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戰局如棋盤

岡村寧次司令官以攻代守的想法,吉本貞一認爲並無錯誤。敵軍擁有大量的坦克,機動能力極強。還有大量所謂的敵後武裝在兩翼策應,同時對晉北參戰各個師團的後勤補給線帶來破壞。

單純的防守,只能處處被動挨打。長期以往整個山西第一軍,只能疲於奔命。以攻代守,集中帝國陸軍精銳師團向北進攻,牽制住作爲整個山西戰場作爲主要力量抗聯的攻勢。以內長城一線爲天然屏障,阻斷抗聯的坦克集羣的機動能力。

只要內長城幾個重要的關口掌握在帝國手中,那裡的地形足以讓抗聯的坦克部隊無法快速的突進。以幾個師團齊頭並進,晉東北與晉北兩方面相互協同穩紮穩打,不給抗聯任何穿插迂迴的戰機。

同時利用新收編的南京政府和平軍,這些重慶方面飽受排擠的前雜牌軍,急於獲得地盤的心態,調集這些人對華北共產軍根據地實施掃蕩,可謂是以華制華的經典。這些南京政府的軍隊,用來與重慶方面作戰要擔心他們譁變。對付共產軍方面,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

對於岡村大將的這幾手,吉本貞一中將認爲是神來之筆。但吉本貞一中將與岡村寧次大將之間的分歧,卻恰恰在與出內長城進入晉北之後。岡村寧次的計劃是以兩翼拖住抗聯的主要力量,以中路之三十二師團向北疾進,直插晉北戰場大後方的大同至集寧一線,切斷整個抗聯的補給線。對晉北的抗聯各部,實施大範圍的合圍。

而吉本貞一認爲應該在進入內長城以北之後,絕對不能輕敵冒進,三條線應該聯手穩紮穩打。一點點的和抗聯拼消耗,拼長期持續作戰能力。既要保持大軍壓境的威逼態勢,迫使其不敢南下。

用不了多久,他們自己就會被巨大的後勤負擔而拖垮。到時候缺槍少彈,甚至連最基本的糧食供應都保證不了的他們,面對華北方面軍凌厲的攻勢,雖說不戰而勝不太可能,但是卻可以規避一切的風險。

同時也可以離間其蘇聯人的關係,削弱其獲得長期外界補充的資本。蘇聯人那邊對途徑其國內的物資,哪怕就是拖延一個月,對於整個華北戰場上的帝國陸軍來說,也是一個喘息的機會。

現在的態勢是作爲華北方面軍司令官的岡村寧次,有些過於求成,而且胃口明顯有些過大。而吉本貞一利用關東軍以鮮血換來的經驗,談的都可謂是老成謀國之言。雙方在電報上官司不斷,也就出現了三十二師團長井出鐵藏中將,收到兩份南轅北轍的電報。

儘管現在已經身爲日軍駐華北第一軍司令官,但並未完全脫離開參謀長角色的吉本貞一中將,對此次抗聯在整個戰場上的表現,到現在還心有餘悸。在私下與第一軍參謀長討論的時候,更是不住的稱讚。

利用坦克的高機動性,繞過綏東、察西日軍兩個師團防線。強行從側翼迂迴,翻越世界所有國家陸軍眼中,都不可能適合坦克行軍的險峻山脈,直插綏遠腹地。搶在華北方面軍反應過來之前,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利用其強大的坦克集羣攻勢,橫掃整個綏遠,並一舉攻入晉北。

利用小股部隊在其所謂的敵後武裝的配合之下,偷襲並搶佔太原。將帝國調集的援軍,硬生生的拖住了數日。爲整個晉北戰場其攻勢,創造了極大的便利。使得晉北門戶大同,在短時間之內被攻陷。

並席捲了整個晉北全境,前鋒直指內長城一線。甚至幾度越過內長城,搶佔了寧武和北同蒲鐵路長城內外的幾個重要縣城。其整個戰場部署和調整,就猶如一盤在就構思好的棋局一樣,落子的時候幾乎每一步在華北方面軍最致命之處。

在西線戰場上,抗聯連續施展的這幾手。即便作爲敵人,吉本貞一中將也不得不說一句佩服。在吉本貞一看來,此次作戰抗聯的整個作戰行動策劃的異常縝密,穩紮穩打與大膽突擊相互配合取得奇效。

整個作戰行動,猶如支那兵法之中羚羊掛角一般。即讓你無跡可尋,又猶如水銀瀉地一般讓你防不勝防。即專門捅到你的腰眼,攻你必救之處。又往往出其不意,讓你摸不到頭腦,在整體的戰略部署上處處的被動。

尤其是對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運用,在吉本貞一看來並不比之前的德國人差到哪裡去。其在戰役中的使用,幾乎顛覆了整個世界軍事史上,對坦克不適合山地作戰,更不適合翻越山地的看法。

如果可以即便作爲對手,吉本貞一還真的想見見這位謀劃了整個戰役的人,與其好好的暢談一番。儘管他手中有着關東軍情報部門,從當初七三一部隊檔案之中,找到的抗聯兩位最高軍事主官的照片。但吉本貞一中將,卻是很想與這二位真正的見上一面。

正是因爲對抗聯此次作戰,以參謀的眼光進行了整體的分析。再加上在關東軍時期,與抗聯長期作戰得出的經驗,吉本貞一中將才多次不顧岡村寧次大將的原有計劃,給井出鐵藏中將下達了穩紮穩打的命令。

而他提出的建議,如果岡村寧次真的全盤接受,那麼還真的讓他捅到了抗聯的軟肋上。晉北地形盆地與山區交錯,如果日軍抱團在山區齊頭並進,那麼還真的讓陳翰章很難尋找到戰機。

同時戰事一旦長時間的拖延下去,也正會像吉本貞一預料的那樣,會讓抗聯不負重荷。長時間依靠公路運輸巨大的消耗油料,會徹底的拖垮抗聯的後勤運輸線。而所需的幾乎所有作戰物資,都需要從東北千里迢迢的運輸過來。

在沒有高速公路,大部分的公路路況極差的現在,付出的代價並不單單是油料,更多的還有時間。而且兩個戰場的巨大彈藥消耗,也讓抗聯的軍工部門有些不負重荷。儲備的原材料,在以空前的速度下降。戰事拖延下去,只能讓晉北戰場上抗聯總體形勢越來越陷入被動。

這位吉本貞一不僅清楚的看到了晉北抗聯部隊的真正弱點,甚至對抗聯與蘇聯就扣押美英援助裝備,產生了嚴重的隔閡,都清楚的判斷了出來。如果日軍真的按照他的建議來實施,陳翰章恐怕會更加的頭疼。

只是他的觀點雖說正確,但真正的決策者岡村寧次大將卻無法採納。作爲華北方面軍下屬一個戰略集團司令官的吉本貞一,固然可以不緊不慢的收復晉北。但是現在承受着大本營巨大壓力的岡村寧次大將,卻是無法這麼做。

抗聯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限,但現在到處伸手的日軍,同樣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限。大本營正在積極策劃對澳大利亞的進攻,徹底打掉美國在南太平洋反擊的基地,爲保證絕對防禦圈的安全,做好最充足的準備。

但現在大本營在東南亞的兵力,在南方軍同樣正在策劃進攻印度的情況之下,明顯不敷使用。大本營是一日三催,敦促岡村寧次儘快的穩定華北戰局,確保山西和河北,以及北寧鐵路的安全。

而南京的支那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也再三警告岡村寧次,他派出的增援部隊,是冒險從各個戰區抽調出來的。在重慶軍實力尚在,還要確保重要的糧棉產地華東與華中的情況之下,不能長期在外作戰。

在兩方面的巨大壓力之下,岡村寧次那裡還能穩紮穩打?制定這個兩翼牽制,中路直插大同的計劃,已經是岡村寧次能在現有的條件之下,能想到的最穩健的打法了。要是按照吉本貞一的思路,恐怕大本營根本就不會同意。

其實對於一線的指揮官井出鐵藏中將來說,他其實更相信吉本貞一中將的判斷。太原一戰抗聯的空中力量,讓他的三十二師團損失將近三分之一。在太原整補了相當時間,才勉強的恢復元氣。

儘管目前日軍在晉北集中了兩個野戰師團,相當於一個師團的支隊,外加兩個旅團級的支隊,可謂兵精將強。但在太原外圍被炸的差點沒有本身不遂的井出鐵藏,對於岡村大將的這個計劃的前景,其實並不是很看好。

而此前能夠快速突破茹越口,正是嚴格執行了吉本貞一中將命令這一前提,更讓他堅信吉本貞一中將的判斷纔是正確的。處在兩份自相矛盾命令中的井出鐵藏中將,真的很想完全按照吉本貞一中將的要求執行。

但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的命令,他又不敢不執行。岡村寧次大將雖說沒有直接撤換自己的權力,但是卻可以通過大本營讓自己收拾行李滾蛋。並在返回本土之後,連號稱將軍養老院的軍事參議院都不會讓自己進去。

看着對面的應縣城牆,聽着城內密集的槍炮聲,井出鐵藏中將咬了咬牙,從自己左翼警戒部隊之中又抽調了兩個中隊,投入到應縣縣城內。對於井出鐵藏中將來說,無論下一步執行誰的命令,拿下應縣打開北上的通道纔是目前最應該做的。

而此刻的井出鐵藏中將還不知道,就在他的左翼的應縣西北山區,十師的兩個團一方面在抓緊時間進行着戰前最後的訓練,囤積彈藥和其他的作戰物資。一方面瞪着血紅的眼睛,正在緊盯着他的每一個動作不放。

被岡村寧次不斷的催促,同時又被吉本貞一中將不斷髮過來的穩紮穩打電報,搞的頭昏腦漲的井出鐵藏中將,在調進城的兩個中隊,依舊沒有最後解決戰鬥之後,使出了三十二師團此次應縣作戰之中,後來被稱之爲最昏聵的一招。

急於奪取應縣縣城,以向岡村寧次大將交待的他。在屢次增加兵力都無法徹底解決戰鬥的情況之下,將自己左翼的最後一個步兵大隊,又抽調出一箇中隊投入到了應縣縣城爭奪戰之中。

並集中一個步兵大隊並搜索聯隊兩個中隊,嚮應縣東北方向發起了攻擊,試圖在遲遲無法拿下應縣縣城的情況之下,打通一條繞過應縣縣城的北上通道。同時儘快的擊潰東北方面的守軍,切斷應縣縣城周邊最後一股敵軍。

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開場白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三百三十章 不約而同的對手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二百五十四章 僞鈔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一百零七章 備戰(1)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們都會打到底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氣,再穩一穩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第五十四章 從天而降的死神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一百一十章章 南下(1)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二百三十章 中央的小手腕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看該處分的是你們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三十七章 龍入大海(4)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二百四十七章 伏擊戰(三)第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氣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可不是笑話第一百七十章 事在人爲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從心的日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一百三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五百二十二章要從兩面來看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七十章 同志們殺鬼子第一百一四章 英國人的垃圾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九十三章 攻堅戰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三百一十八章 楊震的自信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沉住氣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囑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五十一章 空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個拳頭第二百七十六章 總攻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