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盡瘁

沿着開鑿的小路再往裡走,便是一間上鎖的石室,裡頭裝得全是從菊園收來的罌粟,還未及提煉。

靠外頭有間石屋充做廚房,裡頭鍋竈碗盤倶全,雖然簡陋些,卻不易被外人發覺。最裡頭的一進則以雕花木門相隔,上頭掛着青、黃兩色的布幔,裡頭壘起了一層一層的佛龕和供桌,還安放着幾隻草編的蒲團。

這個地方,蘇暮然預備安置歷代列祖列宗的牌位。

一切條理井然,蘇光復連讚了幾個好字。就着洞中的藤椅坐下,便重重一嘆,將此次出城遭受伏擊的事情和盤托出。

族長聽得心驚,生怕是京中秘道出了問題,細問那出入口可曾留了旁的標記。

蘇光復沉吟道:“我瞧着不像,秘道里頭我做了幾處暗記,瞧着無人進出。如今四面城門難走,唯有指望這處秘道。成與不成,總要再走一回試試。”

蘇光復總有種預感,或許等不得蘇暮寒羽翼長成,蘇家與崇明帝兵戎相見的日子就將臨近。此次幾處聯絡點連接被挑,分明千禧教的秘密被揭穿,他的真實身份浮出水面。

兵戈一起,青壯年自然要全部披掛上陣,卻可憐族中老弱婦孺跟着受難。大家都是大周朝的血脈,綿延百年走到如今,對每一個人總要細心保全。

出了揚州郡守和江陰太守這檔子事,不曉得崇明帝還有沒有後手,只怕蒼南與正陽也被這股風颳到,族中幾個首腦圍在案前細細商討。

依然要未雨綢繆,老輩人定下打從明日起,由蘇暮然先將族中那些老弱婦孺陸續運上玉屏山,藏身山洞之中。

蘇家這一脈多年來幾經遷移,五十年前擇了玉屏山一代落腳,原本還有意泒人往姑蘇皇城挪動,拓展勢力範圍,後來受蘇睿強力壓治,才熄了這個心。

族中不得以買下百畝菊園謀生,對外權充是歸隱田園。也是蘇光復幾經研製,育出形似雛菊的罌粟,替族中收斂錢財。

幾經顛簸流離,老一輩人都還留有印象,並不貪戀族中安逸的生活,依然願意爲了大周馬裹屍還,拼到最後一口氣。

到是年輕的這一代,打從生下來便在蒼南落戶,仰仗着先輩們打下的根基,並未吃過多少苦楚。尤其那些姑娘媳婦,對大周的感情沒有那麼深遠。

避去玉屏山腹的消息深夜在蘇家老宅傳開,一點星火如凰,大有燎原之勢。

大多數人自然遵從族長的安排,早早收拾家中細軟。也有像紅芙與扶桑這樣的年輕女孩子,久居在蘇家老宅,瞧不見外頭花紅柳綠的世界,已然寂寞難捱,更不願將大好韶華埋在山洞裡頭。

不滿歸不滿,族長命令一出,族人們曉得自家身份隱秘,自然只能遵從。

瞧着自家叔叔與嬸嬸星夜收拾東西的忙碌身影,紅芙悵然輕嘆。眸間滿溢的憂愁藏也蕆不住,索性收了手中的繡活,從後門溜出去尋扶桑說話。

蘇光復他們幾乎整夜未闔眼,一直在分析江陰的局勢,衆人達成一致意見,未免多年籌劃落空,都同意提前舉事。

蘇暮然大聲說道:“各位叔伯還猶豫什麼,自古便是成王敗寇。我寧願像暮嚴兄那般爲大周朝死而後已,也不願意頂着西霞子民的身份苟且偷生。”

這番話引得族中幾位年輕人隨口附和,個個都是熱血沸騰。

蘇暮嚴當日刺殺羅氏兄妹不成,反折在潛龍衛手中,不耐嚴刑逼供,親口承認這件事是千禧教和蘇家人所爲。他被潛龍衛秘密幽禁,如今苟且偷生,族中人卻都以爲他慷慨赴義。

蘇光復心間一股熱浪涌動,眼淚差點奪眶而出,他慨然允道:“暮然說得對,咱們不成功便成仁,大丈夫頂天立地,何懼生死?我即刻聯絡千禧教人,從雲南、膠州還有廣西等地趕來接應。”

爲今之計,唯有儘快聯絡蘇暮寒,請他悄悄潛入邊城,想法策反一部分蘇睿的舊部,與蘇家埋在邊城的內應一同,帶領軍隊殺回姑蘇皇城。

只有正規軍隊的參戰,蘇家人想要成事的機率纔會更大。在各處同時謀反,崇明帝倉促之間必然難以應對。若郭尚宮那裡僥倖得手,皇太后不死也要脫層皮,她的安危以讓楚皇后等人自亂陣腳,形勢對自己更加有利。

蘇光復慎重思量,此時勝負約在五五之間。若邊城策反有效,便又添了幾重保障。他覺得應該一不做二不休,親自陪蘇暮寒共赴邊城。

唯一的不足,便是如今潛龍衛處處設了關口。各地道路不通,蘇家空有黃金萬兩卻運不出去,錢財供應不上,糧草裝備上便要捉肘見底。

正議論間,有僕從從外頭拿着信鴿走進來,道是蘇暮寒剛剛傳來的消息。

蘇光復打開看時,面色一掃方纔的凝重,如暴雨初霽,露出燦燦的笑容。

他將消息遞到族長手中,忍不住放聲大笑:“咱們這位主子當真心有七穴,如今我們在爲糧草發愁,他卻抓住了一棵搖錢樹。”

相較於運不出去的黃金和不能變現的罌粟,樑家便是上天泒來的散才童子。

族長與衆人瞧着信,個個欣喜萬分,蘇光復更是精神奕奕。

事不宜遲,蘇光復命族人草草替自己準備行裝,不顧一路行來的勞累與兇險,準備天一亮便起程,立刻趕往無錫。

臨走之前,蘇光復獨自一個人去了趟祠堂。他扳動機關,讓那些深藏地底不見天日的牌位緩緩出現在自己面前。

瞧着那上頭古蹟斑斕的龍紋圖案,眼前如同閃過大周朝由金碧輝煌而到美人遲暮的斷瓦殘垣,蘇光復熱淚盈眶,靜靜跪了下來。

幾排整齊肅穆的牌位,被窗外寒風吹過,聲聲嗚咽如寒鴉泣血,似是訴說着幾百年的悲涼與苦痛。

蘇光復重重叩下頭去,慨然說道:“光復此去,必當赴湯蹈火。若蒙各位先主垂憐,主子能一舉奪取天下,自會回來恭迎各位先帝牌位重回宮中。若光復一敗塗地,也算求仁得仁,自此侍奉各位先帝於地下,依然鞠躬盡瘁。”

第三百六十章 算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節禮第二百一十一章 興亡第六百三十二章 水漂第六百六十二章 謀劃第四章 飛雪第二百三十四章 慵懶第五百八十四章 謀反第四百六十四章 匪石第二十九章 客棧第六百一十七章 添妝第三百九十七章 玄機第五百五十章 擊掌第六百五十五章 求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福至第五百七十一章 婚期第五百零九章 眼紅第五百六十一章 和離第三百七十章 相父第一百零九章 張揚第五百一十一章 迷蹤第一百四十三章 秘密第四百三十一章 捉肘第六百五十五章 求去第十八章 皎兮第三百零七章 燙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來第七十一章 至親第二百三十六章 撤離第三十章 故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無雙第九十七章 長天第六百六十四章 延綿第四十章 留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捨第八十八章 日恆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書第二百六十八章 尚宮第七百二十八章 雙關第三百八十九章 善感第一百四十九章 使命第四百六十六章 心田第三百七十章 相父第五百零二章 結盟第五百七十章 珍重第二百七十四章 秘信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雕第五章 歉疚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機第四百八十四章 所求第一百八十章 家書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常第三百六十四章 黯然第五百七十七章 舉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婚期第一百七十五章 背主第十五章 雙姝第三百三十章 推測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話第五十七章 心悸第二百五十章 布穀第三百章 借力第六百零三章 切脈第四百零三章 重逢第一百五十五章 野菊第二百二十五章 傾慕第一百一十三章 隔世第一百一十二章 昂揚第四百五十七章 驚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桃花第六百五十二章 遠嫁第四百七十九章 三窟第二百一十三章 偏方第六十章 障日第二百三十七章 平橋第四百八十九章 小別第三百八十五章 桃花第二百一十七章 早市第四百八十章 歸根第三百零六章 盡瘁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諾第二百六十一章 凝噎第三百八十三章 雪月第二百零七章 任免第四百章 獨處第二百八十章 酸澀第三百七十一章 闊斧第三百四十三章 早產第二百四十五章 咫尺第一百四十章 洗滌第六百七十七章 吉期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治第六百零七章 敵愾第四百九十章 朝露第二百二十二章 盛況第五百八十四章 謀反第一百零七章 烹茶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來第一百六十三章 轉圜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懇