雄起,把呂雉和審食其的關係公開化,世人盡知,反而方便他們的好事。

劉盈死後,呂雉無敵,再也沒人敢隨便唧歪。這麼好的氛圍不利用一下簡直對不起自己。

但自從他住進去後,很多事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漢朝繼承秦制,實行三公九卿制。在理論上,九卿對丞相負責。九卿都有自己相對獨立的辦事機構,處理日常事務。但大事必須總彙於丞相,由丞相審覈後請皇帝裁決。

現在呂雉當家,皇帝完全是個擺設,“大事”自然由呂雉拍板。

但老寡婦精力有限,並且沒有朱元璋的那種勞模精神,因此就會找身邊靠得住的人過來幫忙。

呂雉身邊的人有很多,比如呂家子弟,比如太監宮女。

呂家子弟不適合常留宮中,出入也不方便,還比較扎眼;太監宮女們雖然出入方便,但卻不怎麼信任。最終呂雉找到了個合適人選——審食其。

也就是說,丞相陳平彙總的政務大事報上去後,很多是由副丞相審食其做的最終裁決。

既然副丞相做最終拍板,“九卿”何必繞個彎子去找丞相彙報工作?

如此一來問題就出現了。

一天到晚,副丞相門前車水馬龍,而丞相府前卻門可羅雀。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牆頭草,風向朝哪倒向哪。如此一來,審食其已絕對的優勢壓制住了陳平。

前邊介紹過,陳平當上丞相後,一天到晚不幹正經事,不是喝酒就是玩女人。事實上,他也很無奈,因爲根本就沒幾個人願意找他。

陳平也很清楚自己在呂雉心中的分量,因此從不去招惹審食其,任由他在朝堂上盡情折騰。倆人相安無事。

直到少帝劉恭被廢(第一個少帝),倆人之間的和諧被打破了。

在那一片反對聲中,陳平搶先拍了呂雉的馬屁,表示贊成。如此一來,羣臣的矛頭對向了陳平,彈劾四起,揪着他貪污**的事情不放。

而審食其卻比較愜意。

雖然審食其把持朝政,但心中卻多少有些不甘,副職畢竟是副職,聽起來總不怎麼入耳。現在陳平的一句話惹了一身騷,眼看就要倒黴。如果陳平倒了,自己無疑會轉正。

對於這種景象,審食其想不愜意都難。

然而,呂雉打了彈劾之人的屁股。要說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幫了呂雉,自然會得到一些優待。

但這件合情合理的事情,卻在審食其心中掀起了一絲漣漪。

審食其一直認爲陳平是投機取巧當上的丞相,在呂雉心目中並不佔據什麼位置。甚至他還覺得,呂雉遲早會趕走陳平,讓自己坐穩相位。

但最終的結果卻讓他大跌眼鏡。審食其暗吃一驚:太后看重陳平,此人不可不防。

動不了你,那就壓制你,逼你就範。下邊的事情就簡單了。朝政之事,無論大小,陳平贊同的,審食其就反對;陳平反對的,審食其偏會贊同。而每次爭論的結果都毫不意外——審食其獲勝。

就在審食其刻意使絆子之時,呂雉開始大肆屠殺劉姓諸侯王,先後弄死了劉友、劉恢和劉朝。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要幹什麼。

陳平是劉邦留下來的老人。按理說,呂雉這種肆無忌憚的搞法,他陳平是應該站出來提出些疑義的。但陳平依然裝聾作啞,屁都沒放一個。

陳平的舉措,硬是沒讓緊盯着他的審食其找到任何把柄。這讓審老兄有些失望。

既然找不到把柄,那就繼續壓制着你。不讓你隨便表現,更不讓你翻身。但陳平緊接着辦了一件事,這讓審食其如坐鍼氈。

最近一段時間,陳平很壓抑。他明白審食其的目的是什麼,但絕不能和他撕破臉。

陳平更清楚,審食其之所以如此囂張,歸根結締還是待着宮中的老寡婦。若想削弱審食其的勢頭,就必須在呂雉身上做文章。

因此,他準備着手幹一件事。

這件事情其實很簡單,上書請求拜呂祿爲“趙王”。(請記住這個封號)

呂雉殺了那麼多劉姓王爺,無非就是讓老呂家人上位。與其讓呂雉提出來,還不如自己主動請言,搏得一些信任。

事實如其所料,這個舉動得了呂雉的充分認可和大加讚賞。陳平的位置更穩固了。因爲審食其在聽到這個消息後,長長地嘆了口氣:此人事事均先我一步,難以撼動了!

對於陳平的這次上書,也許大家認爲他是在向呂家示好。

的確,有這一層因素,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因爲在他上書之前,還發生了一件事。如果把他的上書和這件事情聯繫起來,那就頗有些深意了。

陳平上書之前發生的事情是這樣的。

第三任“趙王”劉恢死後,呂雉通知代王劉恆抓緊時間搬家,來當第四任“趙王”。

這個消息,差點沒把劉恆嚇尿。

劉邦有三個兒子先後當過“趙王”(劉如意、劉友、劉恢)。不幸的是,這三個人有着相同的結局。現在讓劉恆過來接替,又一個冤死鬼馬上就要誕生。

就在形勢危急之時,一個極其複雜的人站了出來幫劉恆解圍。這個人叫張蒼,代國丞相。

這個人將在我們隨後的一段故事情節中作爲主要演員出現,因此,待得他登臺唱主角時再進行詳細介紹吧。在此,大家只要曉得,這個人很聰明,關係圈也很複雜。他和蕭何、王陵、曹參、張耳、張敖、周昌、劉長(劉邦的七兒子)等等很多人的關係都很好,其中也包括陳平。

張蒼派人暗自進京,給陳平送去了兩個字:救命!

陳平沉思一會,說了一句話:“匈奴猖獗,代王應誓死爲太后、爲大漢戍守邊地。”

這句話被轉述給張蒼後,事情的走向開始發生變化。

幾天後,劉恆上書,微言請辭,願爲太后戍守代地。

而與此同時,陳平拉呂產(呂王),共同上書,請求立呂祿爲“趙王”。

至此,事情的基本脈絡也就成型了。簡單點說,陳平上書與其是在爲呂家示好,不如說是在保存劉家實力。因爲老劉家的三任趙王已紛紛嗝屁,如果再這樣搞下去,遲早還得有人喪命。此舉,惹來了罵名,卻得到了實惠。

事實也的確如此。陳平舉動,在呂雉面前贏得了信任,讓他的相位更加穩固;同時也爲他以後的道路,做了一些鋪墊。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章 起點——(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章 起點——(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症下藥(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