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武器測試

爲了寬慰袁大總統,也爲履行當年的協議,陳安給北京發去一封電報,表示對中央政府的認可,並提出北方軍政府致力於中國邊疆之穩定,無暇顧及關內事務,凡是袁大總統的指示悉數聽令的意思。//

同樣地,克勞澤當面轉述了陳安的幾句話,給曹錕派出來的特使,“北方工業公司忙於國際軍火市場,恐無暇顧及關內生意。”很隱晦的表示了,北方軍政府不參與關內政治,也不會對稱帝提供支持。

三方都是皆大歡喜。陳安避開了政治漩渦,從此離國內紛爭越來越遠。袁世凱得到了北方軍不會反對的意思,自然放下心來致力於自己的皇帝夢想。曹錕背後的段祺瑞、馮國璋等人,也確認了北方集團將暫停對袁世凱的軍火供應和支持,與大總統的夢想愈行愈遠。

民國四年十二月十二日,舉世矚目的一件大事發生,袁世凱稱帝,自號中華帝國大皇帝,洪憲帝制開始。次日,大皇帝袁世凱第一道申令就是捕殺亂黨。半個月後,蔡鍔、唐繼堯等通電各省宣告雲南獨立,並組建護**,討伐袁世凱,護國戰爭爆發。

護**主力很快入川,和北洋軍反擊勢力連番大戰。相比其他戰線的不溫不火,四川戰場確實打出了真火,即使傷亡慘重,雙方仍死戰不退。

親自領兵四川作戰的蔡鍔,也是苦不堪言。進攻四川,不僅能夠佔據富饒的四川,更主要的到時候不論是順江南下攻取漢口,還是沿河北上階州採購,都是可以取得軍火支援的地方。護**實在是太缺乏軍火物資了,以至於軍隊一直不能擴張。這纔是護**主力拼命進攻四川的最主要原因,估計北洋軍拼死反擊也是存在這個因素吧。

相比川滇的打生打死,北方軍政府轄下可就平靜多了,只是明顯增多的移民隊伍,說明了國內戰爭的殘酷。

陳安沒有精力來關注這些國內戰爭,他再一次跑到了蘭州。

德國人一次性賣給陳安二個小隊的戰鬥機,十二架福克 EIII單座單翼戰鬥機。這算是當初秘密協議裡面的第一筆交易,雖然陳安早就將礦產發給了德國方面。

福克 EIII單座單翼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610千克,使用一臺100馬力引擎,最大速度134千米每小時,續航時間1.5小時,裝備二挺7.92毫米同步機槍。

德國人直接就將列裝空軍的一線戰鬥機交付陳安。但是因爲大戰激烈,空軍急需補充戰鬥機,遲至下半年才擠出二個小隊的飛機交貨。至於陳安提出的重型轟炸機,亦或是運輸機,現在還沉浸於齊伯林飛艇豐功偉業之中的德國空軍根本不重視,也就沒有什麼好的重型轟炸機款式。

但是德國方面提議交付齊伯林飛艇的建議,卻被陳安堅決否決了。陳安總覺得飛艇這玩意,實在太笨重了,很容易成爲靶子。

普勒斯喬少校在給徐永昌的私信中,提到空軍已經在研究飛得更快更好的戰鬥機了,甚至還提到了他們所在的戰鬥機中隊,曾經擊傷了一架俄國人的轟炸機,使它迫降在了德國戰場一面,後來據說被運回了柏林。

看到更快更好這個詞語,陳安不由的心中一跳。根據情報署收集的資料,在西線戰場製造了所謂福克災難的福克 EIII單座單翼戰鬥機,最大飛行時速134千米,還要更快,那就至少是增加二成亦或是三成以上,新式戰鬥機的時速就可以超過160千米甚至180千米了。

實際上陳安更感興趣的是後面一段話。陳安馬上讓克勞澤試探着向德國方面提出,按照飛機價款購買那就迫降損毀的俄國轟炸機。

德國方面很是奇怪,但是很快竟然同意了,顯然是德**方真的不重視這種飛機型號。

大本營直轄飛行中隊立即使用福克 EIII戰鬥機進行了試飛,幾天後一份試飛報告送抵了蘭州機器局的陳安手上。

陳安正圍着一個大傢伙在轉悠。徐尚武集中所有能夠參與修復的技術精英,加上空軍派來的後勤骨幹,正在緩慢的對俄國人的轟炸機進行修復。本來就是迫降已經損毀了一次,後來被分拆裝卸,又被無意間破壞一次,再裝回去就非常麻煩了。

“老闆,看來德國人已經試探着修復過一次了,你看這些痕跡。”徐尚武總辦指着機身對陳安說。

陳安揹着手看着,輕笑着說,“肯定是分拆開仔細研究了,才交給我們的,否則又不是德國人的飛機,他們怎麼會有安裝說明。”

“能不能飛起來?”陳安問起真正關心的問題。

“德國人的說明中,提到所有安裝步驟,應該是可以還原的,但是不知道他們組織試飛過沒有了?”徐尚武也不敢輕易下判斷。

陳安想了一下,“好好研究一下,儘可能實現試飛。”

這個時候,福克 EIII戰鬥機的試飛結果送來了。

北方軍自己的飛行員判斷,所謂的福克災難肯定是誇張了。

福克 EIII 型是單翼單座機,靈活性比較好,但同時也存在穩定性不足,難以操控的缺點,相比現在流行的雙翼雙座機,其飛行性能其實並不很出衆。只不過福克飛機充分利用射擊協調器的功能,使機槍彈可以通過螺旋槳向前發射,實現了機頭攻擊的嶄新空戰模式。

大戰已經打了一年多了,協約國方面自然已經繳獲很多這種結構簡單實用的射擊協調器,只要同樣裝備上自己的飛機,福克飛機的優勢自然蕩然無存。甚至因爲穩定性不足的原因,反而滯後於協約國的戰鬥機。

看完報告,陳安愣了半天,原本以爲傳播得轟轟烈烈的福克災難,自然說明德國人的飛機先進,現在看來並不是那麼簡單。說不定就是因爲射擊協調器,已經泄露了,德國人新的飛機研製進展順利,這纔將這種即將淘汰的福克 EIII 型戰鬥機偷偷賣給陳安。

沒一個是省油的燈,陳安暗自罵了一句,馬上對德國人的所謂先進武器失去了信心,轉向協約國購買各種軍備。

當然德國人也想不到的是,陳安只要有了這十二架,自然輕而易舉可以變成一百二十架。如果不是爲了獲得更新更好的機型,以及必要的掩人耳目,陳安恨不得乾脆只購買一架就是了。

俄國人的轟炸機還在修復,一時半會沒有結果。陳安鬱悶地轉回了大本營,協約國賣給北方集團的都是制式軍火,除了點名購買的斯托克斯戰壕迫擊炮和菠蘿型手榴彈,還有協約國集團提供的一批火炮樣品,都需要抓緊掃描進軍火庫手提箱中。

隨着空軍的壯大,陳安第一次引入了專用防空武器。

這也是北方軍政府上空始終都有幾十架高式偵察機在盤旋,徐永昌爲首的一些職業軍官,很快就意識到飛機配上武器之後的巨大殺傷力。尤其是陸軍軍官,天生就對空軍飛機起了忌憚,向參謀本部提出了積極應對的建議。

蘭州機器局、大本營、火車站等重點部門,也確實需要對空武器進駐防範了,畢竟北洋軍,甚至南方革命黨軍隊都有了可用於實戰的飛機,不得不防。

協約國的軍火庫中,目前倒是有三種款式,英國的16磅76毫米防空炮和13磅76毫米防空炮,以及法國的1914年型76毫米高射炮。

英國的13磅防空炮有效射高達5790米,但是連炮車重達7620千克,被更關注於重量的陳安首先淘汰。

剩下兩款武器,卻讓陳安着實難以決斷,最後乾脆都買了一個炮兵連的裝備,試用以後再說了。六門16磅76毫米英國防空炮和六門1914年式75毫米法國高射炮,自然是一併送達階州,隨即進行了測試。

英國16磅防空炮,口徑76.2毫米,全重2721千克,炮彈重7.25千克,有效射高4785米。法國1914年式高射炮,口徑75毫米,全重3000千克,炮彈重6.25千克,有效射高約4000米。

測試一天就夠了,軍方的建議是採用英國16磅防空炮。雖然法國高射炮可以降低後勤補給,但是英國防空炮更輕便於佈置,有效射高可以覆蓋更多空域。實際上還有德國的1914年式77毫米高射炮,遠比這協約國這兩種武器更傑出,但是因爲福克飛機的問題,被陳安忽視了。

既然是軍方認可了,陳安自然決定爲省級城市,以及重點保衛單位都設置防空部隊。至於步兵營等野戰部隊,協約國提供了改裝三腳架擡高維克斯重機槍的方案,甚至也送來了一些改裝三腳架樣品。

順帶的,陳安讓徐永昌等人將隨船運來的法國施奈德火炮進行測試。果不其然,薑還是老的辣,法國貨遠比俄國人的所謂合作產品精湛和優秀。

同樣是1909年式樣76毫米山炮,俄國人的只能打7100米,而法國原裝施奈德火炮可以打到8550米,全重627千克炮彈重6.5千克卻是一模一樣的。

雖說北方軍現役的三種火炮,都是俄國人現役的採用俄法合作研發的火炮,看來已經落伍了。

第115章 標準防空武器第92章 收復首戰第103章 白朗西進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175章 空中野馬第66章 強攻製造局第55章 驅逐出境第3章 赤塔對峙第187章 深夜走脫第58章 瘋狂計劃第94章 迪化求援第6章 紅色恐怖第92章 佔領西寧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209章 東北第129章 輕取科布多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23章 捷克坦克第83章 蘭州投降第54章 徐州火車站第77章 鬍子聚會第83章 棄守錦州第66章 強攻製造局第42章 追蹤殲敵第73章 重整武備第一章 步兵武力第106章 齊齊哈爾第100章 秘密轉場第205章 交易第74章 居延漢簡第78章 攻打小鎮第166章 M30榴彈炮第163章 春季攻勢第161章 亞東圍毆第115章 參謀本部第188章 攔腰斬斷第93章 防空火力第104章 短兵相接第25章 哈爾哈河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68章 白銀危機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93章 突擊車輛第11章 招聘技師第146章 美國尼森公司第67章 敢死隊員第203章 意外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26章 上海老鄉第174章 沙河阻擊第162章 反擊謀劃第92章 收復首戰第153章 總是有意外第131章 蘭州軍略第129章 雪夜兵變第177章 指揮官重傷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67章 衝鋒隊員第54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100章 秘密轉場第43章 馬蓮花開第143章 旗鼓相當第115章 標準防空武器第109章 精銳的鬍子第53章 牛膠竹筒水炮第97章 花馬池向東第40章 黑色狂潮第191章 黑夜腳步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167章 死地求生第191章 黑夜腳步第135章 倒黴的機槍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157章 兩線作戰第39章 李氏步槍第165章 長途跋涉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7章 多方密約第15章 彈藥口徑第198章 奇襲第148章 重型炸彈第170章 兇悍敵機第22章 空歡喜一場第162章 寒冬時刻第199章 互贈第159章 搖搖欲墜第57章 山西歸吳第72章 軍火市場第185章 三江口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114章 倒黴的慄原第43章 平淡的後續第73章 重整武備第161章 硝煙散盡第94章 迪化求援第73章 何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