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

劉邦終於還是死了。關於這個人,我已經寫了三四十萬字,可還有幾個問題依然沒能解決。

雖然我在前邊的那些文章中都先後做過一些探討,但畢竟沒把連貫起來,進行深入的剖析,讓大家看完這麼多斷斷續續的故事之後,依然沒能弄清楚他成功的緣由。因此,我決定在送走這位主人公之前,續寫上一些文字,算是對他的一些評論。

當然,我甚至有些奢望,能夠剖析明白這個人,做爲對他的蓋棺定論。但我清楚,我沒這份能力,也沒這個資格。所以,我下邊所總結的這些話,算是一家之言,敬請批判的吸收,如有不周,敬請見諒。

好了,現在開始吧。

從亭長到皇帝,中間至少隔了28級。劉邦實現這個完美轉身,只用了七年時間。時間之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一個人,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敗。如果只專注於其成功後的光環,而不一層層揭開其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面紗,會讓我們陷入無盡的迷惘,更多的是嫉妒羨慕恨。

劉邦和所有人一樣,他的成功有機緣巧合,更多的是自身的因素。概括起來,可歸結爲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劉邦的機遇好。

其一,胡亥大刀闊斧地胡搞一番後,讓大秦王朝走向了末路,天下洶洶,民怨沸騰。這種社會背景,最容易讓那些拉幫結派的黑社會老大們露頭,而劉邦很幸運地屬於這一人羣。劉邦的確也在第一時間抓住了這個機遇,沒費多大週摺,直接走上了打家劫舍的道路。這對普通人來說,不是件好事,可對劉邦來說,卻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這個拿不上臺面的獨立組織,讓劉邦組建了革命早期的班底和私人武裝,這對以後其個人角色的定位起到了關鍵作用。

其二,陳勝首倡,天下大亂。縱觀古今史,第一個蹦出來造反的人,通常沒有什麼好下場。因爲那個身份太扎眼,容易讓人拿他說事。陳勝雖然沒搗鼓多長時間,可大秦天下卻亂成一團,其中就包括沛縣縣令準備造反這件事。

沛縣縣令無厘頭的做法,給劉邦提供了成功轉型的機會,由土匪頭頭搖身一變成了革命軍的頭領。這讓劉邦成功挖到了第一桶金。

其三,就是西進咸陽。楚懷王熊心和項羽內訌,給劉邦創造了一個獨自將兵西進咸陽的機會,並且還搗鼓了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定,這對劉邦來說是其一生最大的機遇。

劉邦是善於把握機遇的人,他在這件事上付出了辛勤努力。但歸根結底他還是應該感謝項羽,因爲這一次,與其說劉邦能力強,不如說項羽配合的好。

就在劉邦一門心思西進之時,項羽帶着五萬人馬在鉅鹿和章邯、王離的四十萬大軍對砍。項羽成功地牽制了大秦主力,讓劉邦的西進之路順風順水。

關中,成爲了劉邦的家地。

之後,劉邦身上機遇不斷,但對其影響最深的應該是這三個。因爲這三個機遇,讓劉邦成功轉型。

第二個方面是有貴人相助。

劉邦的身邊能人輩出,爲他的革命事業填了不少磚,加了不少瓦。但能稱爲貴人的也沒有幾個。

呂太公,他算是劉邦的第一個貴人。

做爲劉邦的老丈人,要說沒有幹什麼很特別的事。但這個人對劉邦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劉邦稱帝后,呂家的勢力之所以能如此強大,和呂太公也不無關係。

因爲,呂太公剛到沛縣時,聲望明顯要比劉邦強的多,然而卻哭鼻灑淚要給劉邦當老丈人。這件事,讓劉邦的聲望日增,也在他那一畝三分地上揚名立萬。這爲劉邦隨後能聚攏人氣,做了一些宣傳。

更重要的是,劉邦剛在沛縣起兵之時,肯定得到了呂太公的資助。造反不是搭臺看戲,看完了就拍拍屁股各回各家吃飯。軍需物資、武器供應等等一些東西,都需要花錢。而不巧的是,劉邦是個窮光蛋,你要是讓他掏錢養活人,他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去搶。事實上,劉邦並沒有去搶,也就是說,他的第一次投資的本錢來自老丈人的資助。

事實上,呂太公給予他的幫助還遠不止這些,比如讓兒子呂澤、呂釋之扯旗招人,響應劉邦。也就是說,在劉邦造反的初期,呂太公是他的後盾。這個人,並不是史書裡簡單的幾句話所能概括的。

另外一個貴人就是蕭何。

之所以說蕭何是劉邦的貴人,並不是他一生做過多少實在事,爲劉邦送去多少糧,而只是一句話。他說的這句話,就是沛縣縣令剛準備造反時的那個建議。正因爲那個建議,讓劉邦從土匪頭頭轉變成了革命軍的首領。劉邦建國後,對蕭何的褒獎不是沒有道理的。

還有一個貴人就是項梁。

也許大家對項梁這個人印象不深,我在前邊對這個人着筆的也並不多。事實上,這個人對劉邦的影響甚至要比前兩個還要大的多。

當初劉邦在沛縣混不下去後,投奔到了項梁的麾下。在這裡,項梁不僅僅分給了他一些士兵,更重要的是讓他獨成一軍,和項羽平起平坐。在那個時期,劉邦經常獨自帶兵到處悠轉,賺了不少名聲和資本,也爲隨後能順利地登上和項羽pk的擂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也就是說,在項梁的手下,劉邦真正擁有了一支拿得上臺面的獨立武裝。這支武裝,正是他角逐天下的資本。劉邦的成功,真應該感謝項家叔侄。

總的來說,劉邦生命中的貴人就這麼三個。當然,對劉邦提供過幫助的人還有很多,比如張良、韓信、陳平、周勃等等。但這些人,只是幫忙想些主意、埋頭乾點活,說白了他們都是打工仔,對劉邦身份的轉折,並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我也沒把他們劃到“貴人”這個角色裡。。.。

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1章 起點——(一)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3章 亂世紛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